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滴滴再「滴血」,這次必須動真格了

滴滴再「滴血」,這次必須動真格了

李曉亮

剛過去的周末,讓人心情沉重。先是上周五滴滴順風車殺人案;後是次日凌晨,哈爾濱太陽島景區酒店火災,20人死亡。

性質惡劣,傷亡慘重,兩起悲劇,引起滔天熱議。周末已是沸反盈天,周一工作日各種信息匯總,更引人關注。「媒體4問哈爾濱酒店火災:咋釐清責任?是否監管不力?」

這幾乎就是不用回答的設問句。而且,當日正是數萬人的哈爾濱馬拉鬆開賽前日,領物高峰。消防安全,公共安全,自然是此類大型活動的基本要求。事故地正是哈馬終點太陽島,在乘擺渡車去領物路上,跑友群就傳遇難者就有身邊跑友,這樣的震撼非親歷很難形容。

而就在最市中心的中央大街周邊,各種作坊式簡陋民宿旅館,那裡的消防設施可能還不如出事的上規模的這家。不出事,可能只是運氣問題或者時間問題。希望這次事後「大檢查」能真正嚴肅執法,不再因地方利益阻撓而又妥協,當然更希望是制度性常規舉措,而非臨時應急輿論滅火式運動執法。

雖是意外,但確是不折不扣的人禍。哈馬鳴槍前,有短暫默哀儀式。希望能真正用行動杜絕悲劇再發的可能。而比傷亡數十人的火災意外更讓人不能接受的,則是百日內滴滴再次滴血,又是一起惡性命案,同樣是順風車,同樣是性侵殺人。而比這更引人震怒的,還是鄭州空姐案後,滴滴假裝例行反思,火速下線,暫停整頓,遮醜式慌忙去除網上關於「標籤化」「性暗示」「物化女性」等此前所謂「社交」腦殘宣傳。

很難想像,一個有底線的企業,會如此公然拿女性性別、相貌、著裝等開迎合低級趣味的惡俗玩笑,且不以為恥,甚至將此作為一種產品的商業方向,賺這種沒品的錢。

如果只看之前網上流傳的那些文案,遮住企業名稱,那些上不得檯面,赤裸裸的隱性葷段子風艷俗文案,給人的第一印象,就不會是安全體面、文明尊嚴。而是前些年,自媒體網路風剛興起時,某些宣傳企劃妄圖博流量點擊,一夜爆紅而犯賤作惡。

但,就如段子手嘴賤手欠,只是網上嘚吧嘚,即便下作卻幾乎無實質殺傷。可一個企業特別是具准壟斷地位,從用戶規模看,是某種程度的所謂「國民級應用」的行業龍頭,將這種過嘴癮「嘴炮」傳播,直接規模化產品化變現,甚至慫恿收編一眾幻想藉此獵艷的從業者,那危險就悄然而至了。

這不是危言聳聽,空姐案時,網上有傳出地方司機群對女性年輕乘客的不堪入目的評價,輿論炸鍋,惹眾怒後,滴滴回應產品升級加碼;這次事件後,又有司機群不當評價,再次激怒網友。

這其實是該企業順風車產品的「原罪」。它不像主打的快車專車,審核嚴格,甚至有記者實驗,租車都能審過。關於產品主管之前的不恰當評價,這兩天也在瘋傳,大意還是之前路子,被解讀為放大「艷遇」私密傾向的商業潛力,以此吸引司機,而以低價甚至免單等吸引價格敏感的女性乘客。

作為產品線的差異化而言,定位本身無可非議,但是前提是,作為哪怕是商業公司提供的面向大眾的公共產品,安全是第一位的。不能以此犧牲安全,甚至主動放低准入門檻,配合作惡來滿足自己商業訴求。就如前段兒引熱議的「拼多多上假貨橫行」一樣,順風車也該滿足最低安全設計,才能對外營運。若企業自己渾水摸魚,則執法監管必須動真格,不守規矩就要重懲,短期內因自身管理問題導致惡性案件頻發,更應受「極刑」,罰得肉疼,信用和企業都瀕臨破產,才能有足夠威懾。

就如有媒體提醒的,「滴滴,還記得當年被重罰600萬美元的福特嗎」,不如當年這般鐵腕執法,開出懲罰性巨額罰單,天價賠償,無論中外古今,所有強勢企業都天然不會將用戶利益和公共安全放在商業訴求之前的。

交通部也刊文狠批,認為滴滴「任性妄為藐視生命 更是犯罪」。從滴滴諸般反應看,並未言過其實。僅從標題看「滴滴發聲明致歉遇害女孩 承認案發前嫌犯曾被投訴但未及時處理」「記者體驗客服流程:超24小時仍未獲安全專家答覆」「客服:只負責把問題給滴滴 回不回復由滴滴負責」 「要求證明『警察是警察』 拖延時間不可饒恕」……盤點很多,涵蓋很全,總之滴滴低效遲滯官僚冷血的作風,是板上釘釘的。

但客服其實是無辜的,罪在於內部整體「反安全」設計上。就如今兒微博熱傳的「微信公號開通視頻報警,關鍵時候能救命」,是說警方退出的新型視頻報警,快速鎖定,一鍵聯動,甚至視頻對話震懾。類似簡訊、視頻報警,打車軟體內置的緊急報警鍵,其實技術都有。

滴滴其實也有,「百日兩度殺人:客服自稱沒許可權 一鍵報警藏得深」。有技術,卻藏得深,生怕你找到,這設計邏輯背後的東西,才是最可怕的。獨自出行,多學自救防身沒錯,但並非人人都是安全專家,公共安全不能甩鍋給個體。否則,處處是雷,寸步難行:「貨拉拉回應女孩被騷擾:司機跳單辱罵客戶 永久封號」(8月27日澎湃新聞)

逐利是資本天性,但當其只顧商業利益,完全捨棄相應社會責任時,不能任其作惡。得有司法強力制衡制裁逼其回正途,商業力量再強橫,也難發展成滴血嗜血怪物,而是對法律有敬畏,這才是一個有保障的安全而正常的社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封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潛水錶伴你水中清涼一夏
雷軍這8年:想做一台手機「玩玩」,於是有了小米

TAG:封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