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OPPO科技「漸變」:重新定義R系列,減少明顯代言

OPPO科技「漸變」:重新定義R系列,減少明顯代言

文丨壹觀察 宿藝

OPPO「漸變」再進一步。

8月23日晚,OPPO在上海發布了新一代R17系列手機。打破了之前R系列上半年「標準版」+下半年「Plus」的固有節奏,從R15直接「跳級」到R17系列,並且推出全新Pro版本,意味著為OPPO打造「連續千萬台爆款」的R系列開啟全面「刷新」。

重新定義R系列:時尚設計+創新科技

R系列從誕生之日起,其產品定義是「年輕時尚」路線,成為最受中國年輕用戶歡迎的手機系列。

Counterpoint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手機市場最暢銷的機型為OPPO R15,單款機型市場份額佔比達5%,相比iPhone X高出了2個百分點。

OPPO中國大陸市場營銷業務負責人沈義人在接受《壹觀察》專訪時表示:從R7到R15,R系列一直成為「連續千萬台爆款」產品,是基於OPPO對用戶需求的深度洞察。在成熟換機市場,OPPO發現用戶對智能手機產生了更挑剔、更高的訴求。從R17開始,R系列的產品定位開始從年輕時尚路線,升級為「時尚設計+創新科技」,在延續時尚基因同時,大幅提升新技術應用和產品創新節奏。同時,R系列從之前的標準版、Plus版,單獨開發了新的Pro產品線,目標是滿足對時尚外觀和科技創新要求更高的用戶。

沈義人強調稱,從R17系列開始,在產品定義、營銷傳播、終端零售渠道方面,都將給用戶帶來全新的感受,這也是R17系列在命名上「跳級」的原因。

R17/Pro產品上能夠清晰的看到這一變化:

產品外觀上,R17系列突出的特點是「幻色漸變」配色和「水滴屏」。OPPO R17系列產品經理喬家棟介紹稱, R17產品配色聚合了美學智囊團、最優秀的設計師、時尚買手、攝影師和用戶大數據,是在幾千件樣色中挑選出來的,代表了OPPO「美凌駕於一切」的產品態度。OPPO R17系列的另一名產品經理趙雨其對《壹觀察》透露:R17中最有代表性的霧光漸變色工藝多達15道,機身表面通過了蝕刻、拋光達成霧光效果,還附有一層電鍍工藝,可以有效防止指紋在玻璃表明的附著。在色彩層次上,基於R15的疊層流光點彩增加了凝光層,本來是透明的一層界面,但是在上面細密的布局了16000多條的光學的線條,線條越密集的地方凝光程度越高,轉動手機會主線光線的變化,不僅在色彩上做了漸變,光學上也做了漸變 。

「OPPO堅持的設計理念,是這款產品打造出來之後,否會有驚艷的感覺。如果沒有,那這個產品真的可以扔掉。」沈義人透露稱:「此次R17的配色,除了流光藍和霓光紫,OPPO還準備了一個配色。雖然已經有千萬級的備料,但因為調試出的色彩感覺達不到要求,OPPO在量產的時候仍然咬著牙將其作廢了」。正是基於這種嚴苛的要求,OPPO從R9系列開始一直被用戶稱之為手機界的「色彩大師」。

R17還是OPPO首款採用「水滴屏」的全面屏手機。相比「劉海屏」,「水滴屏」的美觀度和體驗度更好。OPPO將紅外感測器做到了屏下,以及在屏幕上部使用了隱藏式聽筒,讓「水滴」面積更小。同時對COF封裝工藝進行了改進,把FPC彎折藏到屏幕下面,讓「下巴」收窄至4毫米,相比上一代5毫米工藝提升了很多。這兩個變化,讓OPPO R17 的屏佔比達到了91.5%,屏幕尺寸也從6.28 英寸達到了6.4 英寸。

