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家也不能完美解釋的關於太陽系的六大謎團

科學家也不能完美解釋的關於太陽系的六大謎團

在46億年前,銀河系的一個並不起眼的偏僻處所正醞釀著一個事件:一些無足輕重的小雜碎——氫、氦,還有一些固體塵埃,它們開始聚集並形成一塊分子雲;這塊分子雲最終因無法承受自身重量而發生坍塌;在緊隨而來的混沌之中,一顆恆星誕生了,它就是我們的太陽。

科學家至今仍不清楚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了這一過程,或許是因為附近一顆恆星的爆發性死亡悸動所發出的震波?

對銀河系來說,太陽的誕生無論如何都算不上非同凡響的大事件,因為自銀河系在大約130億年前形成以來,像這樣的事件已發生了無數次。

我們今天透過天文望遠鏡也能觀察到,在銀河系的遙遠之地,類似的事件依然在接連不斷地發生。對於恆星這個整體而言,太陽不過是一顆尋常之星。

然而,對我們人類來說,太陽的誕生意義深遠。從太陽形成後剩下的一個薄薄的物質圓盤裡,八顆行星誕生了,它們被太陽的引力所俘獲,在各自的軌道上運行。其中有一顆行星因其所在的軌道,使之無論是跟太陽還是跟其餘七個行星夥伴之間的關係都特別和諧。最終,生命在這顆行星上出現了。這顆行星就是我們的地球。

在科學家的眼裡,太陽系依然是一個充滿謎團的星系。以下是最有代表性的六大謎題。

1 太陽系是怎樣構建的?

對於太陽系的眾行星,你多半會認為它們是一家人,而且是一個一個被領養來的,彼此之間沒有直系親屬關係。但事實並非如此:太陽系的誕生故事表明,這八顆行星是貨真價實的親兄弟,它們都創生於因自身坍塌而形成太陽的那一塊分子雲。你或許還會認為,這八顆各自獨立、特點迥異的行星是隨機分布在太陽系中的,它們的排列並無秩序或理由可言。那你再一次錯了:如果把當今太陽系中的任何一塊拿走,或者在太陽系中「添磚加瓦」,整個太陽系將立刻秩序大亂,地球生命也將隨之灰飛煙滅。既然這樣,我們自然要問:太陽系如此精密的「建築結構」是從何而來的呢?

當太陽形成時,它已吞噬了自己周圍的分子雲的大約99.8%。根據天文學家們廣為認可的假設,在太陽形成之後殘餘的一點點分子雲在太陽引力作用下,形成了_一個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環繞新近形成的太陽的上腹部運行的薄薄圓盤。隨著圓盤中的塵埃顆粒圍繞太陽運行,顆粒之間發生碰撞,逐漸聚合成較大的物體。

在這個圓盤的最裡面區域,太陽中氫的點燃和燃燒使得太陽周圍非常熾熱,只有熔點很高的金屬和硅礦物質才能保持固態,因此在這片區域中的天體只能達到一定的大小,於是便最終形成了位於內太陽系的四顆岩質行星(統稱內行星)——冰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在距離太陽遠一點的地方,或者說在甲烷和水也能保持固態的地方"上述限制就沒那麼嚴格了一行星能發育得個頭更大,大到足以開始積累氣體分子(主要是氫),且趕在日益強大的太陽耀斑撕裂這些分子之前。於是,形成了氣態巨行星——木星和土星。而在距離太陽更遙遠、更寒冷的地方,則形成了冰態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正是天文學家期待在這些行星的液體表面下發現岩石內核的原因。

上述太陽系的形成過程可謂簡單明了。然而,在說到某些細節問題時,「累積模式」就說不過去了。首先,科學家迄今仍不清楚直徑1米的圓石究竟是怎樣聚合成直徑數十米的天體的。按理說,每個小固體物都會遭到其周圍氣壓的連續猛擊,還等不到它們聚在一起就已被推向太陽了。針對這個難題,最近有科學家提出:氣體湍流會產生低氣壓渦旋,在這種渦旋中或許能最終聚合圓石。

