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林彪為何沒有領兵抗美援朝

林彪為何沒有領兵抗美援朝

原標題:林彪為何沒有領兵抗美援朝


顯然,林彪也知道了毛澤東和中央書記處其他領導人有讓他率兵入朝作戰的意圖。林彪也不能不在毛澤東面前如實講清楚自己目前的身體情況。林彪說他每晚失眠,身體虛弱多病,怕風、怕光、怕聲音。對於林彪講的自己的身體情況,毛澤東是相信的。就是在談話當中,毛澤東也看出了林彪身體的虛弱。林彪此時談這些話的意思,是他自己的身體情況不允許他率兵入朝作戰,他的意思很明白:如果中央決定出兵朝鮮,最好另外物色率兵的人選。


毛澤東和林彪


抗美援朝,是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面臨的最具有挑戰性、最艱險、最沒有把握的一次大兵團現代化戰爭。帶兵到國門之外作戰,並且主要對手是頭號軍事強國美國,加上南朝鮮軍及英、法、加、印等國組成的「聯合國部隊」,這對於中共中央和毛澤東麾下的戰將來說,都是一個新課題。因此,毛澤東選擇入朝部隊最高指揮員是十分慎重的,為此,他將東北邊防軍司令員的位置空缺,等了林彪近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在中共中央做出抗美援朝的決定前,林彪與毛澤東有不同意見;毛澤東和中央確實曾經考慮由林彪帶兵入朝,但林彪因為身體不好而沒有去,改由彭德懷帶兵入朝。後來,對這一問題有種種說法,特別是九一三事件之後,大多的說法是:林彪在抗美援朝問題上消極,裝病不帶兵入朝。對這一歷史情況,應該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進行歷史分析。


林彪曾積極支持組建東北邊防軍並推薦指揮人選


朝鮮戰爭爆發後,毛澤東考慮到東北地區直接受到戰爭的威脅,又考慮到東北地區戰略地位的重要,建議中央成立東北邊防軍。對毛澤東的意見,中央領導人都贊成,很快,中共中央就做出決定:以十三兵團組建東北邊防軍,作為防患於未然的戰略措施。1950年7月7日下午,周恩來在中南海懷仁堂主持召開了保衛國防問題會議,傳達中共中央、毛澤東關於成立東北邊防軍的決定,討論保衛東北邊防問題。參加會議的有解放軍總司令朱德、代總參謀長聶榮臻、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和副政治委員譚政、總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和副主任蕭華、總情報部部長李克農、總後勤部部長楊立三、作戰部部長李濤、摩托裝甲兵司令員許光達、海軍司令員蕭勁光、空軍司令員劉亞樓、軍委鐵道部部長滕代遠、炮兵副司令員蘇進等。從這份主要領導成員的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出,與會者主要是中央軍委三總部、陸海空三軍及有關兵種負責人。作為野戰軍的領導人參加會議的,只有第四野戰軍的司令員林彪和副政委譚政。林彪在會上發言,積極支持組建東北邊防軍。他從中國東北地區戰略地位,中國在遠東地區的戰略,中國與朝鮮的關係等方面,論述了組建東北邊防軍的必要性,同時,他更多的是就組建東北邊防軍的原則,講了一些話。這些原則,就是以十三兵團為骨幹,組建東北邊防軍,今後,東北邊防軍也作為中國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擺在東北地區,對內可以保衛中國東北地區,對外也可以作為一支戰略威懾力量,在國際政治舞台上起作用。會議討論了對東北邊防軍所轄部隊、人數、指揮機構設立與領導人選配置、政治動員與後勤保障、車運計劃與兵源補充等問題。由於這是一項關係重大的部署,會上沒有匆忙地作出決定,而是責成有關單位負責人進一步考慮商議後,在下次會議上再研究確定。

