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當網路成為申訴新途徑,VR能為其做什麼?

當網路成為申訴新途徑,VR能為其做什麼?

原標題:當網路成為申訴新途徑,VR能為其做什麼?


近日,關於滴滴順風車事件引發了人們廣泛熱議,很多人為受害者感到不平,同時廣大群眾齊心合力在網路上請求有關部門一定要嚴肅處理此事件。目前有關部門已經採取行動,相信不久就會有一個令人滿意的答覆。關於性侵很多人應該其實已經並不陌生了,甚至可能已經是司空見慣了,全球調查顯示,每98秒就有人遭到性侵犯,這確實很「司空見慣」,據了解,每3分鐘就會發生一起針對女性的暴力犯罪事件,女性被性侵的幾率比男性高達15倍。其中61%的性侵倖存者比普通人患憂鬱症的可能性高出3倍,甚至13%的女性企圖自殺,多麼可怕的一個數字。 在日常生活中女孩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女孩子並不弱小,只是很大一部分人並沒有提起警覺,只覺得壞人離我們很遠,即使此刻是安全的,也不要放鬆警惕,畢竟如果真的發生一切悔之已晚。


細想為什麼會發生此類事件,加害者心理扭曲和人性的喪失是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加強法律對受害者的制裁,同時也該注重文化的普及,為很多人樹立道德規範,深知禮義廉恥。當網路成為申訴新途徑,VR能為其做什麼? 所有消息的曝光與揭露都依賴著網路,而性侵事件也憑藉著網路這一媒介,不斷升溫。那除此之外,科技還能為其做些什麼呢?作為一個VR垂直媒體,為大家整理了一些VR在事前教育以及事後心理輔導上所做的努力。事前教育和培訓 如今,VR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安全教育和培訓。VR比書本具有著更加直觀的教育方式,而且內容也會更加豐富。以身臨其境的代入感,幫助孩子去理解什麼樣的行為是性侵犯;讓成年人學習在遇到危險時,該怎樣去轉變自己的處境。 如加拿大蒙特利爾基督教青年會就開始利用VR來開展性教育。該青年會通過VR電影來鼓勵孩子和年輕人對「性問題」進行交流討論,以此形成其對於「性」的正確理解。如此一來,孩子對性侵理解的加深,也在一方面盡量避免了傷害的發生。

VR紀錄片,安慰及治療被害者 除了事前教育外,事後的心理治療也十分重要。曾有一位被害者在被性侵後,拍攝了一部VR紀錄片《TESTIMONY》,希望藉此能夠給其他的被害者帶來些許心理上的安慰。作為一名性侵被害者,Kfir一直想用自己的證詞去做些事情,但又顧慮重重。逐漸,Kfir發現VR是表達自己最合適的媒介。Kfir認為,利用VR拍攝一部有關性侵的紀錄片,而被害者戴著頭顯根本看不到其他地方,所以將更集中於眼前的內容。 同時,這也將會成為被害者傾訴和分享的一個平台。拍攝紀錄片時,被害者不需要去回顧曾經被侵犯的細節,只需講述自己恢復的過程與心理變化的歷程。「我主要想讓別人知道,他們帶著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是如何繼續生活的」,Kfir還認為,VR可以作為移情的工具,當被害者靠近那些與自己有著相同經歷的人,便不會害怕繼續聽下去。 而相對於上文「溫柔」的治療手段,魁北克加蒂諾的Cyberpsychology Laboratory 利用VR設計了一種較為「粗暴」的療法。該VR療法直接將被害者「帶回」到被性侵的那一刻,以一種安全的方式讓被害者重新體驗一次當初的傷害。

Claudie Loranger是該VR治療項目的負責人。Claudie Loranger表示:「遭受過性侵犯的女性大多會避免再次接觸跟侵犯場景有關的環境,治療這種心理創傷的第一步就是讓她們暴露在自己極力避免的環境中。」 這種暴露療法已經有上百年歷史了,目前,該應用較為成熟,效果也被廣泛認可,經常被用於治療老兵的PTSD。隨著VR技術的發展,當前已可模擬出足夠真實的場景,讓患者安全地進入,以獲得有效的治療。 但科技,永遠都是輔助之力。真正的治癒,還是需要依靠被害者自己。那些在心中勾畫了美好的世界的人們,同時也不要遺忘了隱藏在美好背後的黑暗。如果不幸真的降臨,小編希望那些扛著悲傷的人們,都能將其當做噩夢一場。天亮了,人還要活著。像那位走出陰影的女孩林夏曾說過的:「不要誤會自己,你還是很美,乾淨得像清晨的陽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矩陣 的精彩文章:

智能手機與VR的結合

TAG:中科矩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