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分離焦慮到校園霸凌,怎樣幫助孩子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

從分離焦慮到校園霸凌,怎樣幫助孩子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

相信許多父母都會有一個苦惱:孩子快要上幼兒園的時候,他們因為見不到爸爸媽媽而焦慮不安,甚至大哭,在幼兒園吵鬧。

有一位媽媽就面臨了這種情況。後來有一天,她和女兒在家附近的公園裡坐小火車遊玩時,突然看見灌木叢中有一對浣熊母子。浣熊媽媽舔著小浣熊的手,接著拉起他的手摩娑自己的臉頰,讓他聞一聞媽媽的氣味。這位媽媽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她每天送女兒去幼兒園前,會先在她手掌心親一下,並且告訴她:「不管什麼時候,如果你想媽媽了,只要把手貼在臉上就行了。」這樣做之後,她發現女兒的情緒得到了極大的安慰。這位媽媽就是紐約時報暢銷書《魔法親親》的作者:奧黛莉·潘恩。

這本書的成功也讓她名聲大噪,成為暢銷童書作家。因此,她有機會把自己創辦的教育計劃帶進學校、圖書館和兒童醫院。在這些陪伴小孩的過程中,她獲得了很多創作靈感,繼續創作了《魔法親親》的後續故事,也就是《親親小浣熊》這一系列的五本,長時間陪伴孩子的生活也使得她這些小浣熊系列的作品更加精彩。

本文的插圖作者芭芭拉?雷納德?吉布森是一名自由藝術家,繪畫風格多樣,涉及各個領域,畫風細膩溫馨。她筆下的「乾脆面君」更是「萌」主,很難讓人不喜歡,尤其對孩子來說。

小孩子通常很喜歡那些罕見甚至絕跡的動物,例如恐龍,大象……或者我們生活中不常見的,比如原產自北美洲的浣熊。浣熊特徵為眼睛周圍有一圈深色皮毛,體型較小,體長約40到70厘米。因其常在河邊捕食魚類讓人誤以為它在水中浣洗食物,故名浣熊。我們國內對其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小浣熊乾脆面了,它曾伴隨很多人度過難忘的童年。包裝袋上的小浣熊憨態可掬,形象各異,令人喜愛,於是,我們稱之為「乾脆面君」。

《親親小浣熊》系列全套5冊,每本都是一個單獨的故事。我們單看其中任何一本都不會影響理解,但如果打算五本都看的話,還是建議按照以下順序。

No. 1《用不完的吻》

《魔法親親》後續的第一本。

封面上,我們可以看見三隻浣熊走在一根獨木橋上,空中掛著一輪明亮的圓月。在中國,滿月代表團圓,顯然,他們是一家人。走在前面的是浣熊媽媽,後面跟著小浣熊奇奇,最後面是弟弟小尼。

翻到內文第一頁,小浣熊奇奇那萌萌的臉躍然於紙上,表情似乎有些委屈。吉布森的畫不得不讓人嘆服,這細微的表情捕捉得完美之極,孩子一眼就能看到奇奇正不開心呢。

是因為什麼事呢?看到文字部分,我們才明白,奇奇是因為「某人」才不開心,那麼是誰呢?往下看,就會發現,原來是他的弟弟——小尼。

因為,小尼經常玩自己的玩具,盪自己的鞦韆,和自己的朋友交談,這讓奇奇感覺自己的領土被侵犯了,很委屈很傷心。插圖的右上角,淘氣的小尼正開心地盪鞦韆呢,正好呼應奇奇的抱怨。

不過,浣熊媽媽用「小手親親」安慰了奇奇,奇奇很害羞地臉紅了。吉布森用整幅頁面給了奇奇一個特寫,紅紅的臉蛋兒,放在胸口的爪子,可愛極了,他甚至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浣熊。但是呢———當奇奇看到弟弟小尼也得到了媽媽一個吻,心裡立刻不平衡,感覺媽媽不愛自己了,甚至傷心地大哭,他覺得媽媽的吻只屬於自己。浣熊媽媽跟他解釋,媽媽對他的愛並不會因為給了小尼而減少,還是和從前一樣。並且,媽媽給了奇奇一個只有大哥哥才有的特殊獎勵,究竟是什麼呢?這就需要你們在書裡面尋找答案啦。

這本書的主題很簡單,就是大哥哥對於弟弟產生了不滿,並向媽媽抱怨。在現實生活中,兄弟倆有些小摩擦,或是「爭風吃醋」是很常見的,作為家長,要如何找這個平衡點呢?採用嚴厲的辦法來管教,甚至會懲罰,這樣做只是治標不治本。只有以「愛」的名義引導,才能讓他們心中也充滿愛,這本書做了個良好的示範。或許,有些家長會嗤之以鼻,不以為然,但孩子的世界其實很簡單,就看做家長的你會放什麼進去。