7月10日,周恩來主持召開第二次保衛國防問題會議,與會的基本還是上面那些人。林彪在會上再次發言,就組建東北邊防軍的具體問題,談了自己的意見,他發言總的精神是:第四野戰軍在這個問題上義不容辭,要多少人出多少,要多少裝備出多少裝備。會議經過討論,決定分別從河南、廣東、廣西、湖南、黑龍江等地抽調十三兵團的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四十軍及四十二軍,炮兵第一師、第二師、第八師,以及一個高射炮團、一個工兵團,共計25.5萬餘人,組成東北邊防軍。顯然,這些部隊大多數是來自林彪原來所率領的四野的部隊。林彪過去歷來對粟裕十分賞識,認為粟裕有很高的軍事才能,他親自提名,粟裕作為入朝部隊的先期主帥,到東北地區去帶兵。考慮到現在還不能任命粟裕入朝的職務,會議決定先任命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蕭勁光為副司令員、蕭華為副政治委員、李聚奎為後勤司令員;以十五兵團司令部組成兵團部,統轄三十八軍、三十九軍、四十軍,炮兵、裝甲兵、工兵及高射炮部隊。會議決定,為了集中指揮,成立第四野戰軍特別司令部,上述部隊統一由第四野戰軍特司負責指揮;空軍方面,成立東北空軍司令部,而東北空軍也統一由第四野戰軍特別司令部指揮。這一系列決定會後經周恩來斟酌修改後,給林彪也看過,於13日報毛澤東批准。


從上述決定我們可以看出,林彪對於保衛祖國問題是十分重視的,對於組建東北邊防軍,是堅決支持的。經他推薦,中共中央最初是確定在必要時由粟裕率領中國軍隊先期出兵朝鮮的。


但可惜的是,粟裕身體不好,不能赴朝指揮作戰。從近期出版的《粟裕年譜》中我們可以看到:就在中央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時,粟裕正在青島治病。他得知中央的任命後,十分著急,便托羅瑞卿給毛澤東捎了封信,說明了自己的身體狀況。毛澤東收到他的信後即於8月8日寫了回信。在複信中毛澤東說:「羅瑞卿同志帶來的信收到了,病情仍重,甚為繫念。目前新任務不甚迫切,你可以安心休養,直至病癒。休養地點,如青島合適則在青島;如青島不甚合適,可來北京,望酌定之。」此前,周恩來和聶榮臻考慮到粟裕正在治病,而蕭勁光、蕭華二人一時也無法到東北邊防軍任職,便聯名致函毛澤東,建議東北邊防軍「先歸東北軍區高崗司令員兼政委指揮」,待粟裕、蕭勁光、蕭華赴任後再成立邊防軍司令部。毛澤東同意他們的意見。


毛澤東考慮讓林彪赴朝指揮志願軍


毛澤東從來就沒有放鬆對我國國家安全問題的警惕性。當年,他每天一起床,首先要看的,就是朝鮮戰事的文件和東北邊防軍情況的文件。林彪此時對這方面情況也十分重視。他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當時最強大的一支部隊——第四野戰軍的統兵人物,作為參與中央軍委領導工作的高級將領,對朝鮮戰事和我國東北地區的安全是放在心上的。他也是每天必看這方面的文件,那一段時間,他也在經常考慮這方面的問題。同時更不能否認,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人,對這方面的問題都十分關注,因為畢竟戰火就要燒到中國的大門口了。在中央的統一領導和精心安排下,東北邊防軍的部隊建設、武器補充、物資籌措等準備工作一直在緊張進行,應該調動的部隊也開赴東北,但由於主帥沒有定下來,東北邊防軍的領導班子也一直沒有成立。8月下旬,朝鮮人民軍向南的攻勢減弱了,朝鮮戰場上呈現僵持局面,戰局發生逆轉的可能性增大了。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預見到,中國不出兵朝鮮,已經不可能了。他和周恩來開始物色新的東北邊防軍統帥人選。很自然地,想到了林彪。

