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寧夏省與甘肅省合併之後,1958年,為何成了寧夏自治區?

寧夏省與甘肅省合併之後,1958年,為何成了寧夏自治區?

原標題:寧夏省與甘肅省合併之後,1958年,為何成了寧夏自治區?



在前幾天的文章中,小編先後和大家聊了綏遠省、熱河省和綏遠省,再加上西北地區的寧夏省,組成了當年的塞外四省。寧夏省已經建立了整整30年,但是到了50年代,曾經的寧夏省被改成了寧夏自治區,而且兩次和甘肅省分家。最大的一個問題出現了,既然寧夏省已經和甘肅省合併,為何4年之後,又出現了寧夏自治區呢?其實,這是根據時代的發展決定的,不同的時代在區劃問題上的態度也不一樣。


首先我們講一下寧夏所在的河套地區,認真地說,河套地區十分的富饒,俗話說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河套地區是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部落反覆爭奪的地區。因為這一帶既可以用來耕種,同時也能夠用來放牧。在宋朝歷史上,西夏國的主要地盤就是河套地區,西夏國的首都就是現在寧夏省會銀川。清朝入主中原之後,重新劃分了行省的轄區。當時,寧夏地區隸屬於甘肅省。當年的甘肅省轄區十分遼闊,包括現在的寧夏自治區、甘肅省、新疆的東部、青海的東部和內蒙古的一些地區。



到了清朝的統治末期,沙俄開始染指西北地區,甘肅省的轄區太大,非常不利於管理。清朝一種想在西北再建立一個省份,可是計劃還沒有開始,清朝就滅亡了。一轉眼到了1928年,當時,綏遠省、察哈爾省和寧夏省先後建立,再加上之前已經建立的熱河省,共同組成了著名的塞外四省。請注意,當年的寧夏省轄區也不小,除了包括現在的寧夏之外,還包括內蒙古西部地區。到了建國之後,隨著國家局勢已經完全穩定,國家開始重新劃分各個省的轄區問題,也裁撤了一些省份。


在50年代,塞外四省開始陸續被撤銷,這4個省份的建立都有一定的軍事因素。但是在國家已經沒有戰爭的情況下,這些省份已經喪失了繼續存在的必要。再加上內蒙古自治區已經建立,而且不斷的擴大自己的轄區。到了1954年,已經存在了20多年的寧夏省被撤銷,同時與甘肅省合併。也就是說,甘肅省的轄區再次擴大。但是這樣的情況並沒有持續太久,在行省轄區的問題解決之後,各民族區域自治的問題有提上了日程,寧夏地區的各個民族雜居,開始籌備自治區的問題。



其實在併入甘肅之後,西海固和吳忠兩個地區就已經是自治州了。現在僅僅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加強了一把而已。1958年,寧夏與甘肅再次分家,不過這次成立的不是寧夏省,而是新的寧夏自治區。寧夏自治區的面積相比當年的寧夏省要小得多,寧夏自治區的面積有6萬多平方公里,人口有600多萬,分為5個地級市。寧夏自治區剛剛成立的時候,轄區內沒有一個大城市,出現了省會選擇上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本屬於甘肅省的銀川市被劃給了寧夏,而是成了寧夏的省會。


在上世紀50年代,發生變化的省份很多,例如塞外四省、西康省、平原省等等,關於這些省份的問題,小編之前都曾經講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記錄。當然,除了這些省份之外,還有一些省份非常經典。例如松江省、遼東省等等,當年的東北地區有9個省,而不是現在的東北三省。其實除了各個省的問題之外,各個省會也出現了很大的故事,關於各個省會的故事,小編以後和大家慢慢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繁華萬里 的精彩文章:

中國軍隊擁有40個集團軍,1938年,到底能夠有多少兵力?
一個左都御史,實際權力非常大,如何與兵部尚書對抗?

TAG:繁華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