No. 2 《搬家的驚喜》

結合封面來看,故事主題一目了然。可愛的小浣熊雙手放在一棵粗壯的大樹上面,微微抬頭,面帶不舍。顯而易見,他們要搬家了,小浣熊奇奇對於原來的家(樹洞)依依不捨。其實,很多家庭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而搬家,工作變動、出國等等……孩子有時害怕陌生的環境,比如第一次去上學,第一次去親戚家,內心掙扎,甚至難過,更別提搬家了。

對於小浣熊奇奇來說,這簡直糟糕透了,他無法接受,甚至抗拒!從那句:「要是打死我也不走呢?」可以看出他激動不滿的情緒。或許有的孩子內斂,不會對家長表達內心的感情,但我們要善於觀察和引導,不能以為孩子什麼都沒說,就等於無事,搬家對孩子的打擊毋容置疑是比較大的。

作為家長,浣熊媽媽也是迫不得已。伐木工在這片林子圈了很多樹,也包括他們的,這就意味著他們住的地方會被毀掉。

潘恩女士點明這一點非常重要。

這件事能引發我們的思考。有的孩子會問:為什麼伐木工要砍掉浣熊們的樹啊?他們住得好好的!

家長們可以藉此機會提出環保的概念。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我們對大自然的資源向來任意挪用,肆意破壞,但如果不藉助這些資源,我們的生活或許有很多不便。但我們希望能多保留大自然的完整性。因為,地球也是我們的家。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家遭到破壞,不能再住了,我們又能搬到哪裡去呢?沒有人能給出確定的答案,這是相當沉重的問題。

回到這本書,浣熊媽媽為了安撫奇奇,做了很多思想工作,包括把搬家當成一次歷險,可以去新的學校認識新的朋友等等。

當奇奇意識到搬家這件事無法改變的時候,他做了一件事——剝下了樹洞里的一塊樹皮當做紀念,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原來所住的地方。隨著年齡的增長,小時候的很多事情我們都淡忘了。家長們可以在這點上引導孩子:如果你跟奇奇一樣,有很多事不想忘記,要怎麼做呢?可以收集一些有紀念價值的物品,譬如去旅遊了,我們可以買些小禮品,或是收藏葉子、石頭等等……不過,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寫日記,可以描繪很多細節,還能鍛煉孩子思考和寫作的能力,是再好不過了。

孩子們能從奇奇這個做法上獲得啟發。如果真的面臨搬家,他們會效仿,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雖然看似很簡單,但他們的情緒得到了安撫。

接著往下看,搬家後,奇奇認識了新鄰居,和他一樣大的「女孩子」——凱西。

我們的奇奇被她甜美的聲音吸引了,忘卻了搬家的煩惱。或許,孩子們在看完這本書之後,也不怕搬家了,說不定會有新朋友呢!

No.3 《搗蛋鬼變朋友》

封面上我們可以看到,浣熊媽媽十分有愛的抱著三隻小浣熊,像是在保護他們。他們都是誰呢?讀過前兩本的朋友們當然能猜出來,小浣熊奇奇、還有弟弟小尼、新朋友凱西。

三隻小傢伙都瞪圓了眼睛,好像很害怕的樣子,他們怕誰呢?當然是標題點明的「搗蛋鬼!」

翻開內文第一頁,我們看見三隻可愛的小浣熊聚在一起,請求浣熊媽媽讓他們留在家裡。細心的浣熊媽媽追問下去,發現他們害怕學校里的搗蛋鬼!

他們一人一句把這個搗蛋鬼形容得非常可怕。尖銳的牙齒,噴火的鼻子,橫行霸道,總是欺負同學,招人討厭,大家卻又非常害怕他。

你們是否會有一點點印象?仔細回想小時候上學的情景,總能找到那麼一個類似的「角色」。一般我們都會敬而遠之,盡量保持距離,以免災難落到自己頭上。

遇到這種「狠角色」,浣熊媽媽會有什麼妙招呢?

浣熊媽媽安撫了一下幾位小朋友,讓他們先去上學,等放學回家後再想辦法。在學校門口,媽媽看見了他們口中說的那個「搗蛋鬼」,原來是一隻獾。

獾是一種獨居動物,習慣獨來獨往,可能正因如此,他和同學們格格不入,甚至以欺負他人為樂。聰明的浣熊媽媽一眼就看出了這些。放學後,三隻小浣熊開始跟媽媽講這隻獾如何欺負同學的——搶走松鼠的球,還扎破了它,按壓負鼠的手指,讓他摔到地上,故意去嚇雌鹿,害他撞上了臭鼬,臭鼬受驚,就放臭屁了,連貓頭鷹老師都只能唉聲嘆氣,拿他沒轍。

很多家長對此感到無奈,總不能因為孩子受欺負了,然後再讓他欺負回去吧?除了讓自己孩子處處退讓,不去招惹人家,好像沒別的辦法了。

浣熊媽媽當然不這樣放之任之,她讓奇奇把小動物們都聚集到一起,然後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

什麼樣的故事呢?是關於一塊與眾不同,且鋒利無比的石頭,拿在手上會被它刺痛。在森林裡小動物們的齊心協力下,這塊石頭被打磨得十分圓潤,再也不扎手了。

故事說完後,她總結了一句話:學校的那隻獾就跟藍石頭一樣,生性霸道。可如果你們一起努力,相信一定可以把他的稜角磨平。

奇奇和同學們心領神會,最後讓這隻獾變成了他們的朋友,一起玩的好朋友,而且他再也不欺負同學了。

有句話說得很好,對付敵人最好的辦法,並不是消滅他,而是把他變成朋友。

小浣熊奇奇和朋友們做到了這一點,我們的孩子也可以做到,具體的方法就在書里哦。孩子們一定會學到一點:團結!

