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月球背面四個黑點全部找到,困擾人類40多年的奧秘還剩一個

月球背面四個黑點全部找到,困擾人類40多年的奧秘還剩一個

全文3242 個字,21 張圖片

說到月球背面,很多人有話要說,這是一個古人永遠看不到的地方,所謂的千里共嬋娟,娟的也是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赫里奧波里斯的主神之一,代表古埃及的月亮之神,頭頂上的佩戴的滿月圓盤肯定是月球的正面,因為埃及人顯然看不到月球背面。月球的公轉特點也是經過數十億年的逐漸形成的,月球誕生之後,就不可避免地變成今天的模樣,只有一面朝向地球。

這裡說的月球誕生之後,並不是說月球剛剛形成就是自轉與公轉同步,這裡需要一個過程,時間可能長達數億年之久。川陀太空認為,正是由於地球上出現了海洋,地月系統的才形成今天非常和諧的一幕,月球引發的潮汐是逆著地球自轉方向,海水與海底摩擦這會導致地球的自轉變慢。

說道這裡你就看出來了的,其實地球的自轉在數十億年前肯定比今天要快,而且月球也更加靠近地球。在地月系統匯總,地球的自轉從快變慢,那麼自轉角動量是減少的,那麼系統內的另一個對象月球的公轉角動量就要增大了,這也是月球正在遠離地球的原因。

來自地球的潮汐作用顯然也會對月球施加影響,由於月球沒有固體潮,那麼月球只能讓形狀發生一點改變了。這種耗散也直接導致了月球自轉受到影響,開始逐漸減慢,當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相當的時候,這時候就處於一種平衡狀態,這就是潮汐鎖定了。

地球和月球在過去數十億年的時間內不斷磨合,演變成了今天的模樣,因此月球只有一面朝著地球,另一面是背對著地球。顯然如果你不繞到背面去看,是看不到月球背面。這個梗被許多陰謀論者使用,變成了月球是外星人控制的飛船,只有一面朝向地球,另一面是降落飛船用的場地,當然不能給你們看。

還有一種經典的陰謀論也利用了這個梗,認為地球是被監視的,月球就是為監視人類而打造的,你看,只有一面朝向地球,另一面還是不給你看。川陀太空認為,其實這些是潮汐鎖定之後才存在的,太陽系中也有其他行星和衛星之間發生了潮汐鎖定,比如木星的好幾顆衛星都是這樣,木衛二、木衛三等等,至少8至9顆木衛都被鎖定。

同理,土星和木星都是氣態行星,土星的十幾顆衛星也都被潮汐鎖定。既然如此,那麼聰明的你一定發現,天王星、海王星也肯定有衛星被鎖定了,因為不論是冰巨星還是氣態行星,質量遠遠超過了他們的衛星,鎖定你們沒商量的。

關於潮汐鎖定,川陀太空認為還有一個經典特例,就是雙重鎖定,A星將B鎖定,而B星反過來鎖定A星。這種情況太陽系中也有,就是冥王星和冥衛一,冥王星把冥衛一給鎖定了,由於兩者質量相差不多,冥衛一也將冥王星給鎖定了。於是冥王星和冥衛一兩人天天見,天天面對面,堪稱是太陽系內的模範夫妻,數十億年不離不棄,還臉貼臉生活著。

在冥王星上,有一個巨大的陰影,那個就是冥衛一的背影。其實地球和月球也存在類似的關係,鑒於冥衛一與冥王星的質量比達到0.08以上,所以我們今天有幸看到冥王星和冥衛一終成眷屬。地球和月球也有希望變成雙重鎖定,但時間要長達上百億年,但太陽這個家長不同意,再過50億年地球就可能被膨脹的太陽紅巨星給吞掉,顯然是沒指望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臉貼臉對眼看這狗糧也撒得太過了點。

正是月球的潮汐鎖定模式讓進入科學時代的人類有了想像的空間,因為古人肯定不知道月球會自轉,至少在托勒密之前,應該沒有人知道月球會轉,哥白尼的日心說才明確指出地球差不多24小時自轉一周,太陽處於中心的位置,只有月球是繞地球運行,還計算出了一個恆星年是365天的數字。

顯然關於月球背面的陰謀論應該是科學剛剛發展起來的時候出現的,更確切一些的話,其實和1877年夏帕雷利發現所謂的火星運河有點類似。基本上處於科學剛剛起色,然後一些似懂非懂的專家們半猜半蒙,給出了各種奇特的想法。當然這不能怪他們,正是有了這麼多充滿想像力的畫面,讓探索宇宙變成一種事業,不是工作。

1959年10月4日,蘇聯月球3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雖然這是月球探測器,其軌道還是被地球引力所控制,最終變成了一顆地球衛星。蘇聯科學家讓月球3號繞到了月球背面,拍攝到了月球背面的圖像。當然這個圖像其實沒有覆蓋全部的月球背面,大約只有70%左右。這是人類第一次拍攝到月球背面的圖像,所以你有幸生活在這個時代也是幸運的,在1959年之前就去世的人,是永遠看不到月球背面,甚至還不知道月球會自轉。

