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媒:「北斗」雙星發射讓中國年發射次數創新高

外媒:「北斗」雙星發射讓中國年發射次數創新高

長征3B火箭攜帶著第35和第36顆「北斗」導航衛星從西昌起飛

【《航天新聞》8月25日報道】在其航天活動逐步增多之際,中國8月25日的「北斗」導航衛星一箭雙星發射令該國年度航天發射次數創下新高。配備「遠征」1上面級的一枚長征3B火箭當天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起飛,將兩顆「北斗」衛星直接送入高度約為22000公里的中地軌道。

本次發射是中國2018年的第23次航天發射,超過了該國2016年創下的22次發射的國家紀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CASC)今年準備進行約35次發射,表明其發射活動將有大幅增加。新興商業公司藍箭航天、零壹空間和航天科工火箭(Expace)預計將進一步提升中國今年的發射次數。

發射節奏的加快彰顯出中國意欲打造全面的航天能力和技術,同時也表明中國要想趕超其它航天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航天智庫機構世界安全基金會項目規劃主管威登說,發射頻度並非衡量航天實力的一種很有價值的方式。他說:「蘇聯冷戰時期發射頻度曾非常高,部分原因是其沒有美國所擁有的能以電子方式發回照片的先進成像衛星,所以只得發射膠片型衛星,也因此不得不更頻繁地發射。發射入軌的是什麼要遠比發射次數更重要。」

威登說:「比如,美國政府發射的衛星數量遠少於中國,但美軍事和情報衛星的能力要遠強於中國衛星。另外,中國發射頻度高還與其正在建設衛星星座和能力有關,而美國已經擁有了這些星座和能力。」威登還指出,中國的發射頻度仍遠低於美蘇冷戰期間所創下的紀錄。除「北斗」系統外,中國還在建設其民用對地觀測系統(「高分」)和軍用對地觀測系統(「遙感」)以及氣象(「風雲」)和海洋觀測(「海洋」)衛星等星座。這些衛星系列今年都有發射安排。

在5月份發射了所需的一顆中繼衛星後,中國12月份將嘗試用「嫦娥」4月球著陸器和漫遊車進行有史以來的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嫦娥」4原本是2013年發射的「嫦娥」3著陸器和漫遊車的備份。

更重要的是長征5火箭的復飛。這種重型火箭去年7月的第二次發射失敗,導致長征系列停飛3個月。將採用重新設計的第一級發動機進行的復飛預計將在年底進行,屆時將把「實踐」20大型實驗性高通量通信衛星送入靜地軌道。包括空間站艙段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和樣品回送等探月雄心在內,中國的重大航天規劃都要取決於長征5第三次發射的成功。

專門設計的遠望21號和22號貨船將需要在未來數周離開其長江上的母港,前往天津,以把長征5火箭部件運往海南島,以在11月份或12月份從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

如對航天戰略感興趣,

請關注以下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小宇 的精彩文章:

報告:美航空航天業成貿易贏家,但加關稅威脅未來出口
「伽利略」系統再發四星,在軌衛星數將達26顆

TAG:航小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