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市公司是如何一步步搞死P2P的?

上市公司是如何一步步搞死P2P的?

文 | 互金跟投

潮水退去,才發現誰在裸泳。

平台如此,平台背後的股東也不能獨善其身。

相信在這次浪潮褪去之後,更多人會對上市背景這個平台昔日的金字招牌有了不一樣的的認識。

水上面還是那個衣裝革履的上市公司高富帥,沒想到水下面,一樣是個跟P2P屌絲一起裸泳的騙子。

而這次的浪潮徹底顛覆了投資人甚至是從業者以往對於上市公司的認知。

不僅僅是投資者甚至連跟投君都不得不驚呼,這水實在是太深了

「不是我們太無能,而是敵人太狡猾了!」

在那個和平時代,我們會以很多東西作為判斷一個平台靠譜與否的重要依據,上市背景就是其中一個。

理由很簡單,P2P就像是要給屌絲開了一家擁有部分銀行職能的影子銀行,能夠為那些銀行看不上的「屌絲」融資的金融服務。

同時,還能給到比銀行理財產品還要高的利率。

但是屌絲,總歸是屌絲,這裡跟投君絕對沒有對屌絲的不敬之意。

屌絲總歸是屌絲,指的是,民營的的平台怎麼去跟上市系,國資系這種金燦燦的大招牌比呢?

無論是擁有的資源,資金等方面,都是民營屌絲所不具備的。

當然了,跟投君不否認終究有屌絲是可以逆襲的,但是在這上千家的平台裡面,逆襲的平台始終是少數。

更多的,當上市系的「優質資本」對曾經是屌絲身份的P2P拋出橄欖枝的時候,有多少平台能夠抵擋住這種誘惑呢?

「P2P小兄弟,我看你這幾年乾的不錯,要不哥來抬你一手?」

「大哥,你說啥就啥!」

01

在很多人眼裡,上市公司(特別是A股上市)相對於P2P而言更靠譜。

原因不外乎有這三個:

首先,A股上市是實行門檻極高的標準制。其中包括連續三年盈利達到一定標準,稅後凈資產需要達到一定標準等一系列嚴格的數據。

上市門檻和對資產的要求高,是A股上市公司的其中一個優勢,畢竟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數據,數字是不會說謊的。

其次,上市股東有足夠的兜底能力。大部分的P2P平台實際待收基本在千萬到億這個級別。這個體量,對於A股上市那種動輒幾十億的市值是有足夠能力解決的。

體量夠大,就算P2P出現逾期,也有能力進行兜底。

再來,就是A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都比較完善。一般可以從季報,年中報,年報來看到平台的發展情況。

所以,對於大部分民營出生,沒有太多背景的P2P平台來說,說A股上市公司是高富帥不為過。

而能夠得到A股上市這種市場優質資本的青睞,對於平台來說,就算不是飛上枝頭變鳳凰,可以算是一種強強聯手。

何樂而不為呢?

02

本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屌絲通過自身努力,引起了大哥的注意,一起快樂賺錢,走向資本市場,是很多平台的終極夢想的。

奈何,從錢滿倉開始,壹佰金融,投之家,愛投資等一眾曾經頂著光鮮上市公司背景的平台相繼暴雷之後,徹底將我們的認知顛覆了。

我們不禁問,這些平台,到底怎麼了?或者說,這些上市公司到底怎麼了?

其實,互金平台跟「上市公司」在那個行業爆炸增長的蜜月期里已經有著親密的關係。互金行業能夠獲得增長,跟上市公司的助力有著很大關係。

14年,經歷了一輪股災,許多上市公司都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在那之後,跟銀行借錢的同時,P2P也成為了上市公司一個重要的融資通道。

 便宜的資金來源

P2P作為民間借貸的線上版,12%的平均年化收益,利率相對其他的借款渠道有著一定的優勢,這就意味著,上市公司如果向P2P借錢,融資成本還是相對較低的。

因此,P2P對於上市公司來說,是一個融資成本較低的融資通道。

 上市公司背書有利於發展

而上市公司對於P2P公司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力的背景背書。

有了上市公司作為P2P平台的背書甚至是資源上的幫助,P2P無論是融資還是運作起來都如虎添翼。

這是一筆雙贏的交易,平台和上市公司都沒有拒絕的理由。

監管缺位,違規操作回不了頭

2016年可以算是監管的大年的,很多政策的下發,讓平台都面臨著轉型合規的壓力。

上面說到了,既然P2P平台是上市公司一個便宜的融資通道,為什麼上市公司不自己開一個平台來給自己融資呢?

既能直接享受到低成本的融資,還可以從獲利,反正都是用自己的資源,何不自己物盡其用呢?

但是,這也就觸到了監管的紅線——自融。

而監管出台之後,上市公司旗下的平台如果想要合規繼續運營下去,就必須要處理這些違規的存量。

但是這又哪是短時間可以內可以完成的?

而在合規備案和資金流失的情況之下,平台也就只能面臨清盤跑路的局面。

去槓桿,監管大年

2018年,不僅僅是P2P的監管大年,同時也是國內金融市場整體去槓桿的大年。A股上市公司的去槓桿化也就意味著——可以借的錢少了。

在這個「錢荒」之下,一些上市公司的股價已經到了質押平倉線。在這個情況之下,橫豎都是死,要不就最後博一下吧?

這一搏,最終讓廣大投資者的錢也搏進去了。

因此,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之下,曾經是金字招牌的上市公司也無法獨善其身。

沒辦法,錢就是這麼多了,這一年,大家都沒錢。資金鏈吃緊導致作為互金平台的借款方的上市公司無法還款了,導致了大面積壞賬的出現

大面積壞賬又導致了行業的投資者信心下降使得行業出現流動性風險。

連鎖反應之下造成了現在的局面。

03

那是不是A股系P2P就不再靠譜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消費資產,網貸的最後一塊凈土
情報:四大AMC將協助化解平台暴雷;螞蟻花唄2017年凈利潤34億元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