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代「歷算第一名家」和「開山之祖」梅文鼎有何科學成果?

清代「歷算第一名家」和「開山之祖」梅文鼎有何科學成果?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

作者: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雷曉凡

中國清代湧現出了不少在科學技術方面頗有造詣的文人學者,他們除了對傳統經典學問純熟於心,還在天文、曆法、數學、物理等諸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其中有這樣一位大家,被世界科技史界譽為與英國牛頓和日本關孝和齊名的「三大世界科學巨擘」,在歷算、天文、數學等諸方面均頗有造詣。接下來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位科技大師——梅文鼎。

梅文鼎雕像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號勿庵,安徽宣城人。梅文鼎早年跟隨父親梅士昌研習儒家經典,其中講求變易圓通的《周易》對梅文鼎影響很大,梅文鼎在當時有「神童」的美名。在父親的影響下,梅文鼎自幼喜愛觀測天象,為後來自己在天文學方面的作為奠定了基礎。梅文鼎的科舉之路並不平坦,他在15歲時曾補為博士弟子員。20歲結婚成家後,梅文鼎的祖父與父親先後去世,為了守孝,梅文鼎再也沒有參加科舉考試求取功名。

27歲起,他與弟弟梅文鼐師從道士倪觀湖開始學習數學、曆法,終身潛心學術。明末清初西方科學知識的傳入,對梅文鼎產生了巨大影響。倪觀湖看到梅文鼎的一些補正前人曆法的科技成果,認為梅文鼎才智超越自己。

梅文鼎《籌算》書影

梅文鼎本身的文史功底較好,在北京、天津期間曾撰《明史歷志擬稿》3卷。但他不求功名,始終沒有進入朝廷以官方身份參與工作。除了史學修撰,梅文鼎還在天文、數學、曆法等方面的造詣都很深。梅文鼎注重天象觀測,發明了「揆日器」、「測望儀」、「仰觀儀」、「渾天新儀」等等,天文學著作有40多種,其中包括《交食》、《七政》、《五星管見》等書專門用來介紹西方天文學。梅文鼎在元代郭守敬的《授時歷》與明代《大統歷》的基礎上,上溯到歷代70餘家曆法,考辨錯訛,吸取精良,為後代學者研究授時歷與大統歷,提供了參考方向。學界公認梅文鼎最大的貢獻在數學方面,數學也是曆法研究的基礎,不僅對中國傳統數學理論做了整理和發掘,還研習西方數學,閱讀《幾何原本》,將中西方數學成果熔於一爐,其所著所有數學作品統稱為《中西算學通》。由於種種科技貢獻,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於南巡途曾3次召見梅文鼎,臨行時親賜「積學參微」四字給以褒獎,梅文鼎的後代也得到了蔭封。

康熙帝召見梅文鼎雕像

梅文鼎是一位在科技領域多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多面手」,後世均認為他是清代「歷算第一名家」和「開山之祖」,梅文鼎一生著作豐宏,作品達到80多種,許多思想與成果對於今天的學者仍有指導和參考價值。

參考資料:

梅榮照主編:《明清數學史論文集》

趙爾巽等:《清史稿》

胡世慶:《中國文化通史》

李迪:《梅文鼎評傳》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施祺 楊培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清朝東北地區的特殊地位給東北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太監組建的軍隊,明朝的「凈軍」究竟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