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老子論「反」

老子論「反」

老子在《道德經》中講「反」只出現過四次,但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如云:「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第二十五章),此處的「反」是指返,返歸,循環往複。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乃至於大順。」(第六十五章),「正言若反」。在老子的心中,「道」或者真理用名詞概念表達的時候,就像反話一樣。老子不喜歡正面張揚,而喜歡從反面看世界,看問題。由反看正的思維方式,用一個時髦的語言來說叫做「逆向思維」。在他看來,我們面對的「正」往往是表面的、膚淺的,有時候甚至是虛偽的。只有從「反」面,從事物所隱蔽的一方面看問題、看世界,才能更加接近於世界的真相和本質。

一、相反相成

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頃,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從事實來講,已有的事物可以逐漸消失,即「有」可轉化為「無」,原來沒有的事物也可以演化誕生,即「無」可轉化為「有」。此即是「有無相生」。一件事情在原來的狀態下是難事,但是轉化了條件,屬於困難的部分也就轉變為易事。進一步說,面對一件事,如果積極努力,方法得當,難事就會變易,但如果消極敷衍,易事也會變成難事。由此可見,易也能變難,難也可變易,二者是相輔相成,彼此轉化的。老子不僅僅看到了事物的積極一面,更加看到了事物的反面與正面的積極配合,反面是如影隨形的。從更加深層的含義來看,老子更加註重事物的反面關係,比如老子認為委屈可以保全,低洼可以盈滿,少求可以有得。一般人多是要逞強好勝的,他卻說明下是高的基礎,奠基不鞏固,高的就要崩塌了。他又指出「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如果沒有「無」,那麼「有」就不能發揮出作用來。這些例子都說明了對於反面作用的把握比正面的作用更大。

二、正言若反

老子所說的「正言若反」是老子對全書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論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沖」、「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等等。老子認為最大的完美就像有缺陷的樣子,最大的充實盈滿就像空虛的樣子,最正直的就像彎曲的樣子,最靈巧的就像笨拙的樣子,最雄辯的就像木訥的樣子。與大成、大盈、大直所相對的就是小成、小盈、小直。所謂的「大」指的就是道,是形而上的,不是具體而存在,可傳而不可受。「小」則是指經驗世界中有限性存在,即可聞可見,是形而下的。因此,根本的道需要豐富多樣的物來表現宇宙的根本規律。又如老子云:「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這裡述說了一系列「若反」的例子。用常識或者日常經驗來看,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大就是大,小就是小。在常識性的經驗世界裡,事物的形態、屬性原本是有限的、單一的和固定不變的。老子卻不這樣認為。老子認為,從「道」的高度看世界、看問題,世界是由複雜的事物組成的。明亮不一定排斥黑暗,有光亮的地方一定有影子;前進也不一定排斥倒退,有時為了更好的前進要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平坦的大道也不一定排斥崎嶇小路,經歷了坎坷人生道路才能更加平坦。老子由上述的否定性思想,進一步得出了其「否定性的方法」,即「通過否定達到肯定」的辯證思維方法,並把其作為形上學的一種基本的方法,也就是馮友蘭所說的「負的方法」。

三、反者道之動

反者道之動的含義其實就是相反相成,循環反覆,宇宙萬物是由相反對立的各種形態所構成,互相對立的形態,其實也就是相輔相成的。既然一切是循環往複,那麼強極必弱,弱極必強,二者相互轉化。但原先的弱者再不斷的變強,而強者怎麼才能保持長久的強,避免發生強變弱的情況,老子提出了「守弱」的觀點——弱者道之用。柔弱之所以可以勝剛強,是因為剛硬的東西易折,比如水,在液態的情況下可以滴水穿石,但在固態的情況下,一掰就斷。因此我們不能讓剛強之氣顯出來,反而可以長久維持住內部的強。做人要學會以情動人,學會為他人著想,關心他人並不求回報,這樣反而能夠受到人們的喜愛。在老子看來,柔弱含有一種內在的生命力,不是虛弱,而是堅韌,是一種不斷前進、向上的動力,比強大更容易保存生機。因為強大也就意味著已經走向死亡——物壯則老。但老子也並非是排斥剛強,完全排斥似乎也不通情理,人生在世,沒有一點剛直之氣是不行的,尤其是應該有自己做人的原則,這樣,人們可勇氣倍增,可抵抗社會黑暗勢力的侵襲,凸顯自我的風格與風貌。從思維方法上說,在「物壯則老」的理念指引下,老子進一步提出了促使一種強大事物加快走向反面的高明策略,這種策略鼓勵弱者採取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手段來獲得最後的勝利,即善於洞察此種幽隱的先機,體悟物極必反,相反相成的道理,不去逞強,不去爭勝,不去張揚,自然無為,方為明哲達人。

四、返本復根

老子重視事物相反對立的關係和事物對立面轉化的作用。但老子哲學的落腳點,卻是返本歸根的思想。正如《周易》中所提到的無往不復,即往複變化是天地之間的規律,沒有隻往而不返的事物。即「反」的第二含義是反覆,循環的。關於「道」的循環特徵老子在二十五章說過: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事物變得越來越強大,物極必反,因此它就慢慢的消逝變得弱小,到達一個極點再次出現在人們眼前。這既是對形而下的事物循環往複的理解,也是對形而上「道」的周行而不殆的解釋。老子在十六章中提到了「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意思是說世上的萬物何其繁多,但萬變不離其宗,最終也要回歸到它的根本,回歸到它的根源才可以說是歸到它的本然狀態。如果你的心靈是躁動的,跟隨著外物的變化而變化,是「損之又損」,是會使自己的精神倦怠,是不智的表現。因此要守住心靈的「靜」。靜觀風雲萬變,我自巋然不動,任憑萬物自然而然的循環往複。「靜」也是生命本體的一種固有狀態,只有在靜的狀態下,才能體會到道,才能知自然。老子的「返本」理論有著深遠的意義,是一種「歸根」、「反璞」,即回歸本真自然的狀態,無為,不爭,知足,方可得到以「道」安人心,得天下的效果。

(文/汪文忠 圖/來源網路 編輯/一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論道 的精彩文章:

增進兩岸情 續寫道教緣——龍虎山道協第七次在台灣傳度法會順利舉行
雍正皇帝與龍虎山,不可不提的楹聯匾額

TAG:龍虎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