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自殺前是怎樣度過的?為何地下室有三百名衣衫不整的女兵?
作為二戰的始作俑者,希特勒本人的生平事迹一直都被後人所研究,即便是放眼人類整個歷史,都未曾有過如此極端的戰爭狂人。他在德國政壇的橫空出世,直接掀起本國的狂熱浪潮,無論是對舊政黨的無情批判,還是將國內經濟萎靡的焦點轉移到猶太人身上,甚至是包括對民眾的激情演講,都成為了他走向國家元首的無上利器。可是最終,他的狂熱也成為了將這個國家燃燒殆盡的根源。
他上台之後將所有民眾反對的、反感的舊體制和舊政策全部推翻,在很短的時間內激活了德國國內的經濟列車,原本就有良好的工業根基的德國,在這樣的政策下自然是飛速提升。可是希特勒卻將這股力量轉移到了軍事領域,並且將目光投向了周邊幾個國家,並最終悍然發動了一系列的閃電作戰,將德國的控制範圍不斷擴大,直至將戰火燃燒到了整個歐洲。
如果回顧一下希特勒上台之前的人生軌跡,不難發現他年輕時候的挫折以及因此所帶來的壓抑,正是導致他後來執政時癲狂的根源。如果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時期,或許他的下場最慘也不過是患上抑鬱症。但是在當時那個頗為動蕩的年代,一切舊有的社會體系都在搖搖欲墜,抓住了當時德國民眾普遍心理的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並且將自己的狂熱傳播至全國。
而這一點最終很好的印證了他所統帥的軍隊中,在二戰當中,因為聽了他的演講以及在他簽發的政策下,生活得到了改善的年輕人以及眾多民眾,都紛紛要求參軍,甚至達到了只要一聲令下,萬千年輕人奔赴前線的狀況。更不用說最為狂熱的黨衛軍,幾乎個個都將他奉為神明一般去對待,而這些都是源自於他對自身形象的塑造,以及對人民情緒的調動和掌控。乃至於到了戰爭後期,徵用女性甚至是未成年人加入部隊,都是源自於對希特勒個人的崇拜。
但是這些舉措終究還是徒勞的,以一國之力對抗全世界,終究還是在自取滅亡,尤其是在歐洲戰場的最後幾年,幾個重大戰役的接連失利,再一次讓希特勒體會到了年輕時無處安身的絕望感,而此時的他已經再無籌碼可押,整個國家都成為了他豪賭慘輸的代價,繼續負隅頑抗只不過是將毀滅的時刻再延後一段時間而已。那麼希特勒自殺前是怎樣度過的?
當盟軍衝破了重重防線,如願以償的攻陷柏林,而此時只能在地下工事惶惶不可終日的希特勒,只能和自己的情婦一起,每日酗酒,最終吞下了毒藥並開槍自殺,再也沒能給盟軍以審判的機會。而在地下室裡面,為這麼昔日的歐洲狂人陪葬的,除了一眾青壯派的軍官和侍者之外,還有三百名年輕的女兵,這些都是在衣衫不整的狀態下自我了斷,周邊到處是手槍和毒藥盒子,這一場景讓搜索現場的所有盟軍士兵都啞口無言,誰能想到稱霸一時的德軍將領們,最終會落得如此不堪的下場。


※他在臨終前給毛主席雕刻了「龍鈕大印」,死後將篆刻物品捐獻給國家
※他是開國元帥的兒子,擔任了六年廣東省長,一直說:我只是個機械匠
TAG:渠成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