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滿園黃樹到年入180萬,種果僅兩年的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滿園黃樹到年入180萬,種果僅兩年的他是如何做到的?

那是雙剛健有力的手,能輕鬆抓起幾十公斤肥料,但由於常久的勞作,手掌上布滿了創口,從指尖到虎口,手掌的每一寸肌膚,都有硬塑料般的觸感。在果農群體,只是很普通的一雙手。

不同的是,這雙手的主人,大學剛畢業不久。

專題撰寫 農財網柑桔通記者許康衡

統籌 葉思敏

身邊的朋友們都戲稱毛傑為「山居隱士」。從高中時代起,他就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農場主,在農場內勞作,過著寫意的生活。直到一年前,機緣巧合之下,他在四川省樂山市的柑橘園區承包了100畝掛果橘園,過上了他的農場主生活。

毛傑在他的果園內

四年前,毛傑畢業後回到家鄉開了一家泡菜公司,經過兩年的打拚,手上也積累了一定的資本。但好景不長,由於缺乏商業經驗,被某不良商家騙了很多錢,公司面臨倒閉。

灰心喪氣的他回家散心,並用了半年時間思考自己的下一份工作。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接觸到了柑橘行業,了解到柑橘的效益後,他下定決心,成為一名種植柑橘的農場主。「我一直都打算在自己40歲的時候承包一個農場,沒想到這個願望提前了。」

重金整治果園不吝嗇

少年歸隱山林願拮据

種植柑橘並沒有毛傑想像的那般簡單。剛開始,果樹的管理很不理想。「一棵樹有多少葉子用肉眼都能數出來,整個果園都是黃色的,很難找到綠色的葉片,滿樹都是紅蜘蛛。」除此以外,果園內的各項設施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所有的抽水管道都出了問題,要不就是堵了,要不就是漏水。」

見此,他十分無助,初次接觸農業的他對大部分病蟲害管理並不了解,「用藥的時機也不恰當,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不過,毛傑卻有著自己的「獨門秘籍」,那就是「不把錢當錢花」。

為了整治果園,學習各項知識,毛傑一年時間花了180多萬。光是指導老師就請了十多位,「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種植心得,我的工作是把他們技術整合,整理出一套適合我的種植方法。」除此以外,他在病蟲害管理以及肥葯施用方面亦大下功夫,盡量選擇無農殘藥物,加大肥料施用,保證果樹生長所需營養。

雖然果園內聘請了工人,但是對於修剪等工作,毛傑還是更願意自己來做。「雖然請來了很多老師到田裡指導,但是每個專家的技術都不一樣,不同的樹體需要不同的修剪方法。」據毛傑透露,幾個月前他對修剪技術還是一竅不通,充滿迷惑,在一次散步時,看著滿園柑橘,他突然靈機一動,明白了老師們修剪果樹的原理。「大部分工人都還沒有靈機一動,這些東西只好親自來。」他調侃道。

左圖為管理一年後的果園;右圖為剛接手的果園

對於果園如此「闊綽」的毛傑,私下的生活卻異常「拮据」,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把我扔在這裡,給我一萬塊我能活一年。」因為自家沒有種植蔬菜,他經常到果園的工人家中「蹭吃蹭喝」,有時候還把多餘的蔬菜帶回家,他透露自己有一個記錄本,每次到工人家中吃飯就會記上一筆,「吃太多了我就在工資裡面發回去。」毛傑攥著滿屏碎裂的手機說道。

經過毛傑的重點管理,果園內果樹很快就恢復健康,在今年春節後為他帶來了180萬的收入。「相當於沒有賺錢咯,不過我自己也沒花多少,錢基本上都放在果園管理內。」對這樣的結果,毛傑表示滿足。

