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涵養長江千年文脈

涵養長江千年文脈

【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

萬里長江晝夜奔流,千年文脈延綿不休。

長江帶來了灌溉之利,孕育了古老輝煌的中華文明;長江成就了舟楫之便,融通了沿線文化和人民感情。千百年來,長江文化不斷積澱、不斷交流、不斷融合,成為沿江人民最大的認同符號,深刻地影響著我國的歷史發展進程。

文化是長江的靈魂。建設長江經濟帶,為傳承文化傳統、交流文化感情、互通文化資源提供了平台,也對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長江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歷時近1個月、行程8000多公里的「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採訪中,記者深切感受到,沿線各地大力涵養長江文化,為長江永續發展、多樣共生增添了活力。

保護文物,留存歷史記憶

重慶是一座山城,也是一座江城。長江穿城而過,三峽博物館名譽館長王川平就住在江邊。因曾經主持三峽重慶庫區文物保護工作,王川平將臨江的房間裝修成了書房,並命名為「讀江居」。每天在這裡讀書、讀江,他的生活已深深地融入了長江。

在三峽水庫蓄水前,我國花大力氣對庫區文物進行了搶救性保護。王川平說,水庫蓄水前20年,文物工作者齊聚長江,夜以繼日地工作,幾乎把幾代人的工作都完成了。回顧起那段經歷,王川平很欣慰:「我們贏得了那場與時間的賽跑,水庫水位線下納入國家規劃的文物保護點都得到了妥善保護。」

長江文明是絢麗多姿的世界大河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人類共有的文化瑰寶。我國不遺餘力地保護長江文化,也創造了許多世界之最。

重慶涪陵城北長江江心,有一座舉世矚目的水下博物館。博物館裡展出的是有著「長江標準眼」「水下碑林」美譽的白鶴梁。

白鶴梁原本是長江江心的一道天然石樑,僅冬春枯水季節露出水面。自唐代以來,歷代文人雅士趁枯水季節在樑上題銘。以黃庭堅題寫的「元符庚辰涪翁來」為代表,石樑不僅形成了一座集文學、書法、繪畫、石刻藝術為一體的「碑林」,也記載了1200多年間72個枯水年份的水文資料。白鶴樑上作為測量水位標準的石魚,大體相當於川江航道部門當地水位的零點,因此這座石樑又有著「長江標準眼」的美譽。

按照三峽水庫175米水位計,白鶴梁在水下40米處。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副館長黃德建表示,白鶴梁文化綿延千餘年,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必須花大力氣加以保護,留住長江的文化記憶。

2009年,世界首座非潛水可到達的水下博物館建成。這座博物館不改變文物原狀,也不改變其與自然環境的依賴關係,完全符合文化遺產保護原則。

不只三峽地區,長江沿線歷來都十分重視文物保護。在江西九江,始建於唐代的琵琶亭屢經興廢,多次易址,卻始終保持本來風格,迄今依然是長江之畔的標誌性建築,每年迎來無數遊客。

傳承「非遺」,實現古今對話

300多年前,雲貴高原一種名為「通草」的藥材沿長江順流而下抵達揚州。在揚州藝人手上,通草經過搓捻、染色、捏花瓣、做葉子、傳杆子等工序,神奇地變成了進貢皇宮的不凋之花——通草花。

在今天的揚州公益美術館,依然可以看到色彩絢麗、栩栩如生的通草花,77歲的錢宏仁就是這些通草花的「拈花人」。從十幾歲開始學習製作通草花,錢宏仁接過父輩的接力棒,成了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

代代傳承、讓「非遺」活起來才是最好的保護,這幾乎成了非遺傳承人的共識。他們不約而同地告訴記者,「非遺」活起來,長江文化才能實現古今對話。

在長江岸邊的巫山博物館,傳承2000多年的巫山三峽皮影戲依然每周上演,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的觀眾。巫山三峽皮影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何仕紅說,要想保持皮影戲的長盛不衰,不斷創新吸引更多年輕人是必然選擇。

在傳承中創新,長江文化顯示出越發頑強的生命力。麗江東巴畫、瀘州油紙傘、惠山泥人、常州梳篦……長江沿岸,數不勝數的地方特色工藝融入新的時代,散發出別樣的魅力。

在江西景德鎮御窯廠遺址旁一片修舊如舊的老瓷廠作坊里,一個完整的古代窯作體系逐步修復,成為展示陶瓷藝術的活態博物館。2016年11月8日,經過整修復建後的徐家窯成功點火復燒,直觀演繹了傳承千年的景德鎮窯工技藝。

在這裡,房子、設備、樹木都盡量保留原來的狀態,傳統工藝在老工匠手上復活,產品卻是當下的。「每一代工匠都有自己生產的東西,重要的是傳統工藝在不斷發揚光大。」景德鎮陶瓷文化旅遊集團董事長劉子力說,景德鎮致力於做好老窯廠、老工藝的保護工作,就是要讓驚艷世間千年的景德鎮再創「陶陽十三里,煙火十萬家」的輝煌。

文化創新,融入人們生活

在長江安徽銅陵段,一座廢棄的碼頭搖身一變,成了一座微型書屋。書屋的主體架構由鋼結構和玻璃幕牆組成,採用大跨度、大懸挑結構,將建築「懸浮」在舊碼頭之上,遠遠望去如同一個漂浮在江面上的盒子,十分精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