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二一:曹操拒絕蔣濟的建議,為何事後追悔莫及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二一:曹操拒絕蔣濟的建議,為何事後追悔莫及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三月,曹操來到譙縣,立即對淮南為主揚州地區進行重新整合,以應付來自東吳集團的巨大威脅。也就在這個時候,蔣濟奉命來到了譙縣,而曹操一見蔣濟,就立即向他進行諮詢。曹操說:「當年我和袁紹在官渡之戰期間,曾經遷徙燕地和白馬的百姓,儘管有的老百姓沒有離開,但是袁紹的軍隊也不敢進行搶掠。如今江東的孫權在淮南地區對我們形成了巨大的軍事壓力。為了不給孫權可乘之機,我打算效仿當年在官渡時期的做法,將淮南的百姓遷徙至中原地區,你看如何?」

蔣濟則回答到:「官渡之戰的時候是敵強我弱,如果我們不遷徙百姓就會失去他們。但自從打敗袁紹之後形勢已經大不一樣了。我們已經北克柳城、南取江漢,成為了中原地區的霸主,老百姓也沒有再去投靠他人的意願,都覺得我們可以保證他們的安全。而且百姓們依戀故土,並不願意遷徙。如果強行遷徙百姓,勢必引起百姓們的恐慌,其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不過,蔣濟的正確建議並沒有得到曹操的採納。數年之後由於淮南戰事膠著,曹操擔心當地百姓被東吳集團掠走,便下令將他們遷往中原地區,結果江、淮一帶自廬江、蘄春、九江廣陵等地區的十餘萬民眾驚恐不安,誤以為曹操即將放棄淮南地區,於是紛紛逃亡江東。直到這時候曹操才意識到當年蔣濟提出的意見是多麼的有預見性,於是曹操主動找到蔣濟對自己的魯莽之舉表示後悔,並自我解嘲的表示,自己原本是想讓當地的百姓遷徙以躲避東吳集團,不料想反而陰差陽錯的將他們送給了東吳。當然這只是後話了。

儘管蔣濟的意見並沒有得到曹操的採納,但是這並不影響曹操對蔣濟這位揚州名士的欣賞,曹操隨即任命蔣濟擔任丹陽太守,加強這一邊境重鎮的統治。同年,為了加強對淮南地區的有效管制,曹操將揚州的州治由壽春遷至合肥,並將當時擔任丞相主薄的溫恢調到揚州擔任刺史,蔣濟調至揚州州治擔任別駕。這也說明了曹操對蔣濟的重視程度。為此,曹操還專門頒布了一道《以蔣濟為揚州別駕令》。該令提到:

季子有臣,吳亦有君。今君還州,吾無憂矣。

該令中所提到的季子,是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名叫季札,也稱公子札,此人不僅品格高尚,而且是當時著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為江淮一帶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是江淮地區一位著名的古代先賢。「季子有臣,吳亦有君」典出《公羊傳》,是對季子的讚譽之詞,曹操以此來稱讚蔣濟,這也足以說明他對蔣濟能力的充分肯定。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一四:僅憑區區七百人馬,程昱為何力保甄城不失
姜維為何遠走沓中避禍,除忌憚黃皓外,諸葛亮兒子的威脅更大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