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融傳銷平台刀子伸向荷蘭,華人同胞不要成了被割的韭菜

金融傳銷平台刀子伸向荷蘭,華人同胞不要成了被割的韭菜

關注荷蘭,從關注一網荷蘭開始!

一條消息震驚了加密貨幣圈的超人及好漢好女們,8月22日,數十個傳播加密貨幣和相關區塊鏈信息的微信公眾號被封了。香港南華早報報道,中國政府禁止北京的飯店和會議中心舉辦與加密貨幣有關的活動。其他中國媒體稱,被關閉的微信公眾號包括火幣資訊、火幣研究院、金色財經網、幣世界快訊、深鏈財金、TokenClub、每日幣讀、吳解區塊鏈及大炮評級等。

人們紛紛詢問,中國大陸出手了?

近日,荷蘭一網也比較頻繁地發放有關提醒華人同胞要提防各種詐騙活動的消息,特別發放我們的合作夥伴中新網和中國僑網的消息,也發放有關荷蘭出現詐騙活動的消息。

比如說,中國僑網關於「提防微信上砍價套路」的消息(見8月19日荷蘭一網);而中國僑網關於「騙子劇本又更新了」的新聞(見8月16日荷蘭一網)其中一宗個案關於「偽KLM網站謊稱可獲兩張免費機票」就是荷蘭一網先前提供的。

再往前推,就是中國僑網7月20 日發布的《緊急擴散,最新最全傳銷名單來了(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以及7月21日發布的同樣是中國僑網的《紐西蘭金融監管機構發中文警告提醒華人警惕詐騙》的消息。

這兩則消息荷蘭一網都轉載了。

對於這些詐騙的套路,一般人不會上當,但是,現在花式越來越多,套路越來越深,防不勝防,而騙子的胃口越來越大,詐騙金額幾近天文數字。這兩個月來,翻翻中國國內的媒體,個案不勝枚舉,用詞越來越狠,如日前浙江溫州地區的《380億,溫州一大平台出事,千萬人或血本無歸》。

今天,講講傳銷這種詐騙手法,因為,7月初本人就碰到一名通過微信遊說筆者參加傳銷的好漢,不過,我兩段硬邦邦的回答就把他打發走了;豈料,這位好漢繼續在其所在的一個微信群(筆者在這個群里素來是潛水角色),繼續談他領先群雄的超前思維,談他的發財大計。

暫且按下不表,先從國家法律的條文弄清楚什麼叫傳銷。

其實,傳銷不是今天才出現的,早就引起了中國政府的注意。《禁止傳銷條例》已經於2005年8月10日在中國國務院第101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

什麼叫傳銷?根據條例的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條例還有細則,說得很清楚,政府的文件,上網不難找到。

大約2005年前後,就有朋友向我推介過這種「萬無一失」的傳銷,但是我感覺這是拉人頭才有收入的一種層壓式推銷,沒有玩。多年後見到這位朋友,據說也沒有玩下去。

上文說到的那位好漢我可能從來沒有謀面,只是在微信上偶然同在一個群。於是,他先是以微信的方式,讓我加入他的一個XX公司。這種膚淺的套路豈能瞞得過我「黃大記者」,第一句我說「不感興趣」;當他繼續述說他的宏偉藍圖的時候,我第二句是「祝你成功」,完了。他悻悻說了句「你很有才華,在人生道路上卻沒有用武之地」,就人間蒸發了,也許他忙於在傳銷領域裡大顯其齊天大聖大鬧天宮的神通呢!

我是否有用武之地,倒是無需他操心的。

過後,我也不再放在心上。豈料到了7月25日這天,這位好漢又在一個微信群中遊說他的群友跟隨他「共同致富」,實現「兩三年買豪車置豪宅的人生目標」。這次,他不再說XX公司,而是一個剛剛在7月20日中國僑網的新聞被點名的MBI金融傳銷公司。

這可是剛剛被包括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和中新社等多個中國官方媒體甚至香港的媒體都點了名、上了黑名單的金融傳銷公司啊!

關於這家公司及其相關平台MFC是什麼東東,上網查查就清楚了。

這位好漢在群里列舉了這家以馬來西亞為基地的公司的「輝煌業績」,以顯示其靠譜。但是,這個群的革命群眾政治覺悟很高,不忘建群的初心並遵守中國網管的法律,馬上有群友提醒他,不要在群里發這些廣告,一些群友群起而攻之,群主也發話了。好漢還是不甘心,繼續發一些該公司開會場面宏大的照片,顯示有圖有真相。

沒辦法,群主把他踢出群,於我而言,也告一段落。

事後,我跟群主私信,告訴他這位好漢先前也邀請我入局,不過現在是升級了,從XX公司上升到MBI公司。這位群主很幽默,告訴我,此人多年前就活躍在傳銷領域,(言外之意,按照他的說法,早就買上豪車、住上豪宅了)但是,現在還在荷蘭中餐館廚房裡面打工。

