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上進青年為什麼會懶惰和拖延?

一個上進青年為什麼會懶惰和拖延?

作為一個揚言要一周兩更的公眾號作者,一年的產出就是這篇讀後感,覺得自己非常有資格來討論這個話題。

什麼是懶惰和拖延

首先我們來定義一下什麼是懶惰和拖延。

懶惰——一種不想消耗體力和腦力的傾向。

拖延——一種不想立刻做事的傾向。

它們的共同點是什麼?不想消耗精力去行動,改變現狀。那麼從勤奮上進到懶惰拖延,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驅動力的缺失

很明顯,是行動的張力,或者叫做驅動力消失了。

那麼,為什麼這個驅動力會逐漸消散呢?我們的驅動力究竟去了哪裡了呢?

我們可以先回憶一下那些年初各類雄心勃勃的計劃崩塌的瞬間,健身的放棄,讀書的懈怠,單詞書的遺忘,各類打卡群的斷舍離……放棄好像是一個漸進的,自然而然的過程,猶如春蠶食葉,曼蛛結網,鐵鏽滋生……伴隨著掙扎和妥協,最後達到了一個完美和諧又無奈的……系統平衡。一切塵埃落定,歸於死寂。

堅持自我放棄也可以達到人跡罕至的絕境哦

佛教稱之為:業障。據說你上輩子幹了很多壞事,於是那些你虧欠過的無法超度的就會糾纏著你,消耗你的能量阻止你奮進;命理學稱之為:命格,定數。大概說的是你的人生就是一個設定好的函數,不管輸入什麼,最終它都產出這個數值。很好,很自恰,也很虛。

驅動力模型分析

為了解決問題我們頹廢之後還是嘗試了解一下這個過程:

一個系統,它的主體會有一個績效目標,現狀與目標有差距,就會產生行動的張力,進而促使目標產生執行力去行動。然而,這個張力的調節都來源於主體對系統現狀的感知。

在這個過程中三種情形可以導致最終缺乏行動力:

1.目標與現狀之間失去了差距,缺乏勢能。(目標降低)

2.有差距勢能,但有其它的力抵消,產生不了足夠張力(自我驅動削弱)

3.行動力輸出的環節出現問題(有驅動力,但缺乏執行力)

這三點,常常是伴隨出現的,然後在不同的人那裡呈現出不同的地獄幻象,列舉如下:

悲觀主義者的目標侵蝕

悲觀主義者因為對壞消息更敏感,導致目標不斷降低,行動力降低。

因為悲觀主義者傾向於相信壞消息,好的結果會當做偏差,忽略掉。而目標會隨著感知到的系統狀態變化而變化,感知到的系統狀態越差,期望就越低。期望越低,與現狀差距越小,行動的張力更缺乏,就產生更少的修正行為。修正行為越少,系統狀態越差。如此惡性循環,系統的績效會不斷降低。

樂觀主義者的行動削弱

樂觀主義者容易通過想像感知到成功,此時目標和現狀的差距降低,張力會削弱。

行動會縮小與目標間的差距,有時未必是行動,僅僅是做出一個計劃後,樂觀主義者的大腦就開始測算最佳情形下的速度,加速度,迅速給大腦呈現出一幅欣欣向榮百花齊放的成功景象。這幅景象如此逼真,以至於大腦已經相信自己成功了。既然已經感知成功了,目標和現狀的差距也就不存在了,張力為,行動力也為。這種情形最容易產生拖延,即使拖延的過程中有強烈內疚,但只要幻象在潛意識裡存在,張力就無法產生足夠的驅動力,一直拖到成功的幻象被徹底打破,現實的差距一下子產生巨大張力——傳說中的Deadline是第一生產力華麗麗的誕生……

完美主義者的永遠等待

作為一個完美主義者,即使有再大的驅動力,也必須萬事俱備才可行動。

驅動力已經蓄滿能量池,彎弓已呈滿月蓄勢待發,然而此時還需一聲令下。完美主義者的憂慮此時會如潮水襲來,所有的步驟都要捋一遍是否OK。就像想寫篇文章,一會擔心自己專業知識不夠,一會又覺得文筆需要磨練,一會又想是不是要多讀點書或者多攢點稿子會比較連貫,一會又開始懷疑為什麼要寫這個,寫這個的時間去干別的會不會收益更多……更可怕的是好容易行動了,當發現事情不完美的時候,也非常容易推倒放棄。很多事情想太多,就黃了。就像掃雷遊戲,你點下去前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打開一片新天地還是觸雷身亡,麻煩先點一下好吧?

以上只是隨便枚舉了三種類型,許多人的狀態會在這三者間切換,因而產生懶惰和拖延,績效變差,一點也不奇怪。那麼具體該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敬請期待作者懶癌已痊癒,我們且聽下回分解。

參考書籍或音像製品:

《系統之美》德內拉·梅多斯

《發展心理學》陳海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思考的旅途 的精彩文章:

TAG:思考的旅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