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末清初的大儒顧炎武,一生有七大怪處,其中一個讓老鼠都無語

明末清初的大儒顧炎武,一生有七大怪處,其中一個讓老鼠都無語

明末清初的大儒顧炎武素來以「怪」著稱。

首先是他的相貌和一般人不一樣。由於他幼時患天花,眼睛發生了奇特的變異,中間白邊上黑,史書載其「貌極丑怪」。

二是誦書不要命。他出門的行頭一般就是騎著一頭跛驢,用兩匹瘦馬馱著滿滿的幾箱書。邊走邊背書,但他不像西漢的朱買臣那樣大聲誦讀,而是在心裡默誦。由於看書太入迷,常常摔下山崖。

三是善於理財,但不發財。由於時局劇變,他離開江南,獨身來到北方。在山東,他耕田自給,然後再將這裡的一切毫不吝惜地棄之不顧,由門人管理田產,自己轉頭去其他地方。每到一處,便買幾個婢妾,大置房屋和地產。就這樣,他先後走了許多省,直到晚年定居於陝西華陰,置田數十畝以養老。

四是只借債,不討債。曾有兩個年輕的官員,也是他的外甥,多次向他借錢,前後累計達數千兩白銀,而他到死也沒有索要這筆錢。

五是不夜行。在他客居北京期間,有兩個官員盛情邀請他晚上吃飯,完了用燈籠將他送回……他聽了頓時臉色就難看起來,斬釘截鐵地說道:「世間惟淫奔、納賄,皆於夜行之。豈有正人君子夜行者乎?」

六是愛鼠勝過愛書稿。在他寫《音學五書》時,《詩本音》第二卷屢次被老鼠咬壞,他就一次又一次地重抄,從未有過一丁點兒的不耐煩。有人就勸他堵堵房子的漏洞,治治鼠患,可他卻說:「老鼠咬我的稿子,其實是勉勵我呢,要不然放的好好的文章,怎麼能多次修改呢?」

七是越到晚年,越說自己事事不如人,甚至一無是處。他說:「學問淵博,根基深厚,我不如王錫闡;精通《周禮》《儀禮》和《禮記》,成一代經學大師,我不如張爾岐;不受外物誘惑,學問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我不如傅山……」這樣一個頂尖大師,謙虛到了如此程度,實在令人高山仰止。

顧炎武確實是個「怪」人,然而卻實在「怪」得真朴,「怪」得可愛,「怪」得高標,「怪」出了中國知識分子的耿介之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007 的精彩文章:

兩個清朝大官在酒桌上拼酒,自己喝嗨了卻把陪酒的灌死了
你所不知曾國藩的兩張面孔:一張完美得近乎聖人,另一張不忍接受

TAG:淘歷史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