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清時期「走百病」是什麼習俗?有哪些講究?

明清時期「走百病」是什麼習俗?有哪些講究?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

作者: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雷曉凡

《金瓶梅》第二十四回中陳經濟有「走百病」,「金蓮等眾婦人嘲戲」的情節。眾所周知,《金瓶梅》是晚明時期著名的世情小說,其中假借宋代事件背景的故事情節實際上是對明代社會的寫實反映,那麼這個「走百病」究竟是什麼習俗?都有哪些講究?

元夜走百病

「走百病」,又稱為「遛百病」、「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等,一般是在元宵節(即「上元節」,元月十五),有些地方也放在元月十六日,婦女們在當日要拋開家務,或回娘家看望,或帶著孩子逛廟會賞花燈,或結伴外出遊玩。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明代這種習俗就已經遍布北方。至清代時期,「走百病」已經成為大江南北的婦女們的講究。

所謂「走百病」是一個全國性的習俗,但就像大多數習俗一樣,在全國各地都有稍稍不同的變異。雖然這一習俗在今天的中國已經不多見了,我們可以通過歷史文獻對「走百病」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北京等地正月十五日,婦女夜間約齊外出行走,一人持香前導,而且最好要上橋去走,據說這樣走能夠延年益壽驅除百病。清代顧祿的《清嘉錄·正月·走三橋》:「元夕,婦女相率宵行,以卻疾病。必歷三橋而止,謂之走三橋。

邊觀燈邊走百病

天津的「走百病」習俗中格外強調了觀賞燈會的習慣。康熙年間編撰的《天津衛志》中的「歲時民俗」有言:「上元日,通衢張燈結綵,放花炬。婦女群游,曰走百病。」1929年的《益世報》中提到民國時期當地婦女們還有著元宵「走百病」的習俗。

「走百病」,從各方面總結來看,有以下幾個好處:

一方面,「走百步」的關鍵字眼在於「走」,就像今天中國人提倡「散步」、「暴走」等運動史一個目地,「走」是牽動全身的運動,也是免費且並非劇烈的有氧運動,「走百病」不需要特殊要求的場地,不需要花費高昂的器具。除非惡劣天氣,「走百病」一般都能順利地走起來。在走動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臂膀、雙腿的運動,眼睛也隨著身邊環境的不同而移動,健康身心的同時養養眼,賞心悅目,精神也隨之爽朗起來了。

清代元宵節盛況

另一方面,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中國古代婦女原本就很少擁有自由的時間,也談不上什麼像樣的「朋友圈」。但是在一年一度「走百病」的時候,婦女們可以和姊妹朋友一同結伴出行,聊天解悶,互訴心事,也是「走百病」這一民間習俗帶來的好處。

參考材料:

採金祿:《上元節觀燈走百病--北京民俗民風與養生保健》

殷偉:《女子遊藝》

王兆祥:《天津民俗文化芻議》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 施祺 楊培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生於繁華,終於淪落」,寫出《紅樓夢》的曹雪芹人生經歷了什麼?
在明朝,倭寇到底指哪些人?戚繼光抗擊的到底是何人?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