類似問題也困擾著氣態巨行星:它們的固體內核必定是在氣體中聚合而成的,但這些氣體卻是在後來才累積起來的,這豈不成了先有毛後有皮?在太陽系以外的行星系統中,這類氣態巨行星被彈向母恆星是顯而易見的。現已觀察到的一些太陽系以外的行星大如木星,但其與母恆星的距離卻只相當於地球跟太陽之間的距離甚至更近,行星表面溫度很高,難怪這些太陽系外的行星被稱為「熱木星」。

如果在太陽系早期產生了「熱木星」,那麼地球和其他內行星很可能早就被彈出太陽系了。在太陽系中,至今尚未觀察到發生過這類「放逐」的明顯痕迹。不過,假如個頭明顯偏大的月球算是一個被「放逐」的證據的話,那麼在岩質行星聚合形成後的最初1億年里,內太陽系的確是一個動蕩之地,只不過它很快就平靜了下來。有科學家提出,在太陽誕生後的幾億年中,外太陽系曾發生過位置重排和擴張,尤其是當時木星軌道和土星軌道的接近造成了巨大的引力推擠,最終將天王星和海王星推至它們如今所處的遙遠軌道上。沿途散落的一些小天體則墜向木星,最終被木星的強大引力以一定的角度彈出太陽系。在深空中,這些未經吸積的碎片最終聚集成為奧爾特雲。

太陽系早期的這種強烈的引力推拉,很可能曾對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造成劇烈擾動,造成大批小行星「脫韁」而出,其中一部分在大約40億年前(太陽形成5億年~6億年後)猛烈撞擊地球。不過,在那以後,構成太陽系的天體就逐漸進人-種平靜而敏感的平衡狀態,這對於人類來說有著無法估量的好處。

2 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為何一般大?

這是自然劇場上演的最輝煌的場景之一。如果你一生都呆在地球表面的某一個地方,就有可能觀賞到一次這樣的場景;如果你特別幸運、特別長壽,就有可能觀賞到兩次。不過,如此輝煌的場景一一日全食的確值得一等。在日全食發生時,太陽和月球的大小是如此完美地吻合,太陽光幾乎被月球完全遮擋,只有透過月面崎嶇山谷的些微光線到達地球,從而創造出驚人的「鑽戒」效應。

一切源於驚人的巧合——太陽的直徑約為月球的400倍,距離地球也比月球遠400倍。於是,兩者在天空中看起來就是一樣大小。在太陽系八顆行星和166顆已知衛星當中,這可是獨一無二的現象。而地球又是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那麼,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嗎?

大多數天文學家的回答是:幾乎可以確定只是巧合。為什麼不能完全肯定呢?光看數字還不能說明問題。月球的確與眾不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大型外行星的許多衛星,據認為都擁有以下兩種起源方式之一:行星引力場中圓盤物質的吸積,就跟太陽系行星自身的形成方式一樣;經過行星的小天體被行星引力所俘獲,成為行星的衛星,火星的兩顆小衛星——德莫斯(火衛二)和福波斯(火衛一)可能就是這麼得來的,這兩者也是內太陽系中除月球外僅有的衛星。

然而,月球的個頭對於地球來說實在是太大了,因此上述兩種說法都無法解釋月球的起源。天文學家相信,對於月球的起源只有一種解釋:在太陽系形成後的1億年里,大量無拘無束的碎片天體在內太陽系中橫衝直撞,當時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撞向地球,這次撞擊從本質上重塑了地球,同時撞出大量殘骸,這些殘骸最終聚合形成胖得過了頭的月球。

巨大的月球對於地球上的生命來說,簡直就是一大福音。隨著地球自轉,地球有一個天然的傾向,就是搖晃,這是因為其他天體(例如太陽)對地球施加的拉力不同所致。而月球引力的無形之手溫柔地糾正了這種搖晃,阻止了因地球自轉軸不穩定所引發的地面氣候隨時間劇變。可以想見,假如這種搖晃不被糾正的話,生命恐怕就很難在地球上出現了。

對地球生命來說,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意義重大。太陽周圍有著十分廣袤的區域,而地球恰恰處在距離太陽既不太遠、又不太近的位置上,也就是處在母恆星周圍最適合生命存在的「可居住區」內。要是地球距離太陽再遠一些,因為接收不到足夠的陽光,溫度不夠,水就變成了冰;要是地球距離太陽再近一些,水就會因溫度過高而氣化、消失。正是因為所在的地帶剛剛好,所以地球上就有了充沛的液態水,這是造就地球生命的最主要因素。

