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康熙搖鈴尊,山寨四羊方尊

康熙搖鈴尊,山寨四羊方尊

康熙搖鈴尊,山寨四羊方尊


我們現在一般把尊叫做樽,樽就是酒杯的意思,這個大家都知道,只不過在古代,尊是流行於商周時期的大型祭祀酒器,像著名的四羊方尊,高近60厘米。


康熙搖鈴尊,山寨四羊方尊

商晚期

青銅祭祀禮器

四羊方尊

高58.3cm 重34.5公斤

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不同於青銅尊的典雅、大氣,古瓷尊中還有一類小巧、優美的器型,這種器型微撇小口,頸部細長,腹呈弧形或筒式,淺圈足,平底,整個器型線條力度感非常強烈。


因為這種器型的形狀近似手執的小鈴鐺,所以名叫搖鈴尊。

康熙搖鈴尊,山寨四羊方尊

清康熙

青花團花紋搖鈴尊

高24.cm 口徑3.4cm 足徑7.5cm

清宮舊藏

現藏故宮博物院

腹中部裝飾四個青花團花紋,近足處以青花料描繪鋸齒狀紋飾。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


康熙初期以刑部主事充內廷供奉的書畫家劉源,曾管理瓷器的設計工作,集歷代瓷器造型之大成,獨創新意。


《清史稿》卷五百五(列傳二百九十二)載:時江西景德鎮開御窯,源呈磁樣數百種,參古今之式,運以新意,務儲巧妙,於彩繪人物、山水、花鳥尤各極其勝。及成,其精美過於明代諸窯。


此種新穎的搖鈴尊的造型和圖案,極有可能是劉源設計的。


康熙搖鈴尊,山寨四羊方尊

清康熙

青花釉里紅團花紋搖鈴尊

高22.7cm

成交價:460萬元

瓶胎質白晰無瑕,釉汁溫潤如玉,腹部以釉里紅繪漩渦狀團花四朵,脛部繪三角蟬紋,其間暗含青花弦紋一道,整器紋飾古樸瑰麗,應取材於上古青銅器。


整器釉里紅髮色純正鮮艷,青花弦紋若隱若現。底以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楷書款,字體端正雋秀。


康熙御瓷亦為設計美學之優秀代表,無論豇豆紅「八大碼」、十二花神杯,還是各色帶托茶酒具,均簡潔優雅,予人無上美感。此尊亦為佳例,細觀之,其細而長的頸部拉長整個造型,挺拔端莊之感躍然而出,卻並不通直,上下略微的外撇使纖細中又添一份婉約。


豐碩的腹部立定重心,使整器沉穩有加,卻又凹凸有致,使得肩部以下形成一道美麗的弧線,尤其脛部,若美人裙角般微微外展,好似做了一個優雅的收尾。既端莊大方,又溫婉柔媚,只造型就叫人流連忘返。

康熙首創器型

其實我國曆朝歷代,都有尊的影子,只是伴隨著青銅禮器的沒落,尊的使用沒有商周時期頻繁而已,尊與彝一樣,原是成組禮器的共稱,宋朝之後,開始專指一類器物。

搖鈴尊是康熙時期,景德鎮模仿藏傳佛教法器長柄銅鈴而創新的樣式,它的用途多為皇室對藏傳佛教寺廟及高僧的賞賜。這種小巧優美的器型一經燒造成功便開始流行,與此同時,搖鈴尊上還出現了青花、釉里紅、釉下三彩、粉彩、鬥彩、五彩等多種工藝品種,成為當時官窯瓷器里的珍稀之品。

