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寧事溫補,勿事寒涼 - 吞噬現代人陽氣的10大惡習

寧事溫補,勿事寒涼 - 吞噬現代人陽氣的10大惡習


1.非時作息,陽不歸根



中醫認為

最佳的睡眠時間為「亥子丑」三個時辰(

21---23點亥時 23---1點子時 1----3時丑時

,這六個小時相當於一年中的冬季,冬主收藏,收藏對生命來說就是歸根。



《老子》曰「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歸根對於生命是何等重要,歸根是生命維持並且健康的保障,對常人來說歸根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睡眠。


古人道法天地,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天地的作息保持一致,故能神清氣足精滿。




今時之人不然也,有了電燈的照明,有了電視、電腦等娛樂設施,人們已習慣於晚睡,罕有亥時入睡,甚至子時還在「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而子時為一陽生,為陰陽交替之時,若不能入睡,直接損傷的是坎中一陽,長此以往,坎陽虧虛,各種疾病應運而生。




2.嗜食寒涼,兼好甜辣




現代人受西方營養學的影響嗜食生冷水果,由於冰箱的普及,人們為求刺激口腔好食冰凍食品,尤其喝冷飲之風流行,這些都會嚴重損害脾胃陽氣,尤其在夏季人體陽氣外散,胃腸反而呈虛寒狀態,故夏季應飲食清淡、溫食熱飲。


若是以生冷食物冷飲來解暑,則是犯了「虛虛實實」之誤,脾陽受損則運化不利,出現腹痛、腹瀉、乏力、消瘦等症;喜食甜膩厚味,人體無法運化致痰濕內生,濕為陰邪,且重著粘滯,阻礙陽氣的運行,導致陽郁陽虛證

嗜食辛辣使人精神亢奮,陽氣過分的耗散,也會導致陽氣虧虛。






3.人造賊風,夏月傷寒




《內經》中提到「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

聖人避風如避矢石

」,可見古人對風邪是防範有加的,因為風邪不但為百病之長,也是六淫之先行官,風邪侵犯肌表以致表虛,接著其他邪氣就可以乘虛而入,尤以寒氣對人體的傷害最大,寒邪屬水能滅火,最傷人陽氣,而陽氣為人身立命之本,張仲景著《傷寒論》而成醫聖,可知謹避風寒之重要性。



冬季外界寒風凜凜、水冰地坼,但人體毛孔收緊加上厚衣覆體,風寒之邪並不易侵犯人體,而

夏季陽氣外散毛孔開泄,無異於門戶大開,此時若立即吹電扇或進入空調房,風寒之邪就會直入肌膚、筋脈、骨節,若不及時排出寒氣,更會侵犯六腑五臟

,乃至成不治之症,可見人為邪氣對人體之傷害遠甚於自然之氣。




4.生育延遲,產房受寒




根據中醫學理論,

生育最佳年齡女子為「三七」至「四七」,男子為「三八」至「四八」,

如今在城市生育年齡普遍延遲,且孕前不注意保養腎精,導致父精母血虧虛,縱能受孕生產,但先天之元陽已虧,元陽不足將貫穿人的一生,其陽虛體質很難改變。



產婦所在的產房和手術室冷氣充足,新生兒從溫暖的羊水中出來極易感受寒邪,若不及時採取保暖措施,將會傷及嬰兒陽氣。


另外,古時小孩的生存有自然淘汰的過程,或自然流產,或幼年夭折,而生存下來的小孩陽氣都比較充足,而現在通過促孕保胎出生及嬰幼兒時期以藥物維持生命的小孩陽氣自然就比較虧虛了。






5.運動不當,得不償失




現代人崇尚「生命在於運動」的理念,身體不適或是生病時往往認為是缺乏運動所致,於是開始定時定量、持之以恆地運動,但大部分人並未因運動得益,這是不明運動原理及不合理運動導致的。



在《扶陽講記》中提到「

動能生陽,也能耗陽

」,其實運動的本質是加強氣血的流通,適合於陽氣尚足但氣血不暢之人,或為飲食厚膩,或為久坐不動,或為思慮過度,但絕不適合於氣血大虧之人,因為虛人陽氣固攝的功能不足,運動後陽氣耗散致陽氣更虛。




另外運動屬生髮,應該是春夏白晝之事,而現在很多人都是晚上運動健身,看似彌補了白日的運動不足,其實是違反了「生長收藏」之序,《素問-四季調神大論》指出冬三月要「無擾乎陽」、「無泄皮膚」,冬季大量運動出汗影響了陽氣的收藏,尤其使腎陽受損。




