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肚子疼痛怎麼辦?崩潰!4大「無死角」鑒別,避免病情加重

寶寶肚子疼痛怎麼辦?崩潰!4大「無死角」鑒別,避免病情加重

寶寶出現腹痛的原因有各種各樣,疼痛只是疾病在寶寶身體的上的外在癥狀表現,父母有時候遇到這樣的情況非常心疼,同時,也要學會鑒別寶寶的腹痛的原因,這樣才是對孩子最大的負責,盲目的愛,只會害了寶寶。

寶寶肚子疼痛怎麼辦?崩潰!4大「無死角」鑒別,避免病情加重

一、從疼痛特徵看腹痛原因

1、陣發性疼痛或絞痛

常見的有梗阻性疾病,如果局部揉按或者熱敷以後腹痛見輕,多是胃、腸、膽管等空腔內臟器官的痙攣。

2、持續腹痛

常見胃腸穿孔;持續性鈍痛,體位改變的時候會加劇、拒按,通常是包膜牽張、腹腔臟器炎症、腫瘤、腹膜臟層受刺激引起的。

3、隱痛

常見於消化性潰瘍。

4、急性腹痛

不耐受,並伴有其他癥狀表現,如便血、臉部蒼白、嘔吐、意識改變,也許是急腹症,如腸梗阻、腸套疊、腸穿孔、過敏性紫癜、胃腸出現扭曲、胰腺炎等。此時不可輕易用鎮痛葯。鎮痛葯會掩蓋病情,可能還會加重病情而引發惡化。更不要揉腹部、熱敷,需馬上禁食禁水,立即就醫。

5、慢性反覆發作的腹痛

大多表現為隱痛,可以忍受,還有自主神經癥狀,像心率增快、臉部蒼白等。常見於慢性胃炎、再發性腹痛、消化性潰瘍、鉛中毒、鐮狀細胞性貧血、腹型癲癇、腹型偏頭痛、腸易激綜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針對功能性病變,像腸易激綜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父母需要讓患兒養成按時進食、規律排便的習慣。

6、再發性腹痛

兒童腹部疼痛是絞痛性或痙攣性,多發生在臍周,也可能發生在腹部其他部位。可數月、每月、每周、甚至每天病發1次,每次發病不超過1-3個小時,可自行緩解。發病在晨起、下午3-4點較常見,經常在進餐或空腹時忽然加劇。再發性腹痛90%為功能性,它和生長發育機體缺鈣、內臟感覺過度敏感、自主神經失衡、胃腸動力功能失衡、心理原因(突發打擊、抑鬱症、焦慮)相關。

二、從大便性狀看腹痛

寶寶腹痛的時候,父母一定要留意觀察孩子的大便情況,其中包括有沒有大便、幾天沒有大便了、寶寶進食情況。

1、數天沒有大便,存在腹脹的患兒,可能是腸梗阻。

2、大便膿血如果發生在夏秋季節,可能患上出血性大腸肝功性腸炎、痢疾、麥克爾憩室炎等。

3、糞便像蛋花湯狀或水樣大便,寶寶還出現嘔吐癥狀,如果是在秋冬季節,多數是輪狀病毒性腸炎。幼兒常患此病,可能發生電解質紊亂、脫水、代謝性酸中毒,父母需注意給孩子多飲水。

4、若存在便秘和腹瀉輪番上陣,需懷疑為不完全性巨結腸症、腸易激綜合征,患上這種便秘可用開塞露來給寶寶通便。另外,還要多食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碳酸飲料要少喝。

可馨育兒說Tips

寶寶換其他品牌或剛喝奶製品,有可能致過敏,通常的表現是腹痛以後引發腹瀉。這時,父母需要讓寶寶還原以往的奶製品,或使用不易過敏的奶製品。嬰兒寶寶不要喝純牛奶。一般來說,兒童的奶製品品牌不要經常更換,寶寶會因為口味改變無法適應拒奶,還可能引發過敏。

三、腹痛從腹部體征觀察

父母可適當了解如何檢查兒童腹部體征。普通的方法是,父母讓寶寶躺在床上,下肢彎曲,父母一邊和孩子交談,一邊用手指平貼在寶寶的腹壁之上,手指輕彎曲感覺寶寶腹壁肌肉的緊張度。若柔軟沒有抵觸感,就是較輕的一般病變或功能性病變。若腹壁或寶寶不讓撫摸腹部或全腹疼痛,多是器質性病變。

可馨育兒說Tips

倘若寶寶是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腹痛,需避免按揉寶寶腹部或對局部做熱敷,否則易促進炎症化膿處破潰穿孔,形成瀰漫性腹膜炎。腹部按揉,還會對蟲體產生刺激,嚴重者可引發膽道蛔蟲病。蛔蟲還可突破幼兒柔嫩的腸壁,導致彌溫性腹膜炎。所以父母不可盲目按揉,否則可能導致腸套疊的套入的部位加深而導致病情加重。

四、從伴隨癥狀看腹痛

1、需注意腹痛和發熱的關係。先有發熱,後有腹痛大多是內科疾病,如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常並發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相反,先有腹痛,後再發熱,大多是外科疾病,如繼發性腹膜炎、急性闌尾炎等。

2、腹痛伴有噁心嘔吐的患兒,大多是發生消化道病變;伴有咳嗽、發熱的患兒,父母要注意腹外器官發生病變引起寶寶腹痛,像下葉肺炎導致牽涉痛。

3、注意寶寶皮膚出血點、黃疸、瘀斑,有利於診斷敗血症、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紫癜、肝膽疾病導致的腹痛。

4、寶寶出現陣發性腹痛伴隨頻繁嘔吐、不排氣、腹脹明顯、不排大便的患兒,需懷疑可能是腸梗阻。

5、兒童急性腹痛伴隨中毒性休克常見於胃腸穿孔、急性壞死性腸炎、卵巢囊腫扭轉、急性胰腺炎等。

6、腹痛嚴重,身體無法翻動,拒絕按壓的患兒,常會有局限性或彌溫性腹膜刺激征,像腹膜炎、闌尾炎等。

7、另外,注意寶寶的心理問題,心理疾病,如幼兒園恐懼症、抑鬱症等也會引發腹痛。

筆者一口氣分享了這麼多,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給大家。可馨育兒,一個有溫度的自媒體。本平台提供的科普信息僅供參考,並不作為疾病診療依據。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孕育健康問題,或喜歡我們的育兒知識,記得收藏關注分享哦,你的關注,是我們持續創作的動力!圖片來源網路,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在家可以做的早教遊戲,適合3-12個月的寶寶
你生寶寶的時候,花了多少錢?來看看寶媽的神回復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