康熙之後,雍正、乾隆、嘉慶朝也多有青花釉里紅等的搖鈴尊燒造,可在各方面已經不能和康熙間的名品相媲美了,現存的精品搖鈴尊多出自清康熙時期。


康熙搖鈴尊,山寨四羊方尊

清康熙

青花夔鳳紋搖鈴尊

《大清康熙年制》款

尺寸:24cm

成交價:322萬港元


搖鈴尊的典雅別緻

從現存的一些清代搖鈴尊來看,許多搖鈴尊都是大片留白,在底部或者瓶身、瓶口處小範圍用釉色點綴,再加上搖鈴尊本身的線條美感,真可謂是美不勝收,韻味無窮。

搖鈴尊的這種美,非常有古意神韻,它的線條無論從哪個角度欣賞,都是既柔美又剛健,加上精品搖鈴尊的胎體很薄,胎質細密堅硬,潔白若初雪,所以不論是在上面上各種色釉,高溫固彩,還是任其形成天然造化,呈現自然窯變的流麗色彩,抑或是用琺琅銀料等材料妙手繪紋,都可顯出別緻的美來。


康熙搖鈴尊,山寨四羊方尊

清雍正/乾隆

琺琅彩宋人詩意圖搖鈴尊(雙陸尊)

高18cm

成交價:1725萬元

此瓶瓶腹外壁以琺琅彩描繪山石嶙峋,古木參天,傲然挺拔,山花綻放,其間雲霧繚繞,老者策杖站於松下,回首遙望,兩三童子跟隨其後,其樂融融。


背面墨彩書:山僻誰家綠樹中,短牆半露石榴紅。蕭然門巷無人過,三兩孫隨白髮翁,後隨「竹里」朱印,與法國巴黎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所藏清乾隆御題詩西湖圖搖鈴尊相同款印。


全器造型端莊規整,線條流暢,筆觸細膩,濃淡有致,層次分明,畫意高雅,猶如白紙作畫,細膩的表現出了詩中場景及作畫者深厚的繪畫功力,有南宋青綠山水的遺風和超凡脫俗的靈秀氣味。

搖鈴尊粗看其實和梅瓶有點相像,瓶頸向上延伸,由粗漸細,然後稍稍展開,輪廓之變自然流暢、舒展優美,令人觀之回味悠長。而且搖鈴尊不同於中大型的酒器,雖然也稱為尊,但其大小基本都是二三十厘米,這種小巧器型所具有的雋秀、典雅美感,讓其在瓷器界佔有一席之地。

康熙官窯珍貴品種

康熙搖鈴尊的造型,無論是青花、釉里紅還是其他色釉,由於其口部微撇,頸部細長,肩部豐滿,線條力度感強,所以在古代柴窯燒制的情況下,特別容易產生變形,所以搖鈴尊燒製成功的幾率不高,也由此,搖鈴尊成了康熙年間的珍貴官窯品種。


康熙搖鈴尊,山寨四羊方尊

清康熙

青花夔鳳紋搖鈴尊

高18.7cm,口徑4.2cm,足徑10.1cm

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此瓶直口,卷唇,長直頸,斜肩,長直腹,平底,卧足。器青花裝飾兩組夔鳳紋,高冠尖喙,喙銜一環,長目曲頸,雙翅展開,身上的羽毛曲卷如雲。外底青花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書款。

康熙官窯以工精質美而取勝,康熙五十四年,江西按察使劉廷璣《在園雜誌》記:至國朝御窯一出,超越前代,其款式規模,造作精巧。

由於清三代代表了清朝統治的鼎盛,也由於三位統治者的個人喜好,所以清三代制瓷的工藝水平很高,清三代瓷器也是近年來藏家熱捧的主要對象。

在許多瓷器的燒造上,工匠們也往往是秉承上意,用工筆手法繪出象徵帝王、后妃至尊至貴的夔鳳紋,這一點,在搖鈴尊上也有體現,再加上搖鈴尊存世量稀少,品種獨特、器型罕見等,更使其備受關注。

來源:藝術品鑒


輕戳文末「閱讀原文」

有彩蛋:

筆墨傳情-名家書畫典藏專場

正在進行中......

等你來!

近期熱文鏈接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論壇 的精彩文章:

書畫鑒定之難
名品丨宋元明清瓷器上的菊花紋飾

TAG:雅昌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