由於微信的流行,這些傳銷好漢(包括女漢子)們,往往通過這種現代通訊手段發展傳銷集團;但是,微信平台也能成為正義抵制邪惡的有力武器。比如說,在我參加的微信群中,就有群主堅決抵制和禁止在群里這種宣傳傳銷的行為的,甚至發放揭露傳銷以及有關傳銷集團真相的視頻,條分縷析,切切入扣。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區塊鏈等新科技的出現,傳銷集團也把手伸向這些新科技。日前(7月9日),一則中國的經濟參考報原創,為新華網和人民網等平台轉載的《相關傳銷平台已超3000家 「區塊鏈」竟成「上億大坑」》,分析了傳銷集團的基本伎倆。記者盤點近期頻發的案件發現,「區塊鏈+詐騙」主要套路有三:套路一,「空手套白狼」 炒高幣值再「割韭菜」;套路二,「掛羊頭賣狗肉」 以科技之名行傳銷之實;套路三:「洋為中用」「出口轉內銷」。

文章說,隨著比特幣的大幅漲跌和「區塊鏈」概念的爆火,許多打著「區塊鏈」旗號的傳銷詐騙也頻頻出現。「老套路」穿上區塊鏈的「新馬甲」,立刻化身「中國大媽」們追求「財務自由」的又一個「新捷徑」和一個個價值上億的「大坑」。

在荷蘭華人圈子中,不也有這種推銷各種「加密貨幣」的主,非常好心建議你,不要再錯過的「發財」這班車,並且的確已經有人投入了嗎?

在荷蘭,這種不明真相而盲目投入者,大概多數屬於並不富有但經濟尚可,著急上車,渴求財富一類;而騙子的活躍,也跟因為在國外不容易受到監管,輕鬆避過法律監控有關。注意啊,這可是個法律的盲點啊,荷蘭人誰知道你中國人在中國的平台上玩的什麼遊戲?

但是,對於境外的這些行為,中國政府也明確認為,是非法並禁止的,試看打擊的力度吧。

我在朋友圈中對一個發了中央電視台揭發傳銷七大類套路的朋友說,荷蘭也有人在玩啊,而且玩得不亦樂乎。他說,哈哈,只要自己沒有心魔,就不會遭魔!說得好。

那些金融傳銷的騙子,也可能裝扮成自己已經是受惠一族的樣子,比王健林口氣還大,動輒已經賺了幾個甚至幾十個億,購買了幾十套房產。這令大媽們羨慕不已,很有幸結識了這樣一位大富豪,能降尊紆貴和自己共進晚餐,自己還不用像和巴菲特進餐那樣必須付費。接下來一幕,你懂的。

可是,注意一下這些「富豪們」的穿著打扮,言行舉止吧,可能連裝騙子的資金也還沒到手呢。

這個幣,那個幣,可能也就是一個字:弊,或者斃。

2018年的8月22日,荷蘭一家媒體傳來消息,中國政府讓騰訊封鎖了一些傳播「加密數字貨幣」消息的公眾號。經筆者核實,中國媒體《財經》的原文是:

8月21日晚間,一大批加密貨幣的自媒體微信公眾號在這個夜晚被突然封禁。人們點開這些自媒體的公眾號,再也看不到任何內容。公號頁面上的信息顯示:「由用戶投訴並經平台審核,違反《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帳號已被停止使用。」

在一片驚恐混亂之後,微信官方給出了一份簡單的官方說明。微信表示,部分公眾號涉嫌發布ICO和虛擬貨幣交易炒作信息,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帳號被永久封停。

隨後,數不清的中國媒體對此紛紛進行報道和評述。關於這消息更多的詳細內容,朋友們盡可以上網查閱,這裡就不再饒舌了,相信中國政府的監控力度還在不斷加大。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中國並非放棄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中國銀行打算髮行自己的加密貨幣。去年全球有關區塊鏈的406個專利申請中,有225個來自中國。中國在去年9月明文禁止境內進行ICO活動或加密貨幣的交易,目的是為了避免投資人遭到詐騙。

先前有消息說,國內無數的P2P平台「炸雷」,老闆卷資逃跑了,踏入8月份這種情況並沒有終止。於是,有媒體概嘆:P2P啊P2P,多少騙子假你之名而行!這是又一種新型的騙術,荷蘭也有嗎?

傳銷,被喻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這是中國中新網的定義。搞傳銷者,即使落個傳銷佬、傳銷婆的不雅之名,也像個背上的紅字,總是痒痒的。

朋友,好自為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網荷蘭 的精彩文章:

八歲女童墮樓而死,母親是疑兇,繼父索償10萬歐元
難民男子殺女友及其女兒,判入獄20年,罪名是殺害卻非謀殺

TAG:一網荷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