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的兩棲登陸戰開打會怎樣?等看到野牛登陸時,那麼一切都晚了
原標題:最終的兩棲登陸戰開打會怎樣?等看到野牛登陸時,那麼一切都晚了
最近有一張圖引起海峽兩面的討論,這張圖本身只不過就是一個來源於著名遊戲《紅警2》裡面的一個場景,一堆「野馬」726型氣墊登陸艦登陸疑似淡水河口的畫面。
看到氣墊船那就晚了
儘管只是一個遊戲創意圖的再現,可仍然引起海峽對面的巨大反彈,除了調侃以外,更多的則是「這不是來送x的嗎?」「小心我們M1坦克挨個點名」「我們一定會堅守到底等待外援的」這類話題在社群媒體上被反覆討論,簡直就擺出一副死拼頑抗到底的意思!再加上正在按照計劃商討引進的,號稱「全球第一」的M1主戰坦克,更讓這一小撮人感到腰桿硬了不少。
只不過是遊戲加工
可實際上會這麼簡單嗎?我們的氣墊船會讓你們在灘頭挨個「點名」?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場我們已經在圖上推演多年的,最終的跨越海峽的兩棲登陸作戰中「野牛"氣墊登陸艦和」野馬「氣墊船的實際作用。這兩型船其在兵力運輸作用上的作用自然不容小覷,尤其是」野牛「可以直接運輸3輛96A型主戰坦克直抵灘頭。只不過如果輪到」野牛「和」野馬「出動之時,無疑這場戰役已經進入到了中後階段。如果再糾結牽頭所說的「野馬」「野牛」登陸,那麼一切都已經晚了!
靠M1坦克就能頑抗到底?
因此,我們現在最優先考慮的是「如何能夠在前一階段,也就是持續火力這一階段,有效摧毀敵方有生目標,並壓制敵方的反登陸作戰兵力,隨即為後續的兩棲登陸以及最後的收尾階段做好充分的鋪墊」。這是目前來解放軍來說遠比以前所設想的搶灘登陸更為重要的目標。
搶灘登陸無疑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前使用的一種主要的兩棲作戰模式。而到了上個世紀後半夜,我們所能看到的是美軍使用的垂直登陸以及在大規模傘降、空投作戰等等手混合手段來達到奪取敵方前沿和縱深陣地的目標。這些登陸手段其實都是已經處於兵力投送階段,在幾場戰役中來看,其實只能是最後的10%收尾了。
遠程打擊火力其實是主力
實際上,前期的火力準備階段,要佔到50%或者達到70%的戰役技術兵器的投入量。而在未來的最大的一場兩棲登陸作戰中,我們所需要做的火力準備和火力持續打擊階段,至少要達到70%以上總兵力投入才可以,這其實對於中國空軍和海軍的遠程打擊和持續支援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空軍對地打擊
中國空軍現在主導的對地打擊力量有幾種:一種是還沒有完全退出現役的強-5攻擊機,還有殲轟-7「飛豹」戰鬥轟炸機,還有擔任主力作戰任務的殲-16多用途重型戰鬥機。只不過,這些機型所能攜帶的精確制導彈藥數量有限,所以還需要轟-6k等遠程轟炸機進行有效彌補。
無人機是急需
死拼頑抗到底!強硬放話要全面反制,買全球第一坦克也救不了它 與此同時,我們還有一個優勢不能忽視,那就是所擁有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如果能夠把察打一體無人機進行有效利用,在中國空軍掌握局部制空權之後,有效使用無人機對於高危險以及隱蔽度極高的目標區域進行有效監控和打擊,這將是中國空軍下一個階段主要研究課題。
在現有多兵種指揮體系下,利用殲-20首先打掉敵方關鍵通信節點以及雷達,隨後使用電子戰飛機,覆蓋敵方的電磁頻譜,確保敵方沒有有效地爭奪制空權力量,並安排殲-10,殲-16,殲-11等機型升空進行待機,爭奪制空權。一旦有效殲滅敵方空軍後。剩下就是安排察打一體無人機,對目標進行有效的監測和補刀。
重中之重的前期火力準備階段那麼更不用說了,這邊需要火箭軍、陸軍、海軍、空軍四位一體的全平台的打擊能力。同時,這些火力,不僅要考慮到對對岸之敵目標打擊,同時要考慮到可能的海外後援之敵的制約,對他們進行有效遏阻,甚至進行有效威懾打擊。因此前期所能投入的遠程打擊火力只能占我們總打擊火力的1/3,剩下2/3更多的是要對敵方可能出現的大型艦艇,以及可能出現的空中高價值目標進行有效威懾。
雙航母意義很大
當然,如果我們現在有了2艘以上的航空母艦,這將會對於我們未來的反介入作戰進行有效的資源,可以構築一定的遠程警戒線,提防可能的第三方不要進行涉險冒進,從而為我們進行最後的搶灘登陸,創造最佳時機。
這樣的火力能扛得住?
等到兩棲兵力登陸之後,別管你是」全球第一「坦克,還是亞洲最強」阿帕奇機隊「,都已經無力回天。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對自己現有實力充滿信心,另一方面不能寄希望於奇蹟的發生,枕戈待旦,隨時應變,才是現階段的應該做的事情。畢竟明天的事情,誰都無法預料!


※做美國盟友不跟它一條心後果會有多嚴重?土耳其五代機告訴你答案
※考驗我們最新高超武器重要時刻到了!中俄接連表態要反制太空霸權
TAG:無名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