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帶一路」五周年:中國倡議 世界共享

「一帶一路」五周年:中國倡議 世界共享

資料圖:「一帶一路」走向世界。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電題:「一帶一路」五周年:中國倡議 世界共享

中新社記者 劉旭 馬佳佳

2013年9月7日和10月3日,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哈薩克、印度尼西亞期間先後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五年間,「一帶一路」建設在合作中不斷發展,吸引著全球目光的同時,也讓世界共享中國倡議的智慧成果。

中國倡議走向世界共識

「一帶一路」倡議自提出以來,不斷拓展各方合作規模、提升合作質量,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統計資料顯示,五年間,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已達一百多個;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將「一帶一路」建設內容納入其中;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合組織等重要國際機製成果文件也將「一帶一路」作為重要合作內容;隨著以亞投行、絲路基金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斷深入,一批有影響力的標誌性項目逐步落地。

正如衣索比亞前駐華大使塞尤姆·梅斯芬接受中新社採訪時所言,「一帶一路」是一項空前的倡議,能將這麼多國家匯聚在一起,以達到共同發展、經濟增長和持久和平。」梅斯芬認為,「一帶一路」凝聚各民族和國家地區,由此推動經濟增長及世界和平,「全人類或直接或間接地,都將從這個倡議中受益」。

「國際列車」拓展合作平台

「一帶一路」是中國倡議,也是一輛「國際列車」。

據統計,2013年至2017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700億美元。中國商務部2017年5月表示,未來5年中國將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口2萬億美元商品,對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額將達1500億美元。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茂榮撰文指出,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發展明確了方向,為全球可持續均衡發展搭建了新平台,為各國實現共同繁榮開闢了新路徑。

希臘駐華大使羅卡納斯此前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在當前全球經濟活力不足的大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將有力推動經濟全球化,通過全球貿易、全球投資特別是基礎設施投資等方式,激發各國發展潛力,進而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

阿聯酋駐華大使阿里·扎希里也特別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將促進整個歐亞大陸和中東地區的經濟繁榮和發展,「一帶一路」將成為全球共同未來的橋樑,為世界的安全、繁榮和進步奠定重要基礎。

人文交流搭建民心橋樑

人文交流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於推進民心相通、增強政治互信、深化經貿合作,發揮國家關係穩定錨、務實合作推進器、人民友誼催化劑的作用。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此前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強調,「一帶一路」倡議在加強貿易、基建的同時,也要加強對「人」的投資。「我們應該強調文化互通,並以此作為促進對話、發展和社會凝聚力的重要力量。」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至今,中國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雙邊文化、旅遊合作文件76份,推動建立中國—東盟、中國—中東歐、中俄蒙等一系列雙、多邊文化旅遊合作機制。

旅遊合作、媒體交往、語言學習、圖書出版、簽證簡化……五年間,「一帶一路」倡議日趨成熟,為中國與沿線國家交往和更大範圍內的國際往來不斷提供便利,為推動沿線國家互聯互通和跨區域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宏大的經濟和文明工程,也是沿線所有國家的共同願景。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所言,中方將繼續本著共建共商共享原則,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一道,不斷挖掘合作潛力,推進共建進程,通過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更好造福地區和世界和平、發展與繁榮。(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