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小兔的上海書展第一站——作家書店,實錄,美圖,心思,原文,通通都有,誠意滿滿,希望你喜歡

小小兔的上海書展第一站——作家書店,實錄,美圖,心思,原文,通通都有,誠意滿滿,希望你喜歡

小小兔的2018年上海書展第一站——作家書店,願我能給的,是你想要的。

8月9日,從穂城奔赴魔都,原本打算小憩三五日即回。早在此之前,就獲悉南國書香節10日開幕,14日結束。而上海書展是15日開幕,21日結束。想到自己完美的避開了兩個書展,悲哉!

山重水複柳暗花明的轉機是自己果斷把回廣州的車票改簽到20日,並且自己經驗名家難排隊和上海書展分會場多的特點,制定了自己的一個書展攻略——守株待大兔。

小小兔來到的第一站是作家書店。原本為的不是許子東,吸引小小小兔子的是標題現代文學課這幾個字。靜安寺地鐵站8號口出,跟著導航一路走來,巨鹿路兩側粗壯的法國梧桐與老式建築互相輝映,上午十一點的光景,陽光斑駁之下時常讓自己陷入進很多記憶里去。

懵懵撞撞左右流連中導航突然提示已到目的地,茫然四顧原來在對面。

(講座結束後的作家書店)

講座下午四點鐘才開始,環顧兩層樓小小兔發現自己竟然是這家店的第二位顧客。既然講座的主題中包含了魯迅與張愛玲,兔子就用這守候的時光再次讀一讀張愛玲和魯迅吧。

且把自己新摘的句子與您分享:

《張愛玲》張愛玲著,肖關鴻編 上海:文匯出版社,2001.1(學生閱讀經典)

提起蟲豸之類,六樓上蒼蠅幾乎絕跡,蚊子少許有兩個。如果它們富於想像力的話,飛到窗口往下一看,便會暈倒了罷?

張愛玲

公寓生活記趣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

小小小兔說:本來抱著隨手翻閱的心思取了這本學生閱讀經典系列中的張愛玲,印象最深刻的是張子靜寫的序言《張愛玲和她的小說》,(文末附全文)讀罷最大感慨,是民國時代成就了張愛玲,也是張愛玲成就了那個時代。最後摘錄的上面文字,是自己好像看到了一個百無聊賴的張愛玲去費思量關心蚊子的恐高症,也好似明白了確乎張愛玲這樣的才華才能要去想到蚊子是否會暈倒的問題。

關於魯迅,摘得的更多了些:

和錢理群一起閱讀魯迅 錢理群著 北京:中華書局 2015.7

38頁

「我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做裝飾的地面。」這裡有一個對自己寫作的描述:「生命的泥委棄在地面上,不生喬木,只生野草,這是我的罪過。」

一般人希望做喬木,但魯迅說我不能生出喬木,不能滿足大家的期望,只有野草,還說「是我的罪過」,其實是「我」的復仇:你們需要喬木,我就不生喬木,就是野草,只有野草。這背後有魯迅式的復仇的快意:我可不按你們的要求去生活、寫作,你們要喬木就要吧,反正我只有野草。

47頁

《野草》第一篇是《秋夜》,一開始也寫了兩個夢,也是兩種人生哲學。一個夢是小紅花的夢,這也可能是諸位年輕人的夢,小紅花一邊凍的瑟瑟發抖,一邊還在微笑,因為她相信一位詩人告訴她的話:「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同學們當然知道這是英國詩人雪萊的名句。小紅花的樂觀主義是以「春的到來」為前提的。但是,旁邊有一棵棗樹,他卻清醒的知道「春後還是秋」,秋天過去又是冬天;但他依然將自己的枝幹「靜默地鐵似的直刺著奇怪而高的天空」,不管以後是春天還是冬天,反正要反抗。棗樹的哲學也可以說是魯迅的哲學,是一種強者的哲學。魯迅對小紅花這樣善良的弱者是懷有同情的,但他卻要粉碎小紅花的夢,因為在他看來,把希望寄托在一個並不可靠的(或者說是自己想像出來的)所謂「光明的春天般的未來」,是危險的:魯迅拒絕一切關於未來的幻想與神話。

小小小兔說:關於魯迅,文章讀的多,理論還是少了些,慚愧的是如上文提到的「魯迅是的復仇」「小紅花哲學」「棗樹哲學」都是比較陌生的。但是還是很認同錢老師的解析,類似「你們需要喬木,我就不生喬木,就是野草,只有野草。」這樣的表達,讀起來既有魯迅式的固執,也能感覺到作者讀的良苦用心,驚訝的是自己還讀出了好些俏皮。另外魯迅的「棗樹」哲學給予我多年受到的「小紅花式的希望哲學」教育很大震撼。

回歸主題,《許子東現代文學課——現代文學史的生產與演變》新書發布會的部分內容摘錄如下:(部分事後回想,敬請指正)

許老師自笑:一個夭折的科普作家

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找到作品中的你自己,錢穀融先生贈許子東

一、書中大概的一些新觀點和內容:

