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博拍堂精品推薦:編號46957廣東林先生「大明宣德爐」

博拍堂精品推薦:編號46957廣東林先生「大明宣德爐」

宣德爐是明宣宗年間的產物,宣宗在位只有十年(1426-1435)號「宣德」。宣德三年(1428年)初,暹羅(今泰國)向明朝廷進貢了數萬斤燦若黃金的「風磨銅」。宣宗敕令工部及禮部等官員,利用貢銅鑄造製成鼎彝之事。禮部尚書呂震會同各臣遵旨從《宣和博古圖錄》《考古圖》諸書中所繪的銅器中選出88種,又在宮內所藏宋代柴、汝、官、哥、鈞、定等瓷器中,選出了樣式典雅者29種,共計117種。按圖譜記載,宣德三年六月由工部侍郎吳邦佐帶領100多名鑄工,開始鑄造。十月、十二月宣宗又兩次下令補鑄,到宣德四年才完成,宣爐的數量應在1.8萬件。

在這其中有鼎、爐、鬲、簋等器,彝是泛指祭祀的用器,並非都是爐。當時鑄制宣爐,款式不同用途不同,有的用來祭祀祖宗神明,有的為內府自用、及賞賜臣下的。有皇宮內府用的,從外行看,宣德爐有圓形還是方形的還有方圓結合的。有獸耳陶耳,橋耳、半環耳,朝天耳,蚰龍耳朝天耳雙魚耳橋耳爐獅頭耳鬲式耳戟耳爐缽盂爐四方爐壓經爐朝冠耳爐鼓墩爐桶式爐法盞爐象首爐竹節爐夔龍爐菊囊爐仿古彝鼎爐花式爐?其中獸耳拱爐為皇宮御用。爐上有華美圖案,口方肚園,喻易經泰卦,四足獸拱,喻春夏秋冬,爐底落款為篆體,大明宣德年制,最為珍貴,賞賜臣下的多為朝天耳,喻忠誠聽命。獅耳爐為軍旅專用,橋耳、半環耳爐為一般性祭祀用。

一個好的宣德爐,首先銅質要好,其次型制要入譜,皮色要漂亮,款識要精細。看宣德爐從銅質入手。材質最能說明新老。明代的爐子口薄、底薄,無須加重,但是壓手,就是因為銅質好,銅的精鍊程度很高。普通的銅經過四煉即可呈現出珠光寶色,而宣爐所用的銅,最精者十二煉,最劣者也有六煉。煉的次數越多,雜質去得越多。皮殼包漿可以作偽,但是銅胎換不了。所以看爐子先看足底的銅質。

古人講宣德爐最妙妙在皮色也:「宣爐最妙在色,其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奇光,正如好女子,肌膚柔膩可掐」;「宣爐之妙,在寶色內涵,珠光外現,澹澹穆穆,而玉毫金粟隱躍於膚里之間,若以冰消之晨,夜光晶瑩映徹,迥非他物可以比方也」。由於用料和製作工藝等多方面的因素,宣爐的顏色具有極為特殊的古樸大雅的韻味,這也是其能成為爐中極品的一個重要原因。宣德爐不僅色質典雅,皮色的種類也十分豐富,有水白色、藏經紙色、茄子色蠟茶色、硃砂斑、栗殼色、琥珀色、甘蔗紅色、桑椹紅色、豬肝色、石榴皮色等等。

宣德爐最妙在色,其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奇光。史料記載有四十多種色澤,為世人鍾愛,其色的名稱很多。例如,紫帶青黑似茄皮的,叫茄皮色;黑黃象藏經紙的,叫藏經色;黑白帶紅淡黃色的,叫褐色;如舊玉之土沁色的,叫土古色;白黃帶紅似棠梨之色的,叫棠梨色,還有黃紅色的地、套上五彩斑點的,叫仿宋燒斑色;比珠砂還鮮紅的斑,叫朱紅斑;輕及豬肝色、棗紅色、琥珀色、茶葉末、蟹殼青等等……

近年來銅爐拍賣市場加速繁榮,出現諸多銅爐精品,不斷刺激宣爐收藏市場,明清宣德爐整體水位上漲是原因之一,而明清宣德爐漸漸回歸了其價值本位,也是重要因素。目前,宮廷御制銅爐,最受市場的追捧,常常會引發各路藏家的激烈競爭,另外,年份、材質,款識,皮色好的銅爐也深受藏家的喜愛。在當今社會中,宣德爐已經成為了一個獨特的收藏門類,隨著人們對宣爐的不斷研究與考證,人們對宣德爐的收藏體系越發完善,宣爐可賞可玩,兼具賞供兩義,期待宣爐文化在大家的努力發展推廣下,得以永恆的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博拍堂精品推薦 的精彩文章:

博拍堂精品推薦:編號20524方先生「安徽省造光緒元寶」
博拍堂精品推薦:編號6360餘先生「古籍善本」

TAG:博拍堂精品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