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國平:寫作是對生活最好的挽留

周國平:寫作是對生活最好的挽留

I"m Your Man

 More Best Of

Leonard Cohen 

00:00/04:23

談教育女兒:「做父親和做名人,我永遠選前者」

「我也許命中該做父親,比做別的什麼都心甘情願,絕對不會厭煩。」談起女兒啾啾,周國平的口氣前所未有地溫柔,他的妻子也說,從未見過如此痴情的父親。在周國平眼中,新生兒是哲學家,兒童是詩人。在他筆下,父愛是呵護備至的養育,是對獨立靈魂的尊重,是對人生的追問和思考。「如果現在給我兩個選擇,一個是普普通通的父親,一個是著作等身的名人,不管什麼時候,我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做父親是男人最為難得的一種經歷,沒有孩子是人生的巨大遺憾,身為父親,對很多事情有著更加健康的看法。」

老來得女的周國平,曾在《寶貝,寶貝》一書里記述了啾啾七歲前,也就是從出生到上小學後的成長故事。如今,啾啾已是20歲的大姑娘,談起和女兒一路走來的諸多點點滴滴,周國平不無感慨:「小時候我是女兒的玩伴,寧可不寫那麼多東西,也要陪孩子一起玩耍;孩子長大後,我最希望的是做她生活中重要的朋友,現在正在努力爭取、『有點希望』。孩子長大後都有離心力,早晚要遠離父母打造的安樂窩,與其依依不捨,不如更加從容一些。」

成人後的啾啾,在戲劇、繪畫、攝影、詩歌上表現出了令周國平欣慰的藝術天賦,但對於女兒未來的路,周國平卻是完全「放養」:「我從來不對女兒做任何引導,而是聆聽她的判斷,有道理的話我會點點頭,覺得不對,則盡量做到『不說話』。其實父母完全沒有必要強求孩子按照自己規劃的人生髮展,畢竟,美好願望一旦落空,是孩子和家長的雙重失落。」

談心靈歷練:「面對磨難,最好的心態是超脫」

28年前,周國平迎來了女兒妞妞的呱呱墜地,但是這個小生命出生後不久就被診斷患有絕症。最終,那個女孩帶著絕症度過了短促的一年半時間,帶著對這個世界的依戀和渴望,在父親一次次絕望的祈禱中,悄悄地走了。周國平用平實的文字敘述了這段美麗而悲慘的故事,寫下了女兒妞妞的可愛和可憐,記錄了他和妻子在死亡陰影籠罩下撫育女兒的心境。這本書就是感動了無數讀者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回顧那段巨大的心靈磨難,周國平也不由唏噓:「苦難總會以各種不同形式發生,也是對生命堅韌度的考驗。哪怕沒有啾啾,妞妞留下的傷痕,隨著時間的流逝,它也會慢慢結痂,慢慢癒合,人不可能老在傷痕里生活。無論是誰,你遇到了人生中這種創痛、這種悲劇,你不會老在那裡生活。那樣的話,你是活不下去的。對待磨難,最基礎的辦法是忍受,更高一點的境界是超脫。」如何從喪女之痛中「超脫」?周國平給出的方式,仍是兩大本行———哲學和寫作:「對死亡的恐懼,是人生的本能,哲學只能克服對恐懼本身的恐懼,想要將這種恐懼徹底參透很難。但心中有哲學,就不會擔憂信仰的失落甚至崩塌。而寫作則是對生活最好的挽留,我在寫作上是『自私』的,不為其他人寫任何東西,只為表達自己。正如《愛與孤獨》的書名,愛是巨大的精神能量,而孤獨則是巨大的內心力量,兩者既是享受又是折磨,一個沒有孤獨感的人是膚淺的。」

