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孔子最沒見識的兩句話,讓人懷疑其聖人身份

孔子最沒見識的兩句話,讓人懷疑其聖人身份

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經典著作,其中有許多至理名言被後所推崇,但也並不是孔子的每一句話都是經典,其中也有很多不成熟沒道理或是缺乏見識的言論。

今天,在這裡給大家分享或探討一下,孔子最缺乏見識的兩句話。

孔子最沒見識的兩句話,讓人懷疑其聖人身份

第一句,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這句話出自《論語》公治長第五,翻譯成現代白話文的意思就是,拉倒吧,能夠看到自己的過錯而又能從內心自責的人,我還沒看到。

自己犯錯了內心感到自責,這不是人之常情嗎?不要說聖人,就是普通的芸芸眾生也會有這種思過自責之心,我想每一個都應該有這種體驗吧,所以,孔大聖人說出這樣一句話,確實讓人感到非常困惑,難道他那個時代的人都一點悔過自責之心都沒有嗎?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自從周代制禮作樂之後,民眾都是很注重道德禮儀,廉恥之心尤盛,所以,對自己的過錯產生自責的心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幾乎是人人皆能做到事情,這樣的人放眼皆是,何以孔子卻看不到,那麼他整天看到的又是什麼?確實讓人不得其解。

孔子最沒見識的兩句話,讓人懷疑其聖人身份

第二句,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此句出自子罕第九,翻成現在白話文的意思是,後生可畏啊,誰知道他將來不比我們強,不過,一個人如果到了四,五十歲還默默無聞的話,就沒有什麼敬畏的了。

我們知道,孔子生活在春秋時期,在他之前有個姜子牙,七十歲才出道而名揚天下,四,五十歲還在做屠夫,按孔子的思想,姜子牙應屬於不足畏之人。即使放下姜子牙不說,孔子自己也遇到兩個研究周易的人,也曾讓孔子顏面掃地,自愧弗如,不知孔子說這句話是在遇到這兩個人之前還是之後,不管怎樣,在古代真正不求聞達的隱士也很多的,有的人可能一輩子也默默無聞,但誰能說他們不值得敬畏呢,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孔子雖然滿口仁義道德,倡導安貧樂道,其實內心對名貴權勢還是充滿渴望的,在他心裡追名逐利的虛榮遠遠超過默默無聞的修鍊。

孔子最沒見識的兩句話,讓人懷疑其聖人身份

孔子一生命運不濟,但他做官求名的渴望一直都很強烈,他的言論很多都是一種不得志的自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孟母家教 的精彩文章:

從炎黃到漢武時期中國版圖的變化,看看你的家何時劃入中國?
招商興業建設中國平安,求下聯

TAG:孟母家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