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古代寫錯的字叫做「通假字」,那英語如果寫錯了,會怎麼辦

中國古代寫錯的字叫做「通假字」,那英語如果寫錯了,會怎麼辦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使古代那些學問學術很高的文學家,也會有馬失前蹄的時候,畢竟歷史上很多書籍的創作都是純手寫的,即使那些後來可以用作印刷術的作品,也是人們一個一個字刻出來的,所以不可避免的會有錯別字的出現,但是他們也沒有像我們今天這麼發達的技術,可以檢測出錯別字,那麼這些人會怎樣挽回自己的顏面呢?

很多人常常感嘆:「為什麼古人寫錯了字叫做通假字,而我們今天寫錯了字叫做錯別字。」這也是現在很多人diss古人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我們要知道一個很重要的知識就是,漢字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字的字音字形以及內容含義發生了重要變化,尤其是近代以來的一次漢字簡化,使得人們對一些古漢語會有很大的誤解,現在的我們可能會認識幾個繁體字,但當提筆寫的時候,很多人還是不會寫的,所以古人的「錯別字」不一定就是「錯別字」。

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我們先要了解通假字的三個主要分類,一個是同音通假,一個是雙聲通假,一個是疊韻通假。同音通假顧名思義就是字的發音相同,例如「戰國從衡,真偽分爭」中的「衡」就屬於通假字,和「橫」的意思相同。而雙聲通假自然就是發音不相同,也可以說是聲母相同,而韻母不同的通假字。如「亡如世鮮知十之才士」中的「亡」就和「無」字同意。而疊韻通假就是就是說本字的韻母相同,而聲母不同。例如「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中的「見」和「現」是通假字,是「表現」的意思。通假字大致可以分為這三種,這些也是正常情況下的通假字,但古人也真的有寫錯字的情況出現。

最著名的代表當屬王羲之著名的《蘭亭集序》,雖然書法優美,內容也是十分具有意境,但不可否認的就是其中還有幾個明顯的錯別字。首先是《蘭亭集序》中第4行第5個字,「崇山峻領」。《說文解字》:「領,項也。」領,就是脖子。《說文解字》也收有「嶺」(嶺的繁體字),意思是「山道」。而王羲之生活在《說文解字》作者之後的兩百年,總不能說歷史又倒退回去吧。《蘭亭序》第12行第8字,是「悟」,「悟言一室之內」。《詩經·陳風·東門之池》:「彼美淑姬,可與晤言。」毛傳:「晤,遇。」《說文解字》有悟字,意思是「覺也」。所謂覺,就是醒悟的意思,它是和迷相反的心理狀態。是故,王羲之的「悟言一室之內」,當作「晤」。除此之外,《蘭亭集序》還有幾處的明顯錯誤,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去發掘,看看這位書法大家做的一些糊塗事,也算是這件傳世名品的一些污點。

那麼,漢語既然有寫錯叫做通假字的情況,那麼發源也同樣悠久的英語如果寫錯了會怎麼辦,總不能說這個單詞沒有意義吧。所以就有了現在英語學習之中一種很便利的學習方法就是母音互換,一些發音相同或者格式相同的詞根之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兩者的含義也並沒有發生很大的變換,這也許可能就是西方人在創造語言的時候避免麻煩用的一個小手段。

不管這些錯字是對是錯,也是承載了數千年的文化傳承,對於文化的記錄與保存產生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要是從一個民族責任心的角度出發,現在的我們還是要少寫錯字,尤其是現在科學技術發達,很少有寫字機會的情況下,很多人可能都會有提筆忘字的情況,我們不能將一脈相承的文化在我們手上斷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點料 的精彩文章:

如果北洋水師的這位洋人顧問沒有離開中國,甲午海戰清朝可能會勝
《鎮魂》小說中的伏羲、女媧、神農、崑崙四大神,其實並不同時代

TAG:歷史有點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