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尿毒症是怎麼得的?為什麼它會被稱為「不死的癌症?」

尿毒症是怎麼得的?為什麼它會被稱為「不死的癌症?」

(本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儘快聯繫作者及時刪除!)

尿毒症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是腎衰竭的終末期表現,腎臟功能基本喪失,因此只能通過腎臟替代治療來維持生命。可以造成腎臟損害的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尿毒症,比如藥物、毒物、造影劑等。腎臟是人體排泄代謝產物和毒素的主要器官,藥物、毒物、造影劑等在人體內代謝大都經過腎臟排泄,有可能造成腎臟的急慢性損傷,若損傷較重就有可能引起尿毒症。人體的基礎疾病也會對腎臟造成損害,常見的有高血壓、糖尿病等。腎臟是由腎單位組成的,腎單位包括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其中腎小球是由血管組成的,糖尿病和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因此對於腎臟這個血管聚集的地方最易受到損害。此外,環境因素、不良的生活習慣、勞累、飲食等也會對腎臟造成損傷,引起腎臟疾病,進而發展成尿毒症。

使用對腎功能產生不良影響的藥物或診斷性試劑是腎功能惡化的常見病因。比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尤其是未調整劑量時)、NSAIDs和放射影像學造影劑,還有很多不明成分的中草藥。因此,對於有基礎CKD的患者,應避免或謹慎使用上述藥物。慢性腎小球腎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慢性腎炎,是目前維持透析者的主要病因。慢性腎炎有許多類型,我國最常見的是IgA腎病和膜性腎病。前者是因為反覆的呼吸道感染形成感染複合物,隨血液循環流到腎臟,人體的免疫系統在清理這些複合物的時候誤傷了腎臟;後者是環境污染或者某些病毒感染改變了腎臟濾過膜的特性,人體的免疫系統誤認為「變性」的濾過膜是外來物,清除的同時損傷了腎臟。激素治療可以抑制免疫系統而控制疾病的發展。

慢性腎臟病是一個長期持續進展的過程,共分為5個時期。前3個時期中,腎臟的代償作用可以基本完成其排泄代謝廢棄物的功能,病人通常沒什麼不舒服。而到了第4期,也就是失代償期,腎功能的損害已經進入不可逆階段,病人的食慾減退、貧血、血鉀高、消化道出血等癥狀日漸明顯,甚至心臟等其他器官也開始受到毒素的侵害。當慢性腎臟病進展到第5期,也就是終末期的時候就是我們,常說的「尿毒症」了。所以總結來說,各種原因引起的腎臟結構和功能障礙的疾病發展到終末期都可能成為尿毒症。

繼發性腎病:糖尿病腎病,如果糖尿病的血糖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大概只要五年的時間就會發展成為糖尿病腎病,如果這個時候還沒有控制血糖的意識,接下來就完全有可能轉化成尿毒症了。高血壓性腎臟病,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如果還是沒有得到及時的控制與救治的話,那麼大概十年也會發展成高血壓性腎臟病,再繼續發展下去,腎小球的過濾功能越來越弱,尿毒症也就不遠了。

急、慢性腎衰竭時,腎功能不同程度障礙,機體內環境紊亂,有毒代謝產物在體內積聚,常伴隨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出現氮質血症、高鉀血症、高磷血症和低鈣血症以及代謝性酸中毒等。腎衰竭發展到晚期,腎功能嚴重受損,不斷積累的尿毒症毒素與紊亂的機體內環境相互作用,促進腎單位的進一步喪失,加速尿毒症的發展。尿毒症時,除泌尿功能障礙,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以及貧血、出血、高血壓等進一步加重外,還出現全身各系統的功能障礙和物質代謝紊亂。

尿毒症被稱為腎病中的「癌症」,可見其危害性有多大,提起尿毒症,大家往往都十分的恐懼。所以凡是腎臟疾病都要引起高度重視,及時規範治療,以防止尿毒症的發生。大家一定要預防患上尿毒症,因此在日常用藥、生活中要多加註意以防患上腎病以及會引起尿毒症的疾病,同時要多了解一些尿毒症知識以免因為發現的晚而耽誤最佳醫治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古人很早就有了癌症的記載,但為何卻沒多少人患癌?專家:他們沒那個命得癌!
癌症化療白細胞低,一定要打升白針嗎?有科學依據嗎?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