而一顆巨大的衛星——大到能導致日全食的衛星——月球的存在,對地球生命來說或許也同樣意義重大。這一點,對於我們尋找外星生命而言應該很有啟發。也就是說,行星與母恆星之間的距離,以及行星與其衛星之間的關係,是在尋找外星生命時應該考慮的兩個重要因素。

自從月球在撞擊中形成以來,它一直在穩步地遠離地球,目前的離開速度是每年大約3.8厘米。恐龍當年所看到的日全食跟我們今天看到的肯定不同:2億年前的月球距離地球要近得多,所以當時的月球在天空中是能完全遮蓋太陽的。同樣,再過幾億年之後,地球上的居民(不一定是人哦)就無緣觀賞到日全食了_這是因為天空中的月亮屆時看上去將太小太小。

看來,幸運的我們是兩大時間段偶合的結果:一個是在撞擊中形成的月球的後退,另一個是智能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大大的月球,或許正是你我能活在世上的根本原因之一。

3 X行星到底在哪裡?

如果我們已經很了解太陽系的精細結構,那麼我們就應該很清楚太陽系裡究竟有些什麼。然而,長期以來在天文學界一直有一種未經證實的傳言:在太陽系的某個陰暗角落裡,隱藏著一個迄今為止一直未露面(未被人類找到)的世界——X行星。據推測,x行星是一個冰凍天體,大小跟火星相仿,甚至跟地球一般大。

倘若真的找到了x行星,它無疑將成為自1930年發現冥王星以來對太陽系最重要的補充。當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在2006年投票決定將冥王星從行星降格為矮行星之時,該聯合會為太陽系行星資格確立了三個標準:其一,它必須環繞太陽運行;其二,它的引力必須足以讓自己成為近似球形;其三,它的質量必須大到能清空自己軌道上的一切其他大小天體。冥王星之所以被逐出太陽系行星行列,主要原因就是它不符合第三個標準。事實上,冥王星只是柯伊伯帶中的眾多冰質天體之一。柯伊伯帶是海王星軌道以外距離太陽30~50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等於地球與太陽之間距離)的一個帶狀區域,其間分布著大量冰質天體。

一個太陽系天體如果有資格成為行星,那它顯然不應該置身於柯伊伯帶當中,而應該孑然一身。但恰好是對柯伊伯帶的研究,暗示了x行星的存在。一些柯伊伯帶天體環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十分「怪異」:有些十分扁長,有些則非常陡峭,幾乎垂直於所有主要行星的軌道。假如真的存在一顆大質量的遙遠天體——X行星,它的擾動或許就能解釋這些柯伊伯帶天體為什麼具有「怪異」的運行軌道。那麼,x行星真的存在嗎?這至今仍是一個頗富爭議的話題。雖然巨行星早期的緩慢向外遷徙也可以解釋柯伊伯帶天體的奇異軌道,但卻不能解釋柯伊伯帶天體的其他所有已觀察到的特性。

天文學家在過去20年里對天空進行了大範圍掃描,以尋找緩慢移動的天體。迄今,他們已發現了超過1000個柯伊伯帶天體。不過,這類大範圍調查只能發現那些大而亮的天體,能夠發現小而暗天體的長時間曝光技術只能覆蓋小片天空。假如有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它距離地球100個天文單位,那麼從地球上看去它非常暗弱,因而很難被探察到。

這種尷尬狀況或許很快就會改觀。2008年12月,「全景調查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簡稱Pan-STARRS)的首個雛形在美國夏威夷的哈利卡拉天文台投入使用。不久後,四部裝備有全球最大型數字照相機的Pan-STARRS射電望遠鏡,將開始搜尋天空中閃爍或移動的任何東西。這項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尋找那些有可能危及地球的小行星,但外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屆時也難逃Pan-STARRS的火眼金睛。

假如到時候果然找到了太陽系的一顆遙遠的大天體,其意義將非同尋常。而對這個x行星的唯一解釋是:在太陽系歷史的很早期,這類大天體就已經形成,但後來它們被巨行星的引力驅趕到了遙遠的地方。

4 彗星究竟從何而來?

