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喜大普奔,中國這一技術超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登頂世界!

喜大普奔,中國這一技術超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登頂世界!

近日,據國內媒體報道,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成功研製出,世界上口徑最大(4.03米)的碳化硅單體反射鏡。這意味著我國光學系統製造能力已達到世界頂尖水平,這為我國大口徑光電裝備改造、升級跨入一個新的層次夯實了基礎。

口徑大小決定光學望遠鏡的觀測距離與解析度的高低;自從伽利略望遠鏡現世以來,大口徑望遠鏡就成為天文觀測與空間對地觀測最終的追求。要知道,口徑為2.4米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就能觀測到距地球134億光年的宇宙深處;口徑為3.67米的AEOS地基望遠鏡,能探測到近地軌道0.1米大小的碎片;口徑超過3米的鎖眼12衛星相機,對地解析度可高達0.1米;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口徑大小對望遠鏡的重要之處。

現在世界上主流的大口徑光學系統都是使用反射式結構,影響大口徑光學系統解析度的核心是主鏡口的核心;但當口徑超過一定量級時,光學加工與光學材料在技術上就會面臨極大的風險與挑戰。因為,為了保證望遠鏡的成像質量與解析度,光學系統對反射鏡的面型精度有著幾乎苛刻的要求,這也是大口徑光學系統難造的原因。

中國之所以一直不能自主研製4米量級大口徑的反射鏡,主要是大口徑反射鏡鏡坯製造技術與反射鏡加工技術等,長期被美、法、德為首的少數西方國家管控。無奈之下,中科院長春光機所十年磨一劍,在2016年研製出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而且還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碳化硅反射鏡胚。這次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不僅打破西方技術封鎖,還進行技術反超的確讓中國出了口惡氣。

雖然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研製出了4米量級碳化硅鏡胚,為研製4米口徑反射鏡解決了最核心的難題,但後續的材料選用與加工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例如:當反射鏡面積增大,碳化硅硬度極高的特性,給反射鏡加工的方法帶來了新挑戰;同時,作為一種陶瓷材料的碳化硅,在光學粗拋光後,表面存在的細微缺陷,會影響反射率等光學性能,所以後續鏡面處理相關工藝仍需改進。

為了解決材料加工與鏡面材料處理方面的短板,中科院長春光機所通過綜合CCOS技術與「應力盤」拋光、磁流變拋光等加工技術,從大大提升非球面的製造精度與效率;同時,中科院長春光機所還採用擺臂輪廓儀檢測、光學零位補償干涉測量等這些先進的檢測技術,完成了4米反射鏡原位檢測的目標;最後才實現了4米大口徑非球面反射鏡高精度光學加工的研製。

對於鏡面材料缺陷的問題,中科院長春光機所運用等離子輔助低溫物理氣相沉積(PIAD)的方法;首先,在碳化硅反射鏡表面鍍制Si改性層,然後對反射鏡面的面形進行精加工,最後在4米反射鏡表面鍍制反射增強膜,讓鏡面的反射率達到光學系統要求。

可以說,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的成功,是所有工作人員一步步試錯、一步步總結、一步步改進的結果。不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皇天終沒有負長春光機所工作人員付出的辛勤汗水;中國正是有這樣一群腳踏實地、默默奉獻的人才會不斷給祖國和人民帶來奇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酷 的精彩文章:

為了對付055,美國將下血本,復活一款超級巡洋艦!
中國已掌握第四代核武器核心技術,最大功臣卻來自該國!

TAG:軍武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