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寶寶「吃手」頻繁?心理因素不可忽視

寶寶「吃手」頻繁?心理因素不可忽視

原標題:寶寶「吃手」頻繁?心理因素不可忽視


我們常常可以發現,1-3歲的寶寶會偶爾有「吃手」的現象。有些寶媽很擔心寶寶的這一行為,會「病從口入」或者養成經常性習慣,戒不掉。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1-3歲的寶寶「吃手」,是寶寶智力發育的表現。1歲左右的寶寶剛開始沒有進行智力發育前,是不會「吃手」的,那時候的寶寶,觸覺、聽覺、嗅覺都比較低下。


一旦寶寶開始智力發育,他就會開始有「吃手」的動作,當他專心致志的吮吸雙手,嘗到鹹味、手的觸覺以及大腦快樂的感覺,他就會愛上「吃手」,偶爾有「吃手」的行為。因此,1-3歲的寶寶「吃手」,我們是鼓勵的。


但是,超過三歲的寶寶還「吃手」,我們就要開始制止他的這一行為了。不僅會影響寶寶牙齒的正常發育,吃手過度還容易讓手指變形,對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寶寶吃手是有一定的心理因素的,這一點,家長們不可忽視。當寶寶得到的關愛不夠,感覺到寂寞,恐懼某種場景或聲音,比如電影的音樂、父母吵架的聲音等,寶寶就會選擇吃手來安慰自己的心靈。


解決辦法:


1、如果是家庭的原因,家長應從自身調整,如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注意保護寶寶的自尊心等,給孩子創造一個輕鬆的氛圍,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2、平時可以注意多鼓勵多表揚孩子,不要一味苛責孩子,讓孩子快樂起來,一個快樂的孩子比較不容易專註在「吃手」這件事上。


3、可以通過玩遊戲,玩具,講故事等轉移孩子「吃手」的注意力。

4、如果以上這些都沒有用,孩子「吃手」還是比較嚴重的話,那就得去就醫了,如果是心理問題,應配合心理醫生去治療,如果不是心理問題,只是一時習慣,那醫生一般會建議孩子佩戴醫用矯正器進行行為矯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群美育兒 的精彩文章:

寶媽注意:如果小孩出現這3個信號,則說明需要分床睡了!
這4件事很多父母沒教給小孩,佔3條,小孩長大後一定四處碰壁!

TAG:群美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