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不用PS,不用單反,他卻為普京、卡扎菲拍攝出了汗顏世界的肖像

不用PS,不用單反,他卻為普京、卡扎菲拍攝出了汗顏世界的肖像

他拍攝的每一張照片,

都是對世事的評論.

肖像攝影之王

Platon

提起Platon這個名字,

你或許一無所知,

但看到他的作品,

一定不會覺得陌生,

世界上最有權勢的那些人,

是他鏡頭中最常見的角色。

從鼻尖底下拍攝的普京

曾經不可一世的卡扎菲

奧巴馬登上《時代》時的封面

緬甸傳奇女政治家昂山素季

這些我們

無意有意中總能看到的照片,

均出自英國攝影師Platon之手。

他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

肖像攝影大師之一。

Platon在好萊塢著名的

藝術指導喬治·路易斯眼中,

是一位神奇魔幻的攝影師,

他傳奇莫測,

人們甚至都不知道他姓什麼

但就是這樣一個姓都被忽略的攝影師,

卻將自己的攝影作品打出了一個品牌,

這個品牌意味著重口味/政客/一針見血

喬治-H.W.布希,美國前總統,86歲

Platon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

就是為普京拍攝的雜誌封面。

拍攝這張照片時,

Platon和他的團隊

被邀請到了普京的私人住處,

普京的私人住處安保極為森嚴。

Platon說:「我不知道自己

會不會陷入麻煩,

但是對於普京,

我必須拉近距離,

因為沒有人能和普京拉近距離。

基於前期的準備,

Platon了解到普京非常喜歡Beatles,

於是拍攝過程中,他問普京最喜歡

Beatles的哪位成員,

普京回答他:Paul。

在普京回答問題的瞬間,

照片定格了。

披頭士,左一為Paul

此時的普京並不讓人感到害怕,

甚至有一絲孤獨與憂鬱

這是他日常中最真實的自己。

後來這張照片被選作《時代》雜誌封面,

並獲得了2008年的「荷賽」獎

同組照片還有一張也十分出名,

就是開頭提到的,從普京鼻尖底下

進行拍攝的照片,

普京的另一面

——權力、慾望、獨斷……

在這張照片中得以展現。

而這種從鼻尖底下進行拍攝的造型,

隨後被各種模仿。

美劇《紙牌屋》劇照

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

而他生前極為重要的照片

也是出自Platon之手。

Platon曾在拍攝的最後問霍金,

想對世界說些什麼,

當時的霍金用盡全身力氣,

通過用眼睛下面

那一小塊活躍肌肉指揮的游標

逐個用字母打出了他對這個世界

想說的話:「w-o-w」。

沒錯,這個眾所周知的故事,

也與Platon有關。

Platon本人印象最深刻的

卡扎菲的《時代》封面。

「在膠片上撲捉到利比亞的卡扎菲也是一個難忘的經歷。我看到一大群人緩緩向我走來,卡扎菲在正中。

他有著不可思議的君王風範,他那頂的帽子,得體地蓋住了他粗獷黑髮。

他被從頭到腳一身深綠戎裝的女保鏢簇擁著。感覺是「詹姆斯·邦德」電影中的一個場景。」

卡扎菲的女保鏢

Platon還坦言,

他從未這樣感受過

一種恐嚇與蔑視的感覺。

「他不是在為我擺姿勢,

而是在為美國擺姿勢。「

Platon還曾拍過

斯諾登

設定的情景是要斯諾登捧著國旗,

斯諾登舉起美國的國旗時,

現場沒有人說一句話,所有人都感到

自己的汗毛都立了起來。

大家長久坐在那裡,

審視著斯諾登。

然後Platon大叫:別動!

他拍了一張又一張,

微微地調整著斯諾登的姿勢,

有時候讓他看鏡頭,

有時候則朝上看。

這樣,才最終得到了封面。

照片中的斯諾登懷抱著星條旗,

旗幟的一端貼著自己的左臉,

雙眸好似希冀地望向遠方,

又似迷惘惆悵。

Platon對他說:

「我希望有一天能在美國看到你。」

斯諾登答:「你很有可能看不到。」

對於Platon而言,

成為攝影師彷彿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他出生於藝術世家,成長在希臘群島

父親是一位建築師,

母親則是一位藝術歷史學家。

成長的過程中,

父母就有意將他培養成一位藝術家,

大學時他在藝術學院學習了圖像設計。

Platon的父親很擅長鋼筆畫,

Platon從小就被這種簡單、

大膽的美學耳濡目染。

或許是受到這份影響

Platon的作品總是可以

用很簡單的色調、線條、構圖,

產生一種巨大的衝擊感,

直擊被拍攝者的靈魂。

拍之前,他從不去想

「我怎麼才能拍到一張好照片」,

而是我能從這個人身上學到什麼。

喬治·克魯尼

米歇爾·奧巴馬

阿黛爾·阿德金斯

馬克·扎克伯格

達斯汀·霍夫曼

他的作品總是簡潔至上,

色調以黑白兩色為主色,

他不會費心去調光,

而是認為,最好的光線

就是自然光。

他不用PS,拒絕數碼相機,

至今仍然使用膠捲。

「因為當你使用數碼時,

你會不停地看屏幕上的相片,

這會割裂攝影師與拍攝對象

之間的親近感。「

莫妮卡·貝魯奇和凱特·布蘭切特

拳王阿里和已故影星希斯·萊傑

攝影數十年,

他一直使用同樣的膠片、

同樣的相機,

同樣的一張凳子供出鏡者就座,

從奧巴馬到喬治克魯尼,

無一例外。

Platon拍攝現場

他說,不要讓工具指導信息,

偉大的藝術,工具都是退而求其次,

都是人去指導信息。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羅傑·費德勒

Platon的作品總能讓人聯想到

一串名聲鼎鼎的大人物,

事實上,

小人物也是他照片中的主角,

某種程度,他甚至更關心弱勢群體。

他拍軍人家屬,在他的鏡頭下,

這些為國家犧牲了家庭的人

儘管被賦予光榮,

但也有不可細說的悔恨。

下面這個女人,

是位剛剛失去孩子的母親,

她當兵的兒子不幸在

伊拉克戰場上犧牲。

她每天都會帶著一把野餐摺疊椅

去她兒子的墳墓,

對著兒子的墓碑念書。

Platon說,

他被徹底震撼了。

但比震撼本身更重要的是,

他必須用鏡頭記錄下這一刻,

把這份意義帶給更多的人。

之後他又完成了一個作品,

——在剛果拍攝

一場性侵事件中的

一群女性受害者

是的,一群。

剛果,有著

最簡單粗暴的「弱肉強食」,

想要領地,就去搶。

同樣的,想要女人,

最快的捷徑是……強姦。

強姦甚至被當作戰爭的一種武器,

因為「強姦比子彈便宜」。

下面照片中的女人也是位受害者,

一天放學後,她去河邊打水,

碰到一個男人對她說,

如果她不與他性交,

他就用刀捅死她。

之後,他放她離開了,

而她生下了這個孩子。

這張照片,嬰兒的眼睛睜得大大的,

還在放光,

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而抱著他的母親,

卻在鏡頭面前,

毫無準備地留下了眼淚。

Platon說,

他為她們拍攝的目的就是希望,

這些無助的人們,站在他的鏡頭前,

可以表露出她們真實的內心

然後,再由他的鏡頭,

告訴世界,她們的想法,

她們的經歷,

她們想對世界說的話。

地點轉向

埃及

當時的埃及正處在很警戒的形勢中,

有一位男孩每天帶著吉他,

在埃及最繁華的廣場鼓勵人們堅強。

他變得很出名,

成為了反革命中的鬥士。

但是不久之後,他就被政府抓了起來。

他們脫掉了他的襯衫,用電流槍打他,

但他沒有吼叫一聲,

在他快死的時候,政府放了他。

後來,Platon來到了埃及,這位男孩聽說有位世界級的攝影師來到了他的國家,多方聯繫,懇請Platon為他拍攝一張照片

Platon看到他的後背,不禁流出了眼淚,他對這位男孩說:「我親愛的朋友,任何人都不應該這樣傷害你,我真的為你感到難過。」

這位男孩卻對Platon說:「我親愛的朋友不要對我感到難過,我對我背上的傷感到無比驕傲,它證明著,我在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我的國家變得更好。

而我的吉他,就是我的武器,我不是受害者,而是勝利者,所以,請你一定拍一張我強壯的照片。

於是,就有了這張讓人心痛,

卻又給予人無限力量的照片。

在Platon拍攝的弱勢群體的作品中,

可以看出Platon本身對他們的同情,

他無數次接受媒體時表示,

這些照片,應該聚焦的是每個人

作為地球公民的責任,

應該聚焦的是社會的同理心,

而Platon的同理心也來自於

他本人的經歷。

波拉頓曾以移民身份待在英國,被叫成「該死的外國佬」——被人暴打,得到的不是同情,是:為什麼(該挨打的)不是你,你有什麼特別的。

他醒了:什麼鳥語花香,都是浮雲。

但他沒有把自己的苦難轉化報復。

反而內化成一種同理心

——去了解,了解你不曾經歷過的。

他的靈感就是他的同理心。

只有不道聽途說,只有親看親聽,

只有無限地逼近現場,你才能獲得真相。

藝術指導喬治評價說,

他拍攝的每一張照片,

都是對世事的評論。

波拉頓說,

我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卻可以提出問題。

人人都會按快門,

但能抓住決定性瞬間的,

提出問題的,只有極少數。

一次快門,1/500秒,

它定格了一個事件。

Platon是政客的御用攝影師,

但在他同樣的鏡頭下

也有無助群體的聲音,

他能為兩者都找到尊嚴,

也能在兩者中找到一種力量加以平衡,

因為他的作品,

不只是攝影,不只是技巧,

也有他對於世界的公民責任,

也有他對於弱者的同情心,

更有他對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思考。

Platon戰爭系列作品

電影《無問西東》有這樣一句話,

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

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

正義、無畏與同情。

Platon,一位把世界的

變革、疾苦、進步

擔負在自己肩上的人,

這才是真正的大師!

作者:布澆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非凡 的精彩文章:

風靡日韓的迷你手持吸塵器,強力專吸鍵盤、車內等縫隙灰塵!
90後學霸患「不死的癌症」,坐輪椅考上清華,他的故事值得每個人看看

TAG:藝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