在太陽系的眾多天體中,彗星是最令人敬畏的「幽靈」。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哈雷彗星,它上一次在內太陽系露面已經是1986年的事了。在《猶太法典》中,哈雷彗星是「一顆每70年出現一次的星,它的出現總是會讓船長犯錯」。1066年,哈雷彗星的出現被認為是黑斯廷斯戰役(1066年10月14日,哈羅德國王的軍隊和諾曼底公爵威廉一世的軍隊在英國海峽城市黑斯廷斯地域進行的一場交戰,哈羅德國王最終戰死)的前兆;1456年,據說教皇開除了哈雷彗星的教籍。

現代科學早已破除了迷信。諸如哈雷彗星這樣的彗星,其實都是塵埃和冰的混合物。它們以極扁的橢圓形軌道環繞太陽運行,在與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的迎面相撞中生髮出壯觀的尾巴——彗尾。科學家甚至還弄清楚了彗星的來源:它們是被海王星和天王星逐出自己原有軌道的柯伊伯帶天體。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諸如海勒-波普這樣的彗星(海勒一波普彗星曾在1997年飛經地球),它們在地球上空出現的頻率實在太低,這意味著它們的軌道一定很長,那它們怎麼可能起源於柯伊伯帶呢?

天文學家普遍相信,我們已知的太陽系實際上從各個方向被一個由冰質天體構成的稀薄光暈所包圍;數十億年前,巨行星的引力將這些冰質天體從太陽附近拋到了這個光暈(實際上相當於一個天球層)地帶。這個「太空西伯利亞」就是天文學家所稱的「奧爾特雲」。這個名字取自荷蘭天文學家簡·奧爾特,正是他在1950年提出了這個光暈存在的可能性。這個僅存在於天文學家的假想中的環繞太陽系的瀰漫光球誰都沒有見過,但從長周期(即每過很長時間才飛經地球一次)彗星的特點來看,奧爾特雲一定非常巨大,延伸至比柯伊伯帶的外沿還遠大約1000倍。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上,根本不可能是路過的行星將彗星拋向太陽,而很可能是銀河系及附近恆星的引力之手在操縱彗星。換句話說,奧爾特雲才有可能是太陽系的真正邊緣。

計算和估計奧爾特雲中的天體的大小,或許有助於我們重建太陽誕生地的圖景,或許可以為我們提供未經「污染」的原始材料,正是像這樣的材料構成了巨行星。不幸的是,尋找x行星都那麼困難,要想發現奧爾特雲簡直就是痴心妄想。即便真的存在奧爾特雲,它也太暗弱、太遙遠了』且它的成員小到讓望遠鏡根本無法看見。

迄今為止,有關奧爾特雲的唯一信息來自那些「迷途」的彗星和大的柯伊伯帶天體,兩者的構成相似,也應該跟奧爾特雲的天體構成相似。當然,由此推測奧爾特雲頗有點像「盲人摸象」。已觀察到的長周期彗星的數量和軌道暗示,奧爾特雲中應該包含數百萬兆(百萬兆是百萬的立方)個直徑在1000米以上的天體,它們的總質量是地球質量的好幾倍。如果真是這樣,就比目前的太陽系形成模式所需的原始材料明顯要多。換句話說,現有的太陽系形成模式就需要大大修改了。

5 太陽系真是獨一無二嗎?

自1992年發現第一顆環繞另一顆恆星運行的行星以來,迄今天文學家已確認了大約280個太陽系以外的恆星一行星系統,其中大多數都跟太陽系大不相同。這也不足為怪。隨著行星環繞其母恆星運動,行星引力會導致母恆星發生微小晃動,科學家正是通過探察恆星的這種晃動來間接證實行星存在的。行星越小,母恆星所發生的晃動自然也就越小。因此,要想運用目前已有的探測技術探察到太陽系以外的像地球這樣的輕質行星,簡直就是不可能的,因為它們對母恆星施加的影響實在太輕微。換句話說,目前探測到的太陽系以外的行星都是巨無霸。

