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去年印度GDP總量相當於2005到2006年之間的中國,那印度人均GDP呢?

去年印度GDP總量相當於2005到2006年之間的中國,那印度人均GDP呢?

改革開放以來的40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和人均GDP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經濟總量已經由40年前的十幾名開外,升到了2017年的世界第二。且按照聯合國的標準,中國已經由之前的低收入國家邁進了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網友們清楚低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標準嗎)。

而印度,雖然近年來經濟增速也發展起來了,但已經大幅落後於中國。但問題來了,中印差距究竟多少,印度究竟落後中國多少年呢?

今年南生給大家一個參考,就是按照GDP總量和人均GDP的數據來對比,看看2017年印度的GDP總量和人均GDP相當於中國的哪一年,這樣就可以變相顯示出中印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南生整理了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如下圖),由圖中我們可以得知,2017年中國的GDP總量約為12.24萬億美元,印度的GDP總量約為2.597萬億美元,約為同期中國的21.22%。而中國在2005年的GDP總量為2.29萬億美元,在2006年為2.75萬億美元。

沒有其他更接近印度的2.597萬億美元的年份了,因此我們基本可以得出,2017年印度的GDP總量大約相當於2005到2006年之間的中國,差距在11.5年左右。

而人均GDP呢?2017年印度人均GDP約為1939美元,約為同期中國人均GDP的21.97%。而我們查看中國最近十年的人均GDP會發現中國在2005年的人均GDP為1753美元,2006年為1939美元。

這就是說,2017年印度人均GDP也基本是和2005到2006年之間的中國人均相當,差距也在11.5年左右。當然了,2017年的美元和2005年到2006年間的美元購買力不一樣,那如果按照購買力差距又是多少呢?

南生在查詢世行發布的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總量和人均GDP時發現,2017年印度的購買力平價下的GDP約為9.45萬億美元,而中國在2007年的購買力平價GDP為9.05萬億美元,2008年為10.11萬億美元。

這就是說,在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下的2017年的印度GDP相當於2007到2008年之間的中國。而購買力平價下的印度人均GDP也同樣是相當於2007到2008年之間的中國人均。

小結:按照匯率和購買力平價計算下的印度GDP和人均GDP大約相當於2005年到2008年中國。按照GDP數據來看,中印差距也就是10年左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生今世說 的精彩文章:

上半年墨西哥經濟增速不到2%,這樣看今年中國人均GDP穩超墨西哥了
人均GDP在5萬美元的國家有:新加坡、澳大利亞、瑞典、丹麥、美國

TAG:南生今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