能夠使用「水滴屏」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OPPO R17全系搭載了光感屏幕指紋技術,不用像傳統「劉海屏」中要塞進更多跟面部識別相關的感測器。沈義人對《壹觀察》表示,與其他一些手機企業直接購買第三方屏幕指紋識別方案不同,OPPO很早就對屏幕指紋進行了預研,今年上半年也曾考慮在新機型上採用屏幕指紋,但從解鎖精度和靈敏度方面還不能滿足OPPO「高完成度」的要求。OPPO R17系列最終搭載的光感屏幕指紋方案,是由OPPO跟晶元企業、模組廠商聯合研發與定製的方案,並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專利,率先使用CMOS方案以及Microlens微透鏡,搭配3P鏡頭,以及使用了儘可能大的4mm2感光元件,單個像素達到12.5μm,通過更大的Sensor和更大的進光量,結合詳細的演算法驗證,最終實現了0.41秒快速解鎖,這也是業內目前靈敏度和準確度最高的屏幕指紋方案,並支持支付寶及微信支付。

OPPO R17全球首發了康寧第六代大猩猩玻璃,從1米高度墜落到地面15次仍可保持完好(實驗室數據)。理論上屏幕越大,摔碎的幾率就越大。OPPO R17系列產品經理喬家棟對《壹觀察》表示,OPPO發現用戶對手機屏易碎很有強烈的改善需求,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斷提升玻璃前後的耐摔程度,康寧第六代大猩猩玻璃是目前供應鏈最好的選擇。

OPPO產品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手機拍照。R17系列的產品傳播Slogan是「發現夜的美」,意味著OPPO在夜拍功能上有了重要突破。R17系列後置主攝為索尼IMX 362 CMOS,為1600萬++500萬像素雙攝,可實現全像素雙核對焦。採用類似三星Note 9上使用的F1.5/F2.4「靈動光圈」,OIS光學防抖,再加上OPPO整合多年在拍照技術上積累開發出來的系統級優化方案——OPPO AI超清引擎,帶來了全新的超清夜景和像素級色彩重構,讓OPPO R17系列成為夜拍性能最好的一代OPPO手機。

在AI智能場景識別方面,OPPO R17系列可以識別21類獨立場景和800個場景組合,相比上一代R15系列在場景識別和演算法調用上更加精準,有利於用戶「隨手拍大片」。

前置自拍向來是OPPO的長項,在OPPO R17上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揚。前置的IMX576 CMOS為2500萬像素,最大光圈f/2.0,進光量大,色彩還原效果好,噪點控制效果好,適合暗光自拍。而AI智慧美顏功能也得到了全新升級,可通過296個面部識別點識別五官,並從多個維度進行分析,提出800萬種美顏方案,並對黃色、棕色人種進行了專門的優化。OPPO R17提出了立體自定義美顏的概念,可進行磨皮、瘦臉、小臉、下巴、大眼、瘦鼻、補妝、立體等8項五官調節,可查看預覽,並具有深入的學習功能,可記憶和識別用戶常用的美顏方案,在之後自拍中調用該演算法實現用戶個性化的自動美顏,從此無需P圖。

OPPO影像產品經理蔡喆對此介紹稱:夜拍是整個手機影像行業的短板,索尼IMX 362單像素感光面比較大,同時OPPO對這顆CMOS性能吃的比較透,可以充分發揮它的性能和優勢,也能夠滿足用戶的夜拍需求。

最大的改變是R17 Pro增加了TOF鏡頭,讓其變成了OPPO首款「三攝」手機。TOF鏡頭的功能點不是夜拍,而是拍照中的更精準的人像環境景深,以及滿足用後置進行3D建模、AR試裝和其他體感應用。OPPO R17發布之前,OPPO已向外界公開展示了其TOF技術。TOF技術的全稱是「Time of Flight」,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持續的給被測物體發送光信號,然後感測器端接收到回傳的光信號,經過計算髮射和接收光信號的往返飛行時間來得到被測物體距離的技術。

