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眾人皆知「貧賤夫妻百事哀」,其實前一句才是經典,你知道嗎?

眾人皆知「貧賤夫妻百事哀」,其實前一句才是經典,你知道嗎?

在悠久的歲月長河中,文人墨客幾番思索,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至今仍廣為流傳。就說在明朝馮夢龍所著的《警世通言》中就如此寫道:「夫妻本是同林鳥,巴到天明各自飛。」話中意思很明顯,指出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但同時這種情感逃不過世事無常,最終會以分離收尾。

後來經歷時代變遷,這句詩作內容也發生了改變,成為今日所說的:「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後半句雖有所修改,但整體意思卻並沒有發生改變。全都指當遇到困境時,夫妻間會迅速分清利弊,從而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處事方法。

接下來,我們來說另外一詩作,「貧賤夫妻百事哀」。可能在大多數人眼中,話中主要想要表達出,夫妻家境貧寒,即使齊心協力做同一件事情,但仍然無法達成,這樣的生活未免太過悲涼了吧!但其實這句詩作,出自元稹的《遣悲懷》,意思與現今截然不同。而它前面還有一句話,堪稱經典佳作,也道出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你知道嗎

這元稹出身小地主家庭,父親早逝,全靠母親拉扯長大。為了不辜負母親期望,元稹投身科舉考試,後被授予校書郎的職位。正值風華茂年的他,得到太子少保韋夏卿的欣賞,於是便將家中小女兒韋叢許配給他。從這裡不難看出,這樁婚姻充滿政治色彩,老丈人想拉攏元稹,而元稹也想藉此機會,實現高官厚祿的人生目標。

這時韋叢是何種性格,早已變得不那麼重要。沒成想元稹還真撿到便宜,韋叢雖出身名門,但她卻端莊賢淑,並不貪慕虛榮。在元稹遭遇貶官,生活清貧之時,仍然毫無怨言陪伴身側,給予丈夫溫暖的關懷。如此種種,讓元稹不禁心生感動,自此將妻子引為心尖人。

等到唐憲宗元和四年,元稹陞官成監察御史,眼見幸福的生活就要來臨。不過命運的齒輪,卻總是朝著不可預測的方向發展。這韋叢因常年操勞,重病卧於床鋪,沒過多久就駕鶴西去了。這樣的結果,對於元稹而言,無異於五雷轟頂。悲傷的情緒充斥著內心,卻又無處發泄,元稹只能寫下這首《遣悲懷》。全文內容如下:

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從詩中可以看出,「貧賤夫妻百事哀」前面還要一句話,便是「誠知此恨人人有」。細細研讀,詩句中寫出元稹對妻子相伴共度貧困的生活充滿嚮往,也傳達出韋叢去世,內心悲涼凄苦的情感。或許每人理解的層次不同,但它絕不是指代夫妻貧困很悲涼,而是想要表達出飛黃騰達後,未能讓妻子過上好日子的悔恨。那麼各位看官,你們有什麼想法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繁星 的精彩文章:

鬼谷子:牢記這三句口訣,看穿人心,讓身邊的小人無所遁形!
曾國藩:聰明人不說三種話,牢牢謹記,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TAG:歷史繁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