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哈經濟合作熱浪向北國冰城進發

深哈經濟合作熱浪向北國冰城進發

唐維/攝 彭春霞/製圖

證券時報記者 唐維「影響很大,很多事情都提前了。我們在深圳股東公司的研發基礎和人員支持下,只用了88天就將生產線建起來了;100天產品就進入了市場;從2015年成立到現在,銷售收入已經達到1.5億元。」在回應「深哈合作」對企業的影響時,哈爾濱萬鑫石墨谷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長方振輝如此表示。

深哈合作,指的是2017年3月7日,國務院下發《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哈爾濱市與深圳市建立對口合作關係。這個在外人看來有些陌生的詞,在兩地的政商界,卻已產生了各種聯繫。

「我們其實是先行者。」方振輝介紹。早在2015年初,中國寶安集團及其控股子公司深圳貝特瑞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合力組建萬鑫石墨谷,邊建產業園區,邊生產商品。2016年5月,規劃投資5億元的萬鑫石墨谷產業園項目一期工程開始建設,園區建設一期工程已經完成60%。

在園區建設的同時,公司並不是一味等待,產品在過渡廠區內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經過兩年的成長期,萬鑫石墨谷已形成了一定規模。公司產品已形成石墨烯粉體、石墨烯複合導電漿料、碳納米管粉體三大體系,產品生產線均為東北三省首條。目前石墨烯複合導電漿料年產能已達到10000噸,碳納米管年產能已達到100噸。2017年,萬鑫石墨谷實現銷售收入8000萬元。目前公司主要客戶包括韓國LG、合肥國軒、北京國能、哈爾濱光宇、河南鵬輝等。

深哈合作縮影「你看這裡,後邊是1000多塊錢一噸,前邊是150萬一噸,這就是石墨烯。」方振輝指著一塊大石頭介紹道。石墨烯是從石墨材料中剝離出來、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二維晶體,被稱為「新材料之王」,石墨烯是目前發現的最薄、最堅硬、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被稱為「黑金」。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成功地從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而證實它可以單獨存在,兩人也因在二維石墨烯材料的開創性實驗,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萬鑫石墨谷作為深圳在哈爾濱的主體投資企業,2015年成立,到2018年上半年銷售過1.5億,與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前十企業中的6家達成合作,發展速度令人矚目。方振輝說到,「像我們產業園區還沒建設好,產品就已經出來了。深哈合作之後,項目加速了,信心增強了。哈爾濱政府對我們企業很重視,在政策、專項、人員等方面給予了支持。好環境產生了好結果。」

這,是深哈合作助力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跟其他城市的朋友交流時,大家對於哈爾濱與深圳對口合作很羨慕,因為深圳民營經濟發達,營商環境優良,經濟活力十足。」哈爾濱市發改委副主任徐智東笑稱。據介紹,深哈兩市目前已簽約機器人、3D列印、電子商務、無人機、新能源、現代物流、文化旅遊綜合體、特色小鎮等合作項目193個,意向總投資1725.41億元。其中,正在洽談推進的百億元投資以上項目4個,包括寶能香坊產業園、寶能松江生態園、華潤萬象天地、招商蛇口金融中心。

「是合作不是援助。」徐智東表示,希望雙方更多是一種互利共贏優勢互補的關係,哈爾濱有豐富的土地資源、高校資源、高端裝備製造基礎等。比如說哈爾濱的旅遊資源全球知名,但缺乏高端的市場運營主體,資源優勢沒有充分挖掘和發揮出來。所以我們強化與深圳企業集團對接,我們有資源,他們有資本,有市場運作和管理經驗,我們可以將資源交給他們來運作,努力推動城市旅遊品味的提升,通過旅遊業,能讓更多人了解真實的哈爾濱,而不僅僅是一個「投資不過山海關」的印象。同樣的還有農產品資源,產品質量好,但不擅長營銷;哈爾濱科技成果數量居全國第6位,擁有51所高等院校,38名兩院院士,但成果轉換能力尚需提檔升級……