在目前已知的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中,大多數都是和木星或海王星一般大小、公轉軌道卻又距離母恆星很近(只有幾個天文單位)的氣態巨行星。根據太陽系形成過程的標準模型,氣態巨行星不應該是在距離母恆星這麼近的地方形成的,因為母恆星的高熱意味著不可能有足夠的固體材料來形成巨行星所需的石質大內核。然而,太陽系行星的軌道幾乎都呈圓形,而許多太陽系以外的巨行星的軌道卻是極扁的橢圓形,這或許能解釋「高熱與石質內核」這一對矛盾:大多數恆星一行星系統看來都擁有比太陽系動蕩得多的演化史,在這些系統中,當初原本距離母恆星較遠的巨行星們為爭奪生存空間而相互碰撞,最終被碰進了離母恆星較近的「怪異」軌道。

事實真是這樣嗎?在了解現有觀測的局限之前,天文學家還難以下定論。有天文學家指出,上述的「動蕩」推測是源於我們認為太陽系本身就有過十分動蕩的歷史,而實際上就算我們對太陽系情況的推斷是完全正確的,也不能肯定其他恆星一行星系統的情況也一樣,因為太陽系只不過是恆星一行星系統大家族中的一員而已,我們怎麼能一葉障目呢?不過,兩項在太空中進行的高靈敏度觀測一一由法國於2006年12月發射的「科洛特號」飛船和美國宇航局於2009年3月發射的「開普勒號」飛船,將有助於減少以上的不確定性。

「科洛特號」和「開普勒號」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發現?這還很難說,因為就算它們避開地球的大氣擾動在空間進行「原汁原味」的觀測,要想精細探測太陽系以外的狀況也並非易事,也需要時日。不過,已知的十來個「超級地球」預示了這兩艘飛船可能的探測結果。所謂「超級地球」,是指太陽系以外的那些質量僅幾倍於地球的行星。假如太陽系行星的形成過程能夠在太陽系以外推而廣之,那麼這些「超級地球」就應該是像地球一樣的岩石世界。其中有兩顆「超級地球」——「葛里斯581c」和「葛里斯581d」尤其令人關注。和地球一樣,它們與母恆星之間的距離也很合適,也處在「可居住區」以內,由此推測這兩顆行星表面很可能也存在液態水。假如這兩顆行星上面的溫室效應合適,又有成分合適的大氣存在,那麼這兩顆行星上面說不定會像地球一樣存在生命。

有其他跡象暗示,雖然已觀測到的太陽系以外的岩石行星很少,但它們的數量未必就少。2008年,美國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發現在年輕恆星附近有塵埃,這暗示了跟行星形成過程有關的碰撞,同時暗示大約20%~60%的恆星周圍有岩石行星環繞。然而,「斯皮策」發現在古老恆星周圍同樣也有塵埃環繞,這又使找到其他支持生命、環境平和的岩石行星的前景變得暗淡。在其他恆星一行星系統中,十之有九看來都比太陽系更加「塵雲密布」。因為行星形成過程相對較短,據信一般都發生於恆星形成後1億年里,那麼這些塵埃就有可能是這些恆星一行星系統後期發生的災難性彗星碰撞的殘骸。幸好我們的內太陽系是個例外,把那些「重量級拳手」全都擋在了門外。這要歸功於距離太陽遙遠的巨行星尤其是木星,常常是在彗星有機會進入內太陽系搗亂之前,木星的強大引力就把它們彈射到其他地方去了。難怪天文學家說,木星是地球的保護神,我們應該感謝木星。

我們要為自己生在地球感到幸運。但終極問題是:地球究竟是不是太空中唯一的生命之星?雖然很多天文學家傾向於認為宇宙中充滿生命世界,但是在找到太陽系以外跟地球一般大小的行星之前,科學家不敢對太陽系以外的生命可能性下任何結論,況且光有這樣的「地球」還不行,生命還得有像木星這樣遠離母恆星的巨行星來保駕護航。一位著名天文學家在回答「太陽系以外究竟有沒有生命」這個問題時如此說:「最簡單、最誠實的答案就是一一我們仍不知道。」

6 一切將怎樣結束?

