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塊骨頭上刻著四個風字,曾被懷疑是贗品,後被專家鑒定是國寶

這塊骨頭上刻著四個風字,曾被懷疑是贗品,後被專家鑒定是國寶

一塊牛骨頭能稱為國寶嗎?估計夠嗆,除非這條牛是老子騎過的「道德」牛,或者是太上老君騎行的「神仙」牛,可是事實上,這塊看著不起眼牛骨頭確實是國寶,您想要知道這塊牛骨頭的來歷,以及它為何能成為國寶,那就讓小編給您從頭一一揭秘:

這塊骨頭上刻著四個風字,曾被懷疑是贗品,後被專家鑒定是國寶

這塊骨頭上刻著四個風字,曾被懷疑是贗品,後被專家鑒定是國寶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藥店里,有一味中藥叫做龍骨,其實它還真不是龍的骨頭,只是古代的大象,犀牛和三趾馬等大型動物的化石,這味中藥不僅能鎮驚安神、除煩熱,甚至還有治療心悸和失眠的作用。

這味中藥一用就是幾千年,可是在晚清的時候(1899年),國子監祭酒大臣王懿榮因病買葯,可是他看著藥材中的龜甲上竟有文字,要知道王懿榮可是一個古董的行家,經過研究「甲骨文」終於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這塊骨頭上刻著四個風字,曾被懷疑是贗品,後被專家鑒定是國寶

甲骨文是殷商時代(公元前1400年)留下的古老文字,相當於漢字的老祖宗,王懿榮以二兩銀子一片,將藥店的12片甲骨全部買走,隨後,關於甲骨文的研究,也就在小範圍展開了。

民國時候,又出現了一個對甲骨文非常有研究的大家,他叫劉體智,劉先生是安徽廬江人,他是晚清重臣四川總督劉秉璋之子,家資的充盈,讓他有大量收購甲骨和青銅器的本錢,解放後,他將私藏的28450片甲骨,出讓給了國家,當時,這批甲骨歸中央文化部文物局管理,1958年,這批甲骨,又調撥給了北京圖書館(也就是現在的國家圖書館)。

這塊骨頭上刻著四個風字,曾被懷疑是贗品,後被專家鑒定是國寶

劉體智的這批甲骨兩萬多塊,但甲骨也是有等級的,可以按照一二三等來區分,小編隨便舉一個例子,比如:和商代的帝王,祭祀和朝政有關,可以填補商代歷史空白的甲骨,就可以定性為一類甲骨;二類甲骨上面記錄著當時人類的占卜活動,甲骨上面文字的解讀,可以讓我們知道當時人類的生活狀況。而三類甲骨上刻寫的文字就很簡單了,有的是一個字,或者幾個字,雖然通過文字,可以理解甲骨文上的意思,但這類意義不大的甲骨,只能當做是商代文明的證物了。

經過考古專家的遴選,一批一類甲骨文物被挑選了出去,可是有一塊被稱「四方風」的牛胛骨,這塊甲骨上刻有24個甲骨文(因為文字缺失,實際應該為28個字)卻意外地落選了。

這塊骨頭上刻著四個風字,曾被懷疑是贗品,後被專家鑒定是國寶

這道理很簡單,因為當時為了研究方便,便對這塊甲骨上的文字,進行了拓片。

可是拓片畢竟有局限性,首先,雖然拓上了文字,可是甲骨的形狀卻沒有被拓上去;我們都知道,一類甲骨上的文字,大多是卜詞,可是這塊甲骨上的文字是「東方曰析,風曰協;南方曰夾,風曰微;西方曰夷,風曰彝;北方曰宛,風曰(「役」字改雙立人旁為單立人旁) 」很顯然,甲骨上面刻寫的是氣候,跟占卜一點關係都沒有。再說,這片甲骨上的歲月留痕,是拓片無法表現的,故此,拓片被幾位甲骨文研究的專家分別看過後,他們一致認為,這個「四方風」的牛胛骨,並非是商代的文物,而是後人的偽作。

畢竟真的假不了,而假的也真不了,解放後,經過一位姓胡的著名的甲骨學家的考證,這塊「四方風」的牛胛骨重新受到了人們的重視,胡專家認為,這塊甲骨上的文字:「字體遒整,文氣古奧,文理通達」偽刻絕對達不到這個效果,故此,「四方風」甲骨為真品,應該是武丁時期的刻辭。

這塊骨頭上刻著四個風字,曾被懷疑是贗品,後被專家鑒定是國寶

「四方風」甲骨從一開始流落地攤藥鋪,到登堂入室被劉體智購得,再到被判定為贗品,最後洗去冤屈,成為國家的一類文物,這個起伏跌宕的過程,只能用「功不唐捐,玉汝於成」 (世界上的所有功德與努力,都不會白白付出,必然要有回報,你想要成為一塊美玉,必須要經受打磨璞玉一樣的磨練)來形容和比喻,聯繫到我們的成長之路,只有兩句話:沒有奢談的成績,更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解密坊 的精彩文章:

金沙遺址曾出土過一件最「幸運」的文物,只差一點,它就被毀掉了
明泰陵修建完畢發現浸水,工匠獻出一個「邪招」,竟騙過了皇帝!

TAG:歷史解密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