「去年,我們派了首批12名幹部去深圳掛職鍛煉半年,有9個是黨委或政府的一把手。」4個區縣委書記、4個區縣長、4個市直部門的管理層幹部,其「陣容」之強大、層次之高、時間之長,清晰表明了哈爾濱市委虛心學習深圳經驗、從根源入手破解制約發展深層次問題的決心。

哈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平房區區委書記劉興閣,當時任這12個人的臨時黨支部書記,他掛職深圳羅湖區,任職區委副書記。他表示,初到深圳,最突出、最難忘的就是深圳的務實和高效,「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印象里羅湖的會議少而短。羅湖區的方法論「基層砍掉腦袋,中層砍掉屁股,上層砍掉手腳」,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基層砍掉腦袋,就是上級研究清楚、定下來的事情,基層不要研究了,就是抓落實;中層砍掉屁股,就是中層領導,別總在辦公室待著,遇到事情要到基層解決,需要開會就開現場會、開短會;上層砍掉手腳,就是已經決策了的事情,具體操作過程中上級不要再指手劃腳了,要只問結果不問過程,結果要是有問題,督查就上。

「我覺得兩地的主要差距就在精神。羅湖是老城區,論發展條件,沒有我們好。論資源稟賦,我們要優越得多。而且,哈經開區、平房區是哈爾濱目前享有政府扶持、優惠政策最多的區域。這麼好的條件如果幹不好,就是城市發展的罪人。所以,學習深圳歸來,我們對標羅湖,首先就是學狀態,壓力面前如何更加積極進取。」劉興閣說到。在他掛職期間,哈經開區、平房區與羅湖區、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立了區校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現在哈工大在經開區落地的企業有80多家。還與深圳企業舉行了投資總額194.86億元的52個項目集中籤約,這些項目涵蓋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金融基金、通航產業、綠色食品、雙創孵化等領域。

構建高科技產業經濟帶「在深圳6個月,七上蓮花山。」南崗區區長宋博岩,名片上印的醒目頭銜是「工學博士」,2001年從哈工大工學博士畢業後留校任教,之後進入哈爾濱科技局,2016年出任南崗區委副書記、區長。「宋博岩是我們這批掛職的幹部當中,哈爾濱市最擔心被深圳市挖走的幹部。」同僚之間的這個玩笑話,也從側面反映了宋博岩的實力,年輕、有文化、有能力。

「思想的解放才是深圳保持高速發展的根本動力!」宋博岩認為,比照深圳的發展軌跡,「解放思想」無時無刻、無處不在地貫穿其中。而有著鄧小平雕像的深圳蓮花山山頂,成為他閑暇之時最願意去的地方。

宋博岩掛職的深圳市南山區在幾年前GDP超越了廣州的天河區,成為廣東第一大區,與北京的朝陽、海淀並稱為全國「三甲區」,全區有110多家A股上市公司。在南山區的財政收入中,來自高科技創新型企業的稅收佔到了政府全口徑收入的半壁江山。這樣的經濟發展結構讓宋博岩很是羨慕。

南山區依靠科技創新「發了家」,那南崗區能不能「有樣學樣」呢?南崗區共有22所大學,25萬在校大學生。沿南通大街——大直街——學府路兩側有18所大學,分布著哈工大、哈工程、哈理工、東北林大4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擁有黑大、哈師大2個省級大學科技園、52個省部級以上研究機構,集聚著11萬科技人員,33名院士,1000多名博士生導師。宋博岩說,依託這些優質資源,吸引社會資本,引導要素集聚,構建高科技產業經濟帶,「唯有拿起科技和金融兩大先進武器,才能實現家鄉振興,南崗區就要走科技和金融雙輪驅動的發展之路。」

世界500強企業正威國際集團的「正威黑龍江總部基地」項目、世界500強企業萬科的「萬科黑龍江總部基地」項目、深圳前海創投孵化器有限公司的「黑龍江省創投孵化基地」項目等陸續落地南崗,深哈合作以來,深圳市總投資額328億元的34個產業項目共同在南崗區落地,包括內河智能監控、打造智慧城市、建設無人機航空小鎮等。

深圳與哈爾濱,作為中國最南和最北的兩個副省級城市,一年多來,一項項合作推進活動,讓這兩個相隔3000多公里的城市緊緊聯結在了一起。

(唐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