我們真是生活在一個「無趣」的時代。自從太陽系行星在太陽形成後1億年間的動蕩不安中孕育出世以來,除了巨行星的早期遷徙和近期發生的彗星撞木星大戲(1994年7月16日~22日,蘇梅克一列維9號彗星的超過20塊碎片相繼撞擊木星,場面十分壯觀)外,太陽系中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行星們按部就班地環繞太陽運行,就像鐘錶指針的走動一樣呆板、單調;太陽平穩地燃燒,生命平靜地活動。

然而,這樣的平靜不可能永遠延續,就像生命最終不可能不死一樣。太陽當然也會死亡,時間是在從現在起大約60億年後。不過,在太陽死之前很久,太陽系中的一切可能已經變得很糟。如今太陽系的平穩運行,可能正孕育著大混亂的種子。哪怕最微小的不規則也能隨著時間而累積,逐漸改變太陽系行星的現行軌道。從現在到太陽死亡日之間,據計算有差不多2%的概率會發生巨災。火星可能會飄移得距木星太近,最終被拋出太陽系。如果我們非常不幸運,魯莽的水星也可能會一頭撞向地球。

與此同時,太陽會緩慢變亮。在今後20億年內,單是太陽的高熱就可能殺滅地球表面的生物。另一方面,假如屆時火星還在那裡的話,它終有一天會獲得溫暖的氣候,生命必定會在火星上興旺發達一—儘管如今的火星看上去一片死寂,了無生命(火星上面是否存在生命目前仍在調查中)。

生命仍然無法永續。當太陽內核燃盡自己的氫時,太陽的結構將發生本質性的改變。太陽將緩慢膨脹,一直脹大到現在的100萬倍以上,從而變成一顆紅巨星。這顆巨星將吞噬水星和金星,而根據最新模擬結果,它甚至會吞沒地球。

被滿天的太陽強光炙烤,火星表面會越來越發紅,火星將確定無疑地死去。而土星和木星的冰質衛星將紛紛解凍,春水長流,春意盎然。生命尤其可能在土星的巨大衛星泰坦(土衛六)上誕生,因為它上面本來就有液態甲烷,而紅巨星的熱量可能會讓如今冰封的泰坦表面最終變成水和氨的世界,有機分子在其中就可能形成生命。

到時候,這些站在外太陽系衛星表面的「外星人」舉目觀天時,一定會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天空。那時,銀河系很可能已跟自己的近鄰仙女座(星系)發生了碰撞,形成一個合併的「銀仙座」,在那裡,暴烈的恆星形成大潮開始了,新一代恆星一行星系統隨之誕生,天穹將又一次被點亮:

就算到時候地球生命仍然能逃過浩劫,也一定持續不了多久。太陽變成紅巨星之後,其內部熔爐終將停止運轉,太陽將拋掉自己的外層,縮小成為一顆小小的白矮星。短暫轉暖的泰坦星將再度冰封,其母行星土星和外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一樣,將繼續環繞已成白矮星的太陽運行數百億年,直到發生「內訌」或被太陽系以外的天體「殲滅」。事實上,木星和土星最終也都可能將自己的輕質量夥伴行星逐出太陽系。天王星和海王星或其他經過的星球,屆時則可能趕走甚至滅掉其他任何行星,包括巨大的木星。

當然,未來永遠都不確定,太陽系還可能有其他的結局。一種微小的概率是,整個太陽系最終可能被完整無缺地逐出銀仙座。到了空曠的星系際空間後,行星們將再也不用擔心自己被欺負。在那裡,行星們可以繼續環繞已經變暗的母恆星運行,直到它們自己的能量枯竭,引發行星逐漸旋轉著靠近太陽。最後,行星們將一個接一個地撞向已成為黑矮星的太陽。一陣最後的閃耀之後,那裡的太空將變得漆黑一片,就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就這樣,太陽系全然終結,即所謂萬事萬物都有盡頭。然而,太陽系雖然死了,無數個新的「太陽系」(恆星一行星系統)又出生了,它們最終也會死亡……周而復始的過程就這樣在相對永恆的宇宙中上演。宇宙死亡時又是什麼場景呢?不用去想了,那實在是很久很久(久得無法計量)以後的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百科探秘 的精彩文章:

人類通向宇宙的「另一隻眼」盤點人類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
「自然發生說」是什麼?在歐州中世紀為什麼會有人相信

TAG:宇宙百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