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女子明明還未發育成熟,為何十三四歲就要嫁人,原因讓人心酸

古代女子明明還未發育成熟,為何十三四歲就要嫁人,原因讓人心酸

現在網上有許多男孩女孩還未成年就結婚生子了,大家都說孩子這麼小,不是結婚的時候,認為這是一種不好的風氣,但在古代早生早育卻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天下女子都是在十幾歲的時候就結婚了。早在西周時期,我國就有男20而冠,冠而列丈夫30而娶女15而許嫁,20而嫁的規定,說的就是女子15歲叫許配,人家20歲之前就要嫁出去,到了戰國時期這一期限又提早了許多,從前女子只要15歲,許配給人家就可以了,可戰國時期,齊桓公曾令女14歲出嫁,越王勾踐曾令女15歲出嫁,而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周武帝更是下令,你12出嫁!

唐朝時期雖稍有放寬期限,卻要求你14出嫁,這其中最過分的還要屬漢惠帝所採取的措施,據漢書記載,漢惠帝曾下令女子年15以上至35不嫁五算,意思就是說女子超過15歲不嫁人,家裡的賦稅較翻五倍,對於許多平民來說,平日的賦稅就已經很難了,翻了五倍就是要逼死人的節奏,所以在當時這項措施取得了很大成效,天下女子不到15屆已許配人家!可能大家要問,難道古代人就不知道女子十幾歲的時候身體並未發育成熟嗎?早早嫁人生子對身體不好嗎?其實古代人是知道這一點的,據史書記載,曾有大臣諫言說此舉對女子有危害,但並沒有被統治者採納,而他們之所以要這樣做,是為了繁衍後代,眾所周知,新中國建立以後,很快就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就是為了控制人口,預防人口爆炸!

相信大家都還記得小時候教材上所畫的圖,講的就是女子20歲生子25歲生子之間的區別,說是早生早育,同樣在100年里會多出一代人,人口自然就多了,但古代與現代的情況完全不同,當時科學技術醫療水平都不發達,古人的壽命都不長,人口也少,而且在小農經濟中,勞動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能擴大社會人口,增加社會勞動力,發展經濟,國家只能要求女子早早生育,不僅為了讓其在有限的生命中多繁衍後代,更是為了在短時間內擴大人口數量,強盛國力,說白了,這種做法也只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之下的一種無奈之舉,現在文明程度如此的,自然是不必用身體健康為代價來換取什麼了。

圖片來源自網路,圖文無關,弘揚社會正能量,更多精彩小故事請盡請關注小編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習慣了你的溫柔 的精彩文章:

慈禧守寡期半夜召琴師入宮,翌日琴師離宮後,竟發誓此生再不入宮
玉帝和如來到底誰才是天上第一,看看孫悟空就知道了

TAG:習慣了你的溫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