毛澤東和周恩來為什麼會想到林彪?因為林彪是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時任中南局第一書記、中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中南軍政委員會主席。組建東北邊防軍時抽調的大多是原四野的部隊,他本人也參與了東北邊防軍的組建工作,由他指揮作戰比較順當。更重要的原因,是毛澤東和周恩來都認為,林彪在軍事上是有才幹的。長期革命戰爭的考驗證明:林彪很會打仗,而且,在解放戰爭中,林彪又以善於打硬仗、大仗而聞名。軍隊中當時就對林彪有「三大戰役有其二」(指林彪參加指揮了遼瀋、平津兩大戰役),「渡江戰役有其半」(指林彪在渡江戰役中指揮了西線軍隊過江)之說。同時,林彪很受毛澤東的賞識,毛澤東對林彪有過這樣的評價:林彪打仗又狠又刁。當時,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另一個考慮是:出兵朝鮮肯定要與朝鮮領導人和蘇聯軍事顧問配合行動,林彪在東北期間,曾經和朝鮮黨領導人共同作戰,許多朝鮮人民軍的高級將領,曾經是林彪的部下。林彪在蘇聯治病期間,和蘇聯軍隊的高級將領關係很好。毛澤東和周恩來還有一個考慮就是:抗美援朝,必定要在冬季作戰,而林彪在東北時,有指揮大部隊冬季作戰的經驗。總之,毛澤東和周恩來當時是矚目於林彪的,認為林彪是最合適的率兵入朝的人選。


毛澤東就擬派林彪赴朝指揮作戰一事,曾與中央書記處的幾位書記談起,中央書記處的幾位書記也都贊成。中央也曾在一定範圍內醞釀過。毛澤東經與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的周恩來商議後,有意識地讓林彪多接觸些關於東北邊防軍出國作戰的準備情況和來自朝鮮戰場的信息。其他中央領導,如軍委副主席彭德懷、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國家副主席高崗、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副主任薄一波等人都知道此事。但中央沒有正式討論過這件事,也沒有為此做出過正式決定,自然,也沒有與林彪正式談過這件事。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陸,朝鮮人民軍陷入被動局面,美軍趁機加速向朝鮮北方推進,美國的偵察飛機已經飛入我國東北地區上空進行偵察,顯然,中國國家安全受到了威脅。毛澤東認識到了派兵入朝的迫切性,他指示東北邊防軍加快出兵朝鮮的步伐。同時,毛澤東也不能不考慮要最後確定率志願軍入朝作戰的主帥人選了。


林彪不同意中國出兵朝鮮


但是,毛澤東顯然已經考慮到了林彪的身體情況,他並沒有直接向林彪下命令讓他赴朝率兵作戰,而是先就中國出兵朝鮮問題,徵求林彪的意見。1950年9月下旬,毛澤東和林彪曾就中國派兵入朝參戰等問題作過一次長談。在這次長談中,林彪十分坦率地向毛澤東講了自己對於派兵入朝作戰的不同意見。林彪是從中國國內情況和軍事力量兩個方面談自己的意見的,他認為,我們國內戰爭剛剛結束,各方面工作都未就緒。美國是最大的工業強國,軍隊裝備高度現代化,一個軍就有各種火炮1500門,而我們一個軍只有36門。美國有強大的空軍和海軍艦艇,而我們海、空軍才剛剛開始組建。他認為在敵我裝備極為懸殊的情況下,如若貿然出兵,必然引火燒身,後果不堪設想。他的意見是,中國可以派出重兵在東北駐紮,一方面保衛中國邊境,另一方面可以作為朝鮮人民軍的戰略支持力量,而朝鮮人民軍在目前情況下,應該轉而採取游擊戰方式,與美國軍隊繼續作戰。