No. 4 《完美的回憶》

我看到這一本原版的封面時,就立刻被吸引了。

在蝴蝶、陽光、白雲、叢林等背景的襯托之下,小浣熊奇奇手上捧著一顆橡子,臉上帶著微笑,似乎意味著這本書講述的是很陽光、積極、趣味十足的故事。

但是,我錯了,翻開內文之後,我發現主題是相當沉重的。小浣熊奇奇的同學松鼠多多去世了,他傷心地向媽媽哭訴。媽媽為他想了一個辦法,收集和那位同學相關的物品來懷念他。主題雖然有些沉重,故事卻是溫暖人心的。

我不禁想到一個問題,很多家長避免讓孩子接觸沉重的話題,比如死亡,但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經常碰見的。如果一味避免這些,只讓孩子看到美好的一面,那麼當孩子慢慢長大了,他們是否能從容應對呢?

親屬或朋友的死亡讓孩子無所適從,會搞不清楚為什麼要舉行葬禮?葬禮上還有那麼多人哭?人死了又代表著什麼呢?一旦他們發現死亡的「真相」,可能會給單純的童年留下陰影,甚至還會害怕和人親近。因為,他們不想親近的人死去啊,所以乾脆不要親近好了,這樣就不會傷心,難過了。

回到這本書來,小浣熊奇奇向媽媽問:什麼是死亡?

浣熊媽媽是怎麼回答的呢?——「心臟不再跳動,身體不再工作了。」

她避免了殘酷的事實,從科學的角度來描述。之後,浣熊媽媽把去世的河狸老先生作為例子說出來,河狸老先生是遵循自然法則死去的,相較意外事故就沒有那麼殘忍了。

奇奇立刻明白了死亡是怎麼回事,原來人死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我們再也沒法和他一起玩了。

浣熊媽媽和奇奇一起去了松鼠多多生前玩過的池塘,沿路跟來許多好朋友,他們一起在池塘邊上紀念多多,就像一個小型的葬禮儀式。

No. 5 《我不是膽小鬼》

我們可以看見,封面上除了小浣熊奇奇還有一隻鳥呢。奇奇兩隻小爪子抓著樹枝,斜著眼睛看旁邊的鳥,有些畏縮。

再翻開扉頁,奇奇竟然全身發抖,兩隻小爪子放到一起,眼睛往下瞅,顯然在害怕什麼。再看內文,浣熊媽媽要給奇奇講故事呢,故事是關於一隻小知更鳥。在哥哥姐姐們完成第一次飛行後,輪到它了,可是它太怕了,反而從枝頭跳回到自己窩裡,它認為自己不夠勇敢,是個膽小鬼。知更鳥爸爸問它怕不怕吃蟲子,它當然不怕,而且還要吃又大又肥的蟲子,奇奇聽到這裡感覺不舒服,他討厭蟲子呢。

在別人看來很簡單的事,或許我們認為很困難,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知更鳥爸爸說:做一件不怕的事情,並不是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明明害怕,卻鼓起勇氣去做,必須去做!」

知更鳥爸爸問小知更鳥,在班上當著大家的面背誦課文會不會害怕?小知更鳥立刻慌了,而且,聽故事的奇奇也慌了。潘恩女士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這是很多孩子都害怕做的事情。如果背不好遭受嘲笑,會受老師處罰,我們再一次感受到故事貼近生活的溫馨點。

小知更鳥終於有了飛行的勇氣,而且它成功了,這也激勵了奇奇。

浣熊媽媽還告訴奇奇,勇敢在於三個詞:思考——寄語——行動。

思考:思考這件事的意義,以及它的困難程度。

寄語:自我激勵,告訴自己一定可以。

行動:當以上兩點做好之後,再去實際行動,或許不一定會成功,但勇氣已在你心底紮根。

浣熊媽媽的教育方法值得我們學習,跟孩子們講道理的時候不一定要有板有眼,說得頭頭是道。可以先給他們講一個故事,然後從故事中提取要點,自己做個總結,讓孩子記住。這樣做會令他們印象更深刻,好過平白直敘的講道理。

這五本書的主題都是現實中孩子可能會碰到的難題。作者奧黛莉·潘恩很好地表現了這些問題,然後在書里告訴我們解決辦法。或許浣熊媽媽的辦法不一定對每個孩子都管用,但我們可以借鑒或嘗試。打開「乾脆面君」的「成長日記」,相信家長和孩子們都能有很多收穫!

編輯:兔紙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森林魚童書館 的精彩文章:

TAG:森林魚童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