TOF方案發射的是面光源,所以TOF的光信息不會出現大量的衰減,相比普通鏡頭有3個優勢:距離遠、適應條件廣、精度高。手機與被攝物體之間的絕對精度達到1%,兩個被攝物體間的相對精度達到0.5%。不過TOF鏡頭成本很高,最大的關注度就是應用。趙雨其介紹稱:OPPO對TOF應用有長遠的規劃,已經很多家遊戲廠家、電商企業和更多互聯網企業合作。比如R17 Pro上可以實現三類應用:電商企業的AR試穿試裝、京東和其他家居平台的AR裝潢,以及搭載了十餘款體感遊戲。最大的改變是將傳統2D影像世界帶入3D,把手機從單獨個人使用場景解放出來變成家庭使用的場景。更遠的規劃是5G和TOF的結合或者5G和AR結合,5G網路提速後,TOF更多應用在AR或者VR或者泛在現實的應用上,電影上常看到全息投影的技術不再科幻和遙遠。

SuperVOOC也是R17 Pro的一大特點。OPPO一直是「低壓快充」的技術派代表,目前全球使用VOOC技術手機的用戶已經超過9000萬。相比「充電五分鐘,通話2小時」的VOOC,SuperVOOC採用雙電池串聯直充結構,仍然是低壓閃充,但對控溫、控壓、控電等提出了超高要求。在Find X的蘭博基尼版和超級閃充版上,OPPO首先實現了SuperVOOC的量產,但售價都是在6000元價位以上。R17 Pro的發布,讓SuperVOOC普及速度繼續加速。

SuperVOOC通過了德國萊茵實驗室的嚴格安全測試,其中包括1000次循環測試;600次獨立快充快放電池壽命測試;充電狀態下充電端子10000次熱插拔測試及超過30項嚴苛要求的系統級測試。沈義人強調稱:OPPO在新技術的選擇上遵循兩個重要的標準:一是對用戶體驗有足夠的改善;一個是能否實現安全、穩定、量產。

定價體系漸變:Pro版本補足OPPO 4000元價格段

OPPO R系列傳統定價在3000元價格段,比如R15手機是2999元起。

R17系列改變了這一傳統定價區間:R17流光藍、霓光紫售價是3499元,R17霧光漸變色售價是3599元,R17 Pro售價是4299元。不過R17仍舊保留了一個6GB+128GB版本,售價3199元。

成熟換機市場,各家手機企業更加需要在各個價格段都有自己的「明星」產品,以儘可能滿足用戶的換機需求。在OPPO Find X發布並成功站穩5000元以上檔位之時,可以發現OPPO產品序列中缺乏一款定價在3500-4500元檔位,對Find X起到更好的市場支撐,同時可以連接R系列的產品系列。R17 Pro及時補足了這一空間。

沈義人對《壹觀察》表示,OPPO R17 Pro產品規劃始於2017年底,歷經8個月時間的打磨,應用了大量創新技術,相比之前傳統R系列區隔明顯,這也是全新推出Pro版本的原因。

對於價格提升,沈義人解釋稱:OPPO的產品定價邏輯是先根據用戶需求做產品,然後根據成本定價,而不是先把價格段卡死,再去限定產品的規劃和配件使用。此次R17 Pro系列增加的霧光玻璃、超級閃充、TOF、光感屏幕指紋等新技術,都顯著增加了成本,其中這個成本不僅是硬體產品,還有技術投入和研發成本。如果因為價格提升導致銷量略有下滑是可以接受的,OPPO始終以產品體驗為先。同時,OPPO商業模式決定企業需要為上、下游合作夥伴創造合力的收入,而不是壓榨供應商,最後帶來產品和服務品質的降低。「OPPO不賺黑心錢」,沈義人強調稱。

根據微博與賽諾聯合推出的《2017年智能手機微報告》,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對新購機換機需求最集中的是3000元以上和2500-3000元兩個價格段,2017年分別同比提升了17.5%和5.9%。OPPO R17系列的新定價區間契合了用戶換機需求提高這一趨勢。

不過R17定價體系上升之後,帶來的另一個問題是OPPO缺乏在2000-3000元價格段的爆款支撐產品,這實際上還是OPPO之前的優勢市場空間,存量換機用戶佔比超過40%,市場同樣巨大。而OPPO A系列目前主要布局在1000-2000元價格段,同樣需要新的產品體系來補足。

OPPO 產品經理趙雨其也在專訪中證實了這一判斷:「我們不會長期讓一個價位段處於空缺階段」,「R17 Pro也是在R系列和Find系列補位產品,在兩千到三千價位段會有自己的部署。」