林彪向毛澤東所談的意見是直截了當的,他當時並不隱瞞自己的看法,這一點,毛澤東是不責怪林彪的,但是,他的意見毛澤東不能接受。此時,毛澤東出兵朝鮮的決心已下。但毛澤東考慮到,林彪是他和中央書記處的同志初步擬定的率兵出國作戰的領導人,他不贊成出兵朝鮮,在執行赴朝作戰任務時,勢必會有諸多窒礙,會影響到抗美援朝作戰的全局。因此,毛澤東沒有向林彪談要派他率兵入朝的意見。此後,毛澤東又多次約林彪長談,但談的主要內容,不是讓他帶兵入朝,而是向林彪講,我們為什麼要出兵,不出兵將來會有什麼結果,出兵有哪些有利條件,對美帝國主義應該採取什麼對策等,目的是做林彪的工作,爭取林彪在政治局會議上支持派兵入朝作戰的意見。但是,林彪在毛澤東的面前,仍然堅持自己的意見,他仍然不贊成派兵赴朝。在這個問題上,毛澤東做不通林彪的工作,就轉而就派兵入朝後的具體作戰的戰略戰術問題,徵求林彪的意見。在這個問題上,林彪倒是積極獻計獻策的,他在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情況後,想出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提出了一些方案供毛澤東參考。他不贊成派兵入朝,但他認為,如果中央決定派兵入朝,他個人服從中央決定,並且認為,如果做出這個決定,派兵入朝後,要先打幾個大的殲滅戰,穩定戰場局面,為了打大的殲滅戰,就要集中火力,把分散在許多個師的重炮,儘可能集中到打殲滅戰的幾個師去。對林彪的這些意見,毛澤東是讚賞的。

毛澤東對林彪直言不同意派兵赴朝的做法並不責怪,但他最終沒能說服林彪。應該說,毛澤東和林彪在是否出兵朝鮮的問題上,是存在意見分歧的。顯然,林彪也知道了毛澤東和中央書記處其他領導人有讓他率兵入朝作戰的意圖。林彪也不能不在毛澤東面前如實講清楚自己目前的身體情況。林彪說他每晚失眠,身體虛弱多病,怕風、怕光、怕聲音。對於林彪講的自己的身體情況,毛澤東是相信的。就是在談話當中,毛澤東也看出了林彪身體的虛弱。林彪此時談這些話的意思,是他自己的身體情況不允許他率兵入朝作戰,他的意思很明白:如果中央決定出兵朝鮮,最好另外物色率兵的人選。


林彪當時確實有病


林彪是不是有病呢?是有病,他說的是真話。林彪年少時身體就不算強健,但他入黃埔軍校後,由於軍事訓練,身體逐步強壯起來。後來在中央蘇區,他也同廣大紅軍戰士一樣過艱苦的生活,進行激烈的戰鬥,身體頂了下來,再到後來,紅軍長征時,他也在經常吃草根樹皮的情況下,走了二萬五千里。他身體真正不好,始於平型關戰役後,他被國民黨哨兵誤傷。當時,林彪騎著從日本軍隊里繳獲的戰馬,披著繳獲的日本軍官的大衣外出,國民黨哨兵誤以為是敵方人員,喊口令後開槍,槍彈打穿了林彪的肺部,更糟糕的是,子彈擦傷了林彪的脊髓神經,不得不到蘇聯治療。雖然經過治療,但林彪的身體從此就極度糟糕。他怕光,怕水,怕風。


解放戰爭期間,林彪回國參加指揮重大戰役時,身體情況也十分不好。在東北,林彪多次發病,但他還是咬牙挺了下來。就是在那段時間,為了對付疾病,林彪自己想出了許多怪法。一是吃飯十分簡單,只吃白菜燉豆腐和土豆燉豆腐這兩種菜,不吃或者很少吃肉食。二是常年不洗澡,因為他怕水。據他身邊工作人員講,由於林彪常年不洗澡,他的襯衣穿兩天就要換洗,換下來的襯衣沾上一層油污,洗時要用開水燙,用鹼水搓,才能洗乾淨。三是不在有水的地方居住。他外出,尋找住處,首先一個條件就是不臨水而居,因為他只要聽到流水的聲音,就拉稀。林彪聽不得流水的聲音,到了極端的程度,甚至聽到水龍頭放水的聲音,他的神經都要受到很大刺激,就要拉稀,而每次拉稀,對他的身體損害,都是重大的。這的確是—種傷了神經後的怪病。不光是蘇聯權威醫生奇怪,林彪自己也感到很奇怪,但確實沒有辦法。