站樁可以把不足的氣血補起來




其實,站樁也是一種運動呢!最早記載於《黃帝內經》,站樁功歷史悠久,是目前有記載最早的養生術。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

提擎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

」的記載。因此可以說站樁功是我們祖先在與疾病、災害和自然界中毒蛇猛獸鬥爭過程中逐漸積累下來的經驗總結。




站樁看似簡單,其實包含著很多我們的傳統文化,如混沌、陰陽、天人合一等。

肌肉若一,是站樁追求的均衡狀態,也就是常說的混沌,什麼也不想,若有若無;把握陰陽,做到陰陽平衡,否則就容易生病。這就要求站樁時把身體在混沌的基礎上分出鬆緊,使頭腦呈現空空蕩蕩,進而得到充分休息。





站樁的姿勢卻也是非常有講究的:

這裡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種最基本的站樁補氣法,在練習站樁前,應排空大小便,而且飯前、飯後一小時不宜練習。




1.腳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腳平行或呈內「八字」形站立,兩腳站得不能太寬,腳跟比肩稍寬一些,腳尖和肩寬度差不多。




2.膝




膝蓋微屈,膝蓋不能過足尖,大腿根部空虛,呈似坐非坐的狀態。





3.手




兩臂環抱於胸前,掌心相對胸部,雙手十指相對,

手指自然舒張,兩腋想像夾著一個氣球,既不能用力過大也不能不用力,

手的位置開始時可以放低一點,以後再慢慢上升,但兩手高不過肩,低不過臍。







站樁的八大要領圖解




4.頭




頭要正,百會上領

(想像頭頂似有一線把頭部懸吊起)

,下頦微收。口微微閉,舌抵上齶,神情平靜。目光平視,自然呼吸,全身放鬆。使周身上下氣機平衡、和暢。


 



5.肩




肩部放鬆,不能繃緊,不能端肩膀。肩膀要很自然地耷拉著,往下松。這時鎖骨、胸部有點沉,所以肩下松時還要往兩側外撐。有的人站樁時間一長就身上流汗,兩手冰涼,原因就是肩肘沒放鬆,氣運行受阻。因此,在練習站樁前要把肩膀抖摟抖摟,放鬆地前後轉一轉。


 



6.身體




上身挺直,不能塌腰翹臀。胸部微含,把背拉直。胯部往前翻,屁股微微往下坐(想像屁股後面有虛空的椅子,只做到椅子前沿的1/3),如果做到以上兩點,腹

部會自然放鬆微回收。




會陰上提,尾閭下垂指向地面。會陰往上提,氣就能往上升,配合著百會上領,這樣上下氣機連成了整體,氣機平衡,內蘊充足,才能顯現出「站如松」的挺拔英俊、內氣渾厚的姿態。




體內氣機充足、通暢了,身形自己會往下矮。下矮時膝蓋不能過腳尖,這樣站樁既出功夫又長力氣。但是一定要注意尾閭下垂,否則體內的氣只上不下,氣機上涌,失去平衡會導致血壓升高。



保持這個姿勢,盡量放鬆全身,什麼都不要想,讓氣血自然流動。一般至少站 30 分鐘。開始練習站樁時,會覺得很費力氣,膝蓋、大腿酸痛。有的人還會哆嗦,這是正常的反應,沒有關係,哆嗦勁兒過去慢慢就好了。




腿酸痛時一定要堅持,忍耐一會兒,酸痛是因為你的身體里氣不足,無力支撐身體重量。這時你可以用意念去體會哪個部位酸怎麼個酸法,氣隨著意念行走,你的意念到了酸痛的部位,氣就會注入這個部位。等到這個部位的氣慢慢充足之後,酸痛也就消失了,這時你的身體就會蹲得更低更穩了。




站過樁的人都有這種體驗,只要站上一會兒,你就能感覺到四肢發熱這是因為你的氣血開始旺盛起來了,再站一會兒,你會自然地感覺到體內氣的運動,你的意念到了哪裡,氣就會跟到哪裡,這是因為你身體內的經絡開始連通了,經絡連通之後,氣血就會暢通無阻,身體的各種病症就能很快得到改善,正如蘇東坡評價練站樁時所說:「

其效初不甚覺,但積累百餘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藥,其力百倍

。」






6.房事不節,腎陽虧損




現代人的性生活比以前明顯增多,這和是商業社會有關,因為可以創造更多的商業價值,電腦、電視、書籍、雜誌無處不在宣傳男女之事,《老子》曰「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而現在到處是可欲,目見耳聞使人體的腎陽長期浮越在外。