那麼在2000-3000元價格段,是A系列會推出一個類似Pro的版本,還是會推出一個面向線上互聯網用戶的新系列?將成為OPPO今年下半年的另外一大看點。

營銷變革:R17系列不再使用明星代言人

OPPO是使用明星代言策略最成功的手機品牌,也成為如今大多數國產手機品牌模仿和跟進的對象。

但從Find X開始,OPPO營銷風格「突變」,更加強調產品本身的科技和創新理念,而不再延續明星娛樂的傳統打法。

在之前明星代言策略密集的R系列產品上,從R17開始,同樣明顯感受到了這一變化。

沈義人對《壹觀察》表示:OPPO未來整體營銷的傳達會更多會傾向於情感、訴求上的表達,但也不會完全拋棄原來的方式,而是會尋找新的「平衡點」,包括在體育、情感、以及接下來要涉及的時尚等方面尋找新突破。「這個平衡點可能不會那麼快被找到,我們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什麼才是屬於OPPO和95後、98後,甚至是00後的最佳溝通方式。像98年出生的這一代人,今年已經20歲了,00年出生的用戶也已經18歲了。如何跟他們溝通?一直用以前的方式是不現實的。」

也就是說,OPPO認為娛樂營銷的方式仍然是需要的,但伴隨換機用戶的新需求,以及OPPO 產品在技術創新的快速迭代,OPPO需要有更多的創新營銷方式貼近這種變化,更多傾向於情感訴求上的表達,引發年輕用戶的共鳴,與OPPO品牌建立更加緊密的連接和歸屬感。

沈義人舉例稱,「年輕人白天在公司裡頭穿著正裝埋頭工作,但是到了夜晚其實是另外一種狀態:希望放鬆自己,展現真實的自己。在辦公室里的狀態是非真我、非自我的狀態,需要把工作搞好、處理好各種關係;到了夜晚,希望展現的還是真的我,OPPO R17傳播就是這種理念的體現」。

OPPO驅動新技術引擎:目標全球首家量產5G手機

從Find X開始,OPPO展現出了強烈和明確的技術創新態度。R17 Pro的推出,更是讓這種「技術路線」延續到了其最重要的爆款產品線之中。

OPPO在今年上半年展現出來的產品創新衝擊力,背後是OPPO多年來的技術投入和研發儲備。目前,OPPO已在閃充、影像、圖片處理、拍照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壁壘性專利包。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2017年全年和2018年上半年,在主營業務為智能終端研發和銷售的國內企業中,OPPO蟬聯發明專利授權第一。

今年4月,OPPO研究院正式成立,目標全面提升OPPO技術創新和研究能力,基於並超越用戶需求開展核心技術預研與儲備,為公司未來產品的競爭力創造技術條件。據悉,在架構上OPPO研究院總部設立於深圳,下設北京研究所、上海研究所、深圳研究所、東莞研究所、日本(橫濱)研究所和美國(矽谷)研究所,在軟體、硬體及標準三大領域展開研究工作。

OPPO CEO陳明永對此表示:「OPPO研究院的成立是公司在現有研發系統之外,布局未來的全新投入。通過OPPO研究院下設的不同研究所,以及靈活、專註的對外研究合作,OPPO將進一步提升自身創新能力,力求引領人工智慧、5G等技術在智能終端上的發展應用,從而繼續為用戶打造藝術與科技相結合的至美產品,始終滿足並超越用戶的需求。」

在R17發布會的專訪環節中,沈義人透露,OPPO近期將拿出能夠打通5G電話的5G手機,而且很有可能成為第一家真正量產5G手機的廠商。

在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切換初期,OPPO曾因「誤判」技術迭代周期飽受轉型之苦。因此當整個手機產業再次面臨4G向5G切換的重大技術變革周期,沒有人會懷疑OPPO對技術投入和產品創新迭代的重視。而隨著OPPO啟動新的「技術引擎」,「後智能手機時代」的中國手機市場,產品創新並未減速,而是充滿了更多想像空間。

壹觀察溝通微信:yiguancha_0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