談哲學閱讀:「哲學教育不需刻意,重在培養獨立思維」

1963年,在上海中學品學兼優的周國平,成為了班上惟一選擇文科的應屆考生,並如願考入了北京大學哲學系。然而,這個決定在當時卻引起了一片不解之聲:「我是班上的數學課代表,一直對數學興趣濃厚,當我填報了哲學系的志願後,我的語文老師親自來找我,勸我改志願:『你學文科幹什麼?最多還不是像我這樣當個教員?』而班上所有的其他同學,都選擇了理工專業。但我的想法很單純,就想『文理兼修』。現在看來,我的專業選對了。」

儘管是國內最早將尼采哲學以深入淺出筆觸引進中國的學者,但周國平對閱讀哲學的人群年齡有著嚴格的界定:「我從不建議高中以下的孩子讀所謂的哲學讀本,一方面,這種略顯刻意的閱讀要求,很難找到適合這個年齡段孩子興趣的讀本,另一方面,很多孩子提出的看似天真、童稚的問題,實際上都有著深刻的哲學性,父母最好的辦法是跟孩子一起討論,而不是用一本大部頭強行灌輸。」

對於高中階段後的學生,周國平則建議有的放矢地讓孩子用哲學思維解決問題,並舉起了法國的例子:「法國的高中會考必須考哲學,其中一些命題的深度和難度,在我們看來完全超越了中學所掌握的知識範疇和領悟能力,在並不限定標準答案的情況下,學生的作答不但要引經據典,更要有獨立思考,這種從拿破崙時代延續至今的考試方式,甚至成了評判法國人才水準的重要考核依據。中國的國情未必適合用哲學作為學生學業水平的檢驗依據,但哲學中最重要的獨立思維,卻是學生必須掌握的。」

對於當下淺閱讀和朋友圈逐漸成為閱讀「主流形式」,周國平也有自己的觀點:「對於年輕人而言,大勢所趨的環境想要獨善其身,的確很難,也令人擔憂,指望通過指定書目、鼓勵讀經典的辦法改變,是不現實的,但經典的東西並不會因為載體的不同而有褪色。我的建議是『個別解決,周邊引導』,在身邊師長的啟迪下,提升對作品的辨別能力,而不是被淺閱讀『裹挾』。內心積澱了厚實的底子,自然不會在眼界上流於膚淺。」

談語文教學:「我做自己文章的閱讀理解剛及格」

去年,周國平破天荒地寫了一本《對標準答案說不:試卷中的周國平》,對語文教育侃侃而談。談起這本書,周國平笑言,要為自己「正名」:「我時常遇到學生朋友,他們對我大吐苦水,說周老師,我們的語文閱讀理解經常有您的作品,可每次我們都分析得文不對題,太痛苦了!」對此周國平也只能回以苦笑。後來,一位相熟的晚輩,找來一份周國平文章的閱讀理解試卷,讓周國平本人親自作答,結果一對標準答案,周國平僅得了69分,而這位晚輩則歡呼雀躍:「周伯伯,我考的比你好,我得了71分!」

講完這段啼笑皆非的經歷,周國平也不禁莞爾:「我是看了這份卷子,才知道議論文原來有十多種論述方式,可我寫文章的時候,從來沒有刻意地想到其中的哪怕一種。而有些『標準答案』,在我自己看來是完全沒有道理可言的。畢竟,語文首先是能力,而不是知識,義務教育乃至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一方面使得學生具備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則要培養學生的感受和訴說,而不是一味地死記硬背、迎合答案。閱讀的最終目的,是學生的理解能力和作者的思想產生共鳴,本來就是千人千面的事情,何來標準之說呢?」

作家介紹:

周國平,當代著名學者、作家。1945年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系,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散文集《愛與孤獨》《靈魂只能獨行》《只有一個人生》《何以滋養靈魂》等,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寶貝,寶貝》等。譯著有《悲劇的誕生》《偶像的黃昏》等。

文章推薦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分享朋友圈和點贊支持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齊帆齊微刊 的精彩文章:

我與文字的那些故事

TAG:齊帆齊微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