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湘西走出的畫家

湘西走出的畫家

楚篁「為什麼鳳凰子弟偏生喜歡畫畫呢?我活了八九十歲才明白。畫畫原來是一個偉大的懷抱。它能撫慰相濡以沫的眾生,不同生活層次的人都需要美,創作美的人就能賴以苟活。」這是藝術家黃永玉老先生在為他的小老鄉劉鴻洲寫序時發出的感嘆。的確,畫家劉鴻洲生長在湘西鳳凰縣的沱江岸邊,玲瓏秀美的鳳凰古城獨有的明清遺風、深厚的文化積澱熏陶塑造了劉鴻洲外柔內剛、豪邁豁達的品性和情懷。

劉鴻洲出生於湘西鳳凰,別號一勺,土家族,生於1943年。現為中國美協會員、湖南書畫院特聘畫家、湖南中國畫研究會顧問、自治州美術家協會名譽會長。其藝術作品善於發現和挖掘前人未曾觸及的表現空間,採用工筆和寫意相結合的手法,大膽吸收漢唐壁畫和西方色彩的營養,從湘西的生活中創新,創作出一大批花鳥畫,厚重大氣,強烈輝煌,既見傳統筆墨情趣,又見現代色彩魅力,構成劉鴻洲花鳥畫藝術的神髓。他在繪畫語言的探索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早年的生活經歷,對民族美術的了解,多年潛心研究藝術理論,刻木板,畫插畫,到各處遊學,鑄就了劉鴻洲筆下的山水大氣磅礴,人物神韻細膩。其代表作品《狂舞》《沈從文像》參加全國第八屆版畫展,《賽》被北京中國美術館收藏,《母親呵母親》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中國畫《邊區牛市》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呵也》獲全國少數民族美術百花展銅獎,作品被中國美術館、齊白石紀念館,黃賓虹紀念館等研究機構和海外人士收藏,出版有《劉鴻洲寫生集》《劉鴻洲中國畫作品精選》。

黃永玉稱「他的藝事和他的為人經歷學識一樣: 謙和、沉著、豐富、精密,既有飽滿的傳統技巧,又有寬和從容的現代意識,不矯揉造作,不故弄玄虛。抒張有致,開合從容,讓人深感親近又肅然起敬。」陳白一先生也曾評價他的作品:「既見傳統筆墨情趣,又見現代色彩魅力,令人耳目一新,構成了劉鴻洲花鳥畫藝術的神韻。」

更難得的是劉鴻洲在藝術理論方面也有頗高造詣,他曾在中國藝術家協會中國畫高級研修班研修,又作為訪問學者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訪深造一年,期間發表了很多有見地的美術論文。因為有豐富學養,劉鴻洲的畫不淺薄、不單調、構圖飽滿、色彩亮麗、線條靈動、充滿著生機與活力,飽含著詩意與故事。劉鴻洲的文學修養讓人欽佩,題畫頗有韻味,如「出門一笑大江橫」「夢入江南煙水路」「三月春光濃似酒」等;他的詩詞如「黃水自天邊,九曲迴環,逶迤浩蕩裹長煙。鐵馬金戈爭隘口,一闖雄關……」借物抒情栩栩如生,胸襟開闊。

2018年8月23日至9月1日,劉鴻洲個人作品展在湖南省博物館新館舉行。展覽作品分為版畫、人物、山水、花鳥、手卷五個部分,共計近百幅,是劉鴻洲幾十年來創新成果的集中呈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