房事不節使人的腎精虧虛,精虧則難於固攝陽氣,導致腎陽虧損,表現為乏力、畏寒、腰冷痛、五更瀉、雙目無神、男子陽痿早泄、女子宮寒不孕等。






7.工作煩勞,陽氣外張




現代人工作繁忙、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大,煩惱也增多,《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煩勞則張。」


人體陽氣依靠物質和精神的刺激長期在外工作,不知及時收藏休息,一方面會導致陽氣的虧虛,另外,陽氣太疲勞導致無力入陰收藏,造成失眠,甚至神經衰弱,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






8.物慾難止,壯火食氣




當今社會的主旋律是發展和消費,兩者都在不斷增加人的慾望,慾望是精神之火,而且是邪火壯火,

《內經》提到「壯火食氣」,故慾望也會消耗人體正氣。



《老子》告誡我們要少欲知足,要「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其實就是減少我們的慾望,從而節省陽氣,不讓其過早的消亡。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疲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所以能年皆得百歲而動作不衰。」

少欲才是健康長生之道。






9.濫用西藥,抗生伐正




當前國內醫療界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抗生素的濫用,抗生素性屬寒濕,口服主要損傷脾胃陽氣,會導致胃寒、納差、嘔吐、腹痛、腹瀉等症,而靜脈用藥直接進入血管,還會傷及心陽,引起水氣凌心證。



激素則使人的腎陽直接外越,看似效果明顯,其實是腎陽的透支,損害到人體的遠期健康;還有其他的化學藥物若去除糖衣或膠囊後都呈苦味,苦味傷脾胃陽氣,長期服用西藥必定脾胃陽虛。






10.清熱養陰,中醫流弊




近五百年中醫藥的歷史是溫病學獨領風騷,不可否認它的功績,但它的盛行導致濫用苦寒清熱,導致陽虛體質普遍。



外感病大部分是感受風寒,有極少部分確實是熱邪傷陰證,短期清熱有效,但久用必傷陽氣;而慢性病主要為陽虛證,或者陽虛為主要矛盾。


故陳修園提出「

寧事溫補,勿事寒涼

」,當代李可老中醫也說:「

陽虛者十之八九,陰虛者百無一二

。」那當前濫用清熱葯的原因一方面為醫生的辯證不精,一方面則是用清熱葯比較「安全」,誤用清熱養陰葯產生的副作用具有隱秘性,短期不會被發現,長期使用則大傷陽氣,這就是「庸醫殺人不用刀」。


治病用藥是治果,養生防病是治因,治病者事倍功半,防病者才能長治久安

,扶陽的理念不僅要體現在臨床辨證用藥上,更要體現在養生防病上,要貫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扶陽是大道,《中庸》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我們應該把扶陽的理念普及給老百姓,使他們遠離損陽傷陽的行為思想,使他們能夠健康長壽。




美麗腰約-健康減肥不復胖,斬將勾魂全在腰


脂肪瘤/結節患者的福音


中醫為什麼總讓你少吃寒涼?


為什麼明明體內寒涼卻燥熱上火?


中醫為什麼常提倡禁一切寒涼之物?


中藥性味之謎——四氣寒、熱、溫、涼


陽氣是人身上最好的治病良藥,可現代人80%陽氣不足


幾百例癌症中醫體檢,發現2個驚人的共同點!這些西藥一直在傷陽氣!


五臟常見虛勞症(陰、陽、氣、血)穴位調理法


別再耗損陽氣了!因為你耗不起


「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敲膽經:生陽氣、補氣血、扶正氣


盧崇漢:人體如石磨,陽氣是動力


陽氣為什麼可以治百病?


五臟常見虛勞症(陰、陽、氣、血)穴位調理法


陽氣不足百病生,如何補充人的陽氣?


中醫認為沒有陽氣就沒有生命(大師李可講陰陽)


「陽氣不足 陰邪內生」是生癌之本


========== END ==========


溫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


找不到好中醫?不如自己學中醫!


本號菜單中, 有完整的入門系列, 視頻系列. 歡迎大家學習.


學習古中醫, 傷寒論經方傳承


厚德載物!草木金石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人無病厄,富貴康寧;長壽好德,善始善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伯有道 的精彩文章:

中醫科學院實用經驗良方62首(建議收藏)
王四進經方講座-20-六氣解之少陽

TAG:岐伯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