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培養能打仗的人才隊伍

培養能打仗的人才隊伍

原標題:培養能打仗的人才隊伍


強軍之道,要在得人。人是主宰戰爭勝負的核心因素,把培養人才放在突出位置,是保證人民軍隊能打仗、打勝仗的迫切需要。當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宏偉藍圖已經鋪展開來,人民軍隊比任何時候都渴望人才,只有掌握足夠的人才隊伍,強軍偉業才能如期實現。


戰場打不贏,一切等於零。軍隊因為戰爭而存在,在軍人的眼裡,只有打仗和準備打仗,這是主責主業,也是使命擔當。無論科技再發達、裝備再先進,人始終在戰爭中起決定性作用。抗戰時期,毛澤東非常重視人才培養,不僅親自邀請知識分子到延安,批准創辦抗日軍政大學、中央黨校、馬列學院等人才培養機構,而且親自為學員制定培養目標、課程內容,親自到一些學校指導、任課、演講。華北軍政大學辦學之初,毛澤東明確指出辦學宗旨:「要理論聯繫實際,直接為戰爭服務。」 1948年10月,葉劍英把「不教而戰是謂棄之,不學而教是謂害之」作為教育理念,後來成為華北軍政大學的校訓歷代延續。戰爭年代,人民軍隊圍繞打仗這個中心培養了大量人才,不僅成為作戰指揮的核心骨幹,而且在管理部隊、改造舊軍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成為軍隊建設、遂行作戰急需的優秀人才,不僅需要組織培養這個外在因素,同時也需要個人立志的內在因素。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推崇立志的名言廣為流傳。比如周成王的「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墨翟的「志不強者智不達」,諸葛亮的「志當存高遠」,王勃的「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王陽明的「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以及蒲松齡的「有志者,事竟成」等。這些名言警句是優秀人才對奮鬥歷程的總結,也是對追求事業成功者的指導,更是歷史長河中的一道智慧星光。官兵要想成就偉業,需要立青雲之志,通過組織培養、工作實踐、個人努力,讓自己成為平時服務於部隊建設、戰時滿足於打贏需要的軍中驕子。


未來,人民軍隊既需要專業型人才,也需要複合型人才。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離不開大量的高科技專業人才服務於戰爭,甚至直接參与戰爭行為,沒有專業素質,高技術裝備將玩不轉,高技術戰爭將打不贏。複合型人才歷來是戰爭中的「香餑餑」,懂謀略、懂指揮、懂科技、懂保障,做到理技合一、指技合一,只有這種全能型的人才才能勝任複雜條件下的信息作戰、體系作戰、聯合作戰。人才培養,必須堅持學為戰、練為戰、研為戰,沒有戰爭觀念、不會打仗、不能打勝仗者,不能算是合格的軍中人才。


人才是強軍之本,打贏之要。對那些看得准、有潛力、具有發展前途的年輕幹部,要敢於給他們壓擔子,有計劃安排他們去經受鍛煉。尤其注重讓他們到艱苦地區、基層崗位、任務繁重的單位「墩苗」磨練,為他們日後成為棟樑之才夯實基礎。對於年輕人才,要鼓勵大膽探索、勇敢嘗試,允許他們工作失誤,不能求全責備,一有失誤就加以責難,避免人為地挫傷人才的工作積極性。肯奮鬥、願鑽研、敢創新的人才往往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他們為自己考慮的少,各級組織要主動關心,靠前排憂,讓人才輕裝上陣。


材之用,國之棟樑也,得之則安以榮,失之則亡以辱。人才關乎國家長治久安,人才關乎能打勝仗,人才是人民軍隊最寶貴的財富。做有用之才,圓強軍夢想,應成為當代革命軍人的理想追求 。


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軍事 的精彩文章:

這個技術讓戰鬥在「虛擬空間」打響

TAG:光明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