回歸農村尋起點

寫意生活願無爭

毛傑很喜歡一個漁民的故事:在海邊,有一位漁民每天早上出海捕魚,到中午就把自己的收穫拉到市場裡面出售。每天下午,他拿著捕魚掙到的錢到麻將館,輸完了就回家休息。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用一天時間來捕魚,而是浪費時間浪費錢財在麻將館裡度日。漁民就問那位朋友,「我為什麼要一天都在捕魚呢?那多辛苦啊。」朋友說,「這樣你就可以多賺錢,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啊。」漁民想了想,說:「這就是我喜歡的生活啊。」

故事很簡單,但對於他來說卻有別樣的啟發。他認為,生活是一個圓,每個人都要回到開始的那個點,方能說是圓滿。而他自己的起點就是農村,在農村長大的毛傑,從小便看到家人在田間勞作,並認為這樣的生活與世無爭,十分寫意。「這或許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詩和遠方吧,我現在很享受。身邊是有很多朋友不理解,但這是我的生活,不是嗎?」

除了自己管理果園,毛傑還鼓勵身邊的朋友進入農業,並為他們出謀劃策,看到有適合投資的產業便告知他們。「我覺得在城市裡面工作久了,整個人都會浮躁起來。與其這樣,不如到田地勞作,自給自足,也不用看他人的臉色。」

毛傑認為,如今的青年大多都沒有自己的主見,聽著家中老人的指導到大城市裡面工作,尋求所謂的體面。「我也不是說這個是錯的,但是我認為工作無分貴賤,農業的發展也需要很多年輕的力量。其實我身邊有很多朋友之前都想跟我一起來種植柑橘,但是受到家人的阻攔,我覺得做農業並沒有什麼不體面的。相反,我們這一行比坐在辦公室的大多數人都體面得多。」

在毛傑看來,自己的成功離不開妻子的支持。妻子是他的大學同學,畢業沒多久就和他結婚,陪伴他經歷了高峰與低谷,最後跟隨他來到果園一起「隱居」。「其實她可以在家裡面等我,但她選擇在果園陪伴我。」妻子的這份堅持,讓他感動至今。

毛傑與妻子在果園內合照

「今年掙到錢一定要給老婆買個禮物,去其他地方玩一下,畢竟不能虧待自己老婆嘛。」毛傑笑著說道。

除此之外,毛傑亦對果園裡的工人們滿懷感激。「他們從開始到現在沒有嫌棄過我,之前我不懂種植,他們都會悉心教導。」他表示,工人們雖大多年齡較大,但跟他們沒有太大的代溝,能與他們打成一片。為了感謝他們,今年年初,毛傑給每位工人都購買了禮物,「雖然錢不多,但希望能幫助到他們。」

結語:

打造品牌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國農產品品牌建設起步晚,真正具有競爭力的品牌較少,多數品牌影響力還僅停留在局部地域、有限時期,國際知名的就更少了。一些本來具有優勢的品牌由於保護機制不健全無法長期保持影響力,同時,受到農業自身特點的局限,品牌的發展地區和種類分布不均、主體結構分布不合理,品牌規模小,初加工產品品牌多,科技含量不高,這些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品牌建設,柑橘品牌也不例外。

從「種好」到「賣好」再到「品牌建設」,柑橘產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有賴於產業鏈各方平台支撐,需要集聚產業鏈上的各方力量。要想走得更遠,必先要看得更准,我國農產品品牌建設正呈燎原之勢。

柑為天下先,橘星耀中華!2018首屆中國柑橘優勢產業帶品牌高峰論壇暨全產業鏈千商博覽會將於9月12日在四川眉山市丹棱縣舉辦,作為本年度柑橘優勢產業帶的最後一「站」,通過在四川舉辦2018中國柑橘品牌峰會,柑橘優勢產業帶代表齊聚,眉山論「柑」,橘星閃耀,品贏天下;搭建平台,將產業鏈各環節人群聚攏一起。引領柑橘產業向品牌化、現代化、標準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提升產業品牌附加值;樹立行業典型,評選優秀產區和先進企業及個人,通過榜樣的力量,帶動和激勵整個柑橘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欲知會議更多消息,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財網柑桔通 的精彩文章:

我爸媽是種柑橘的,有些話,我想對大家說……

TAG:農財網柑桔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