覺新的弟弟覺慧的哥哥覺民稱讚鳴鳳:沒想到她是這麼烈性的一個女子。這個稱讚中充滿了傳統觀念。魯迅在《我之節烈觀》裡面早就講過了:這個烈女是這個社會迫害女性的一個手段。我們誰都知道巴金是一個反傳統,其實這不是我的創建,黃子平老師早就說過了,覺慧跟高老太爺有相通的地方,那比方說曹禺,曹禺的《日出》我們知道,我讓班上的同學按書中的人物的的收入畫一張表,畫出來發現,凡是比陳白露有錢的都是壞的,比陳白露窮的都是好的。同學們不要笑,這個觀點滲透在今天中國的網路上。說實話,兩個人吵架,比亞迪跟寶馬撞,幫誰呀,我們一定幫比亞迪。要是比亞迪跟三輪車吵架,我們就幫三輪車。這個你比亞迪撞了寶馬不是新聞,寶馬撞了比亞迪才是新聞。保時捷撞是更大的新聞。所以這個仇富心裡呀。更不要講巴金的《家》,巴金的《家》有意思。他不是按錢分的,他是按年齡分的。所有的人排一張表,從高老太爺下來,所有比決新好大的都是壞的,所有比覺新小的都是壞的。這些文學史裡面,我說這個很多人會提出疑問。但是我說也想提出,這個對進化論的憧憬,是不是值得我們反省呢。再比方說,丁玲,大家讀過她的《莎菲女士的日記》,莎菲女士女士和兩個男的。一個男的是喜歡他的,年紀比他大四歲,大家叫他偉弟。幸好他叫偉弟,不然我們今天上課都不能講了。另外一個男的長得高,高富帥。後來我發現你小看莎菲女士了,丁玲一輩子拍拖無數次,她喜歡的男的都是很高的,馮雪峰,毛澤東,彭德懷,但是實際上她留下的照顧她的男生馮達,陳明都是矮的,比他年輕的,社會地位比他低的。莎菲女士裡面小說里的女人對付男人的基本策略丁玲是貫徹到底的。崇拜歸崇拜,有些一輩子跟著你的男的千萬不要隨意丟棄。丁玲同志是女性主義的英雄。最成功的……還有比方說老舍。我們都說《駱駝祥子》批判個人主義。錯,個人主義在老舍那裡是一個正面的詞。《駱駝祥子》的人生哲學就是馬克思韋伯新教倫理。就是今天的人做不到祥子這樣。為什麼做不到?我們都以為我們好好學習,就能天天向上,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都好好學習了,隔壁的人沒有好好學習,向上的比我們快。怎麼辦?老舍早就跟我們說了。郁達夫為什麼有意思,就是因為他創作了鬱悶這個詞。現在我知道了,鬱悶就是郁達夫的苦悶。沈從文為什麼反動文藝?我替他的反動做一個解釋。反正就是你本來在動,我不讓你動就是反動。換一個說法就是穩定和諧。所以,沈從文在30年代所起的作用,我們要重新看。

二、魯迅

1、魯迅第一關心的是奴才和奴隸的問題:

我最近對於魯迅思想轉變論的一個觀點產生了懷疑,通過我大量的閱讀以後,我發現魯迅從來都是一個階級論者。

我們現在提到奴隸,腦子裡會想到饑寒交迫、受苦的人。但問題是,如果穿得還好,吃得還好,如《卡拉馬佐夫兄弟》裡面寫的,"又有了馬戲團,又有了麵包",是不是人就願意放棄自由了呢?怎麼樣的情況才算是奴隸呢?」

2、魯迅第二關心的是愛國的問題:

3、魯迅第三關心的是男女關係問題:涓生和子君

4、魯迅第四關心的是中庸問題

「你說甲生瘡。甲是中國人,你就是說中國人生瘡了。既然中國人生瘡,你是中國人,就是你也生瘡了。你既然也生瘡,你就和甲一樣。而你只說甲生瘡,則竟無自知之明,你的話還有什麼價值?倘你沒有生瘡,是說誑也。賣國賊是說誑的,所以你是賣國賊。我罵賣國賊,所以我是愛國者。愛國者的話是最有價值的,所以我的話是不錯的,我的話既然不錯,你就是賣國賊無疑了!」

三、張愛玲:

張愛玲小說的三個特點:

袍子,華麗,悲涼。

關於張愛玲作品的技術分析:

有局限的第三人稱(作家說和主人公說之間的模糊)

《秧歌》

用不同人物的局限來敘事,開敘事農民搶糧食的不同看法並且不加批判

四、現代文學中的大是大非問題:

科學與民主哪個更重要

魯迅和張愛玲到底哪個是夭折的天才?

張愛玲為了錢而夭折

魯迅為了錢而夭折

五、問答環節:

1、許子東老師的說話特點:

簡潔

陳述句多

冷幽默

2、讀書和時代環境沒有什麼關係,反而是一種超越時代的好途徑!!

講座結束,從作協大廳東側門口出來,心緒久久不能平復。是許老師憂國憂民憂今的知識分子情懷在心中激蕩,是自己踏在了中國現當代文學重鎮上海的土地上,是自己置身於歷史文學人物都敬仰的殿堂里,上海,真是一座迷人的城市!

(作協大廳內景)

(文學之窗)

《許子東現代文學學課》部分摘錄:

所以,魯迅永遠正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要思想啟蒙,要喚醒民主意識,魯迅當然又是反專制的旗幟。九十年代中國出現商品化了,很多人經商,有些知識分子不滿意,要罵商人。錢理群說他在北大開課,學生們最喜歡魯迅罵梁實秋,資本家的乏走狗。魯迅在每一個時代都可以被很多人所用。魯迅自己其實也早有預言:待到偉大的人物成為化石,人們都稱他偉人時,他已經變了傀儡了。

張愛玲也是一樣,第一爐香的女主人公想知道一個男人愛不愛她,就抬起頭來想看他的眼睛,可是他戴著墨鏡,她怎麼也看不到他的眼睛,只看到墨鏡里自己縮小的身影。這個描寫多厲害!這是寫實的,對著墨鏡看,當然看到自己,但實際的意思是她根本抓不住這個男人的心,只看到自己非常可憐。這種又寫實又象徵的技巧非常高。

我曾經說過一句非常理想主意的話,結婚時要多看對方的缺點,離婚時要多想對方的好處。

附《張愛玲和她的小說》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沐沂 的精彩文章:

TAG:沐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