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立人到底能不能打得過林彪,僅有的幾次交手,林彪可說大獲全勝

孫立人到底能不能打得過林彪,僅有的幾次交手,林彪可說大獲全勝

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的有一個特徵,而根據他們這個特徵也給了他們一個外號,這個外號名字就叫果粉,有非常多的文章和他們的論點,比如說,林彪害怕孫立人的新一軍,如果孫立人過來指揮新一軍作戰,林彪從來就沒贏,這些都是果粉編造的非常廣為流傳的神話。

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孫立人是林彪的手下敗將,這是確鑿無疑的,即便孫立人把杜聿明給代替了,他去指揮整個東北戰局,也照樣打不過林彪,在四平大捷之後,國民黨就徹底停止追擊林彪了,但是這件事情絕對不僅僅是因為馬歇爾的調停。

有很多果粉都會去抱怨馬歇爾的調停,讓國民黨停止了追擊,結果國民黨功虧一簣,而我軍則起死回生,問題是如果要不是馬歇爾調停的話,我家還會多佔一些地盤,因為敵強我弱,我軍根本不會放棄自己的運動戰,而選擇在打陣地戰和國軍死磕,而馬歇爾的調停雖然是影響了國民黨,但也確實影響了我軍。

馬歇爾的調停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沒有馬歇爾的調停,那麼林彪肯定會繼續堅持運動戰,也不會有四平失利,而且,林彪還有可能會抓住機會擊敗國軍,比如說,關內的粟裕,劉伯承他們都這樣做過。而林彪的部隊在5月份四平慘敗之後,就一路撤退,連長春都放棄了,直到車到了松花江以北,白崇禧表示國軍完全可以跨過松花江,一鼓作氣打下去,打哈爾濱,但是,第一馬歇爾的調停,蔣介石也沒眼光,根本不聽白崇禧的建議,把戰機直接葬送了。

但是蔣介石之所以沒能繼續追林彪,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知道,我軍特別擅長是回馬槍,而在我軍撤離四平之後,國軍窮追不捨,結果在松花江的時候,我軍迅速反擊,殲滅了一個多團的國民黨士兵,和國民黨的士兵也不敢再往北方追了。

並且,我軍的一個四縱,他們作為孤軍但卻敢於出擊,向遼寧等城市發起了進攻,而國軍也只能向南回援,現在擺在國家面前的戰線過長,兵力有限,後方又不穩,士兵疲憊,但我軍戰力還有,這就是為什麼馬歇爾調停,以及蔣介石拒絕了白崇禧的建議。要知道蔣介石並不是一個有契約精神的人,如果形勢對自己有利的話,他根本不會顧馬歇爾。

如果把孫立人換上來,這個結果也不會更好,孫立人當初一直在防守林彪的核心部隊,但是三下江南的時候,我軍善於戰鬥,也勇於戰鬥,甚至成建制的消滅新一軍的部隊,孫立人唯一一次戰勝的時候。也是因為我軍在攻守對方駐守的城池的時候,因為對步兵炮兵協同作戰的戰術並不熟練,沒有及時攻克,後來援軍到了,也只能撤退,但是撤退完之後,主動權還是在我這手裡,孫立人的新一軍貿然追擊,結果被林彪殺了回馬槍,直接損失了兩個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漢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衝鋒槍製作比步槍還簡單,英美都大量裝備了,日本為什麼就不裝備呢?
東亞病夫起來了,西亞病夫徹底起不來了,要怪就怪自己當初作

TAG:秦漢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