林彪的病還不光止此。自從被傷了神經後,林彪就必須經常嗅火柴燃燒時的味道。否則就頭痛,也會有昏昏欲睡的感覺。因此,林彪並不吸煙,但他的身邊總是要預備一些火柴,他平時聽彙報,看文件時,就經常要劃著一根火柴,嗅一嗅火柴燃燒時的味道。


神經受傷的林彪,還有一個怪但確實很重的病,就是不知什麼原因、什麼時候,林彪就會突然臉色發白,身體立即虛弱下去,渾身出汗,急劇喘息。這時,什麼藥物,什麼辦法,都治不了。林彪卻在久病之中,自己摸索出一個治此病的辦法,就是「顛車」。林彪在廣東時,他身邊警衛人員回憶了這樣一個情形:


葉群突然在屋中高喊:「快,林總病了!」隨著這一聲,跑來的不是醫生,而是專門給林彪配備的一個警衛兼特殊「司機」陳良順。他也不是跑到林彪卧室門前去搶救,而是跑到林彪居室西北角的一間空屋子裡,那裡停放著一輛從部隊淘汰下來的老式帶斗摩托車。這個摩托車被固定在牆邊,排氣筒伸向屋外。陳良順跳上摩托,立即發動。這時,葉群和林彪的一些警衛員一起,扶著身披軍大衣,臉色煞白,身體極度虛弱的林彪,坐到摩托車的坐斗里。十分難受的林彪咬著牙忍著。陳良順加大了油門,摩托劇烈地顫抖起來。林彪小聲地命令:開猛些!陳良順再次加大油門,摩托車顛簸得更猛烈了。這時,奇蹟發生了,林彪的臉上有了血色,咬著的牙鬆開了,緊閉著的雙眼睜開了,他神情清醒過來,眼睛裡重新放出銳利的光芒,全身也有了力量。過了十幾分鐘,林彪小聲說:好了。他自己邁出摩托車坐斗,慢慢走回辦公室繼續辦公。


林彪到中央工作後,住在北京的毛家灣一號。在這裡,給林彪配的車,比別人多了一輛。這就是一輛卡車。在這輛卡車上,安放著一個類似集裝箱的東西,裡面固定著一張行軍床。每當林彪犯病時,他就要在警衛員的攙扶下,爬上這輛車,躺在行軍床上,讓司機開出毛家灣,在大街上顛簸,顛簸十幾分鐘後,林彪的怪病的癥狀,就暫時消失了。後來,條件稍微好一些後,上邊給林彪配了一輛舊轎車,每當林彪犯病時,他就坐上這輛車,讓司機開到北京市郊外,在鄉村間崎嶇不平的路上顛簸,顛簸十幾分鐘後,才能恢復正常。這是林彪自己摸索出來的治自己病的「土辦法」。當時,中央主要領導人和中央辦公廳都了解林彪這一情況。對於林彪這種辦法,只要有利於他緩解病情,沒有什麼危險,也是同意的。因為再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治他的怪病。對於林彪的病,毛澤東是十分清楚的。中央其他領導人也十分清楚。當時,毛澤東對林彪的這種疾病狀態,心情是很沉重的。但是,林彪的身體狀況就是這樣,他也沒有辦法。他在心裡當然希望林彪的身體健康,能多做一些工作,但目前只能讓林彪長期休養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小牛魔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稱「東北王」張作霖是政壇之傳奇,令人叫絕!
「既生瑜何生亮」眾所周知,其實還有後一句,諸葛亮聽後為之悲傷

TAG:小小牛魔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