月球3號探測器拍攝的照片當然像素不夠高,可分辨出有4個主要暗區,由於沒有更高解析度的照片,雖然我們推測可能是撞擊坑,但也不太能確定。1960年,美國宇航局發射了徘徊者系列探測器,用撞擊的方式拍攝月球圖像。1966年之後勘測者系列探測器實現了月球表面軟著陸,同一時期美國宇航局發射了月球軌道計劃探測器,配備了一個解析度60米的相機,對整個月球表面進行了拍攝,其中月球軌道4號探測器拍攝到95%的月球背面,到了5號探測器時已經能夠完成整個月球背面的拍攝。月球背面的疑慮從這一刻開始全部消散,美國宇航局也通過月球軌道計劃系列探測器完成了阿波羅登月地點的選擇。

那麼月球背面到底有什麼,我們先來說四個月球3號探測器拍攝的4個暗區。A點暗區為莫斯科海,面積為1.96萬平方公里,這裡是月球背面的一處月海。莫斯科海地層很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裡是黑漆漆的。至少在15億年內,莫斯科海中的地質變化都是非常活躍的。

在莫斯科海的正下方的黑點其實齊奧爾科夫斯基環形山,這是月球背面一個大型環形山,有一個非常漂亮的中心峰結構,海拔達到了3200米。其實在阿波羅計劃期間,宇航員斯密特就一直要求美國宇航局將齊奧爾科夫斯基環形山作為阿波羅17號的登月地點,使用軌道艙上作為中繼通信平台。

最終美國宇航局否決了這個想法,理由就是太冒險了,第一次登月你居然去背面玩,一旦出什麼問題連通信都是問題。最終阿波羅17號的登陸點改成了月球正面的金牛座利特羅山谷的一塊盆地內。時隔近50年之後,嫦娥4號探測器準備以無人著落的模式登陸月球背面的馮卡門撞擊坑。

在1972年,美國宇航員將在把阿波羅17號降落在背面,而且是載人登陸,這個想法非常大膽,比阿波羅計劃還要不講理。這也說明了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其實條件在1970年代已經具備,技術上沒有問題,就是過於冒險,如果是無人登陸的話,絕對是可以的。

只不過問題在於,承擔登月點勘察任務的7艘勘測者系列無人著陸器沒有必要把著陸點放到月球背面去,因為美國宇航局根本不想在背面完成載人登月。阿波羅17號的登月點一度被提出定位到背面的齊奧爾科夫斯基環形山,也是臨時起意,因為宇航員斯密特是地質學家,正是他強烈要求美國宇航局考慮考慮。美國宇航局也很給面子,也考慮考慮了,但還是解決了,畢竟太冒險了。

在齊奧爾科夫斯基環形山左邊的暗點叫做史密斯海,成分是玄武岩,阿波羅10號宇航員曾經從背面的繞月軌道上拍攝到史密斯海。川陀太空特別指出,阿波羅宇航員採用3人小組制,其中兩人去登月,還有一人留守軌道艙。其實這樣的做法各有千秋,但對留守的那個人不利。

因為兩人去登月了,你卻留在軌道上,雖然可以體驗一下距離地球30多萬公里孤苦伶仃的感覺,一個人看著窗外的月球背面發獃,但這種感覺也相當恐怖。登月的兩人至少還有一個作伴的,留在軌道艙上的宇航員就一個人,滿腦子被害妄想症和封閉空間恐懼症的人絕對不能勝任。

史密斯海上面的黑點是其實是靠近正面邊緣了,蘇聯月球3號探測器的鏡頭偏左一些,沒有將右側的背面給拍進去。因此我們看到的所謂背面一個黑點,其實這是正面邊緣的黑點,叫做危海,面積達到17萬平方公里。美國宇航局聖杯探測器和月球勘探者都發現危海下方的高重力異常區,這是一個巨大的「質量瘤」,因為這裡質量聚集的原因在於月海熔岩的密度非常大,因此導致了引力加強情況的出現。

整個危海的熔岩厚度為1.8至1.9公里,在危海周圍還有一些小型撞擊坑。在數十億年前,危海被大量小天體撞破了,熔岩流出,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危海。在解析度不高的月球3號探測器鏡頭上,就是一個黑漆漆的存在。

事實上月球背面已經徹底被世人所知,至少在阿波羅登月之前美國宇航局就完成了對整個月球的圖片拍攝,掌握了至少99%的月球表面的圖像資料,這才確定在哪兒進行載人登陸。關於月球的秘密其實沒剩多少,目前科學家關注的地方在於月球上水到底有多少,在哪兒建立棲息地比較合適,南極的資源是否具備開發條件。

在LRO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任務期間,對月球實施了兩次撞擊,確認了水冰存在的事實,困擾人類探月40多年的奧秘還剩一個,那就是月球的形成機制。接下來,隨著美國宇航局可能重返月球,新一輪探月潮也會到來,而且私企加入探月之後,競爭將更加激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川陀太空 的精彩文章:

40年前火星上神秘火球终于被揭开,美国宇航局不小心烧掉关键证据
一個座位8200萬美元,美國人這回要被逼上天了

TAG:川陀太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