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會寧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評審會召開

會寧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評審會召開

要 聞

8月24日,《會寧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6-2030)》評審會召開,會議組建成立了《規劃》評審專家組,推選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原副主任寧遠為專家組組長,同時,專家組成員還就《規劃》編製工作現場進行提問討論,並形成評審意見。副市長吳震主持會議,縣委副書記、縣長秦俊山,縣政協主席李進軍出席會議。

據了解,會寧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編製工作啟動於2016年8月,由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會同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甘肅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和甘肅農業大學等4家單位組成規劃編製組。編製工作歷時近2年,按照「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的指導思想,確定了未來會寧縣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思路,主要任務及目標,提出水資源合理配置與高效利用、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現代產業、農業高效節水技術、美麗家園、防洪安全保障、特色文化、制度與能力等八大體系建設,力爭將祖厲河建成生態長廊、產業長廊,文化長廊,將全域建成西北生態修復與保護示範區和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家園。

專家組在評審意見中指出,《規劃》立足會寧縣實際,完善「生態立縣、綠色發展」戰略,以引調水工程建設為契機,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剛性約束,提出了兼顧保護與發展的生態修復模式,特色產業發展模式,文化制度能力引領與支撐體系,形成以提供更好生態服務為核心的區域綠色發展模式,對會寧打造黃土高原生態文明建設典型示範區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吳震指出,生態文明建設規劃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專家組緊盯國家政策,立足會寧基本縣情、水情和生態環境特徵,按照會寧城市規劃和水利改革發展的總體部署,遵從主體功能區劃要求,結合資源環境、人口分布、城市布局及經濟社會發展等,進一步提出了富有創造性、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對《規劃》成為指引會寧縣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長遠方案具有「畫龍點睛」的重要意義。下一步,會寧縣要搶抓生態文明建設的歷史機遇,切實抓好《規劃》的貫徹落實工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以水為紐帶,以全域生態恢復保護為目標,以「一河三區」為支撐,以會師鎮、甘溝驛鎮、河畔鎮、郭城驛鎮為主要節點,利用10-15年時間,形成「一河三區多點」的水生態文明格局,將會寧打造成黃土高原水生態文明建設特色區、國家生態修復示範縣和國家高效節水示範縣,促進會寧縣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

秦俊山向專家組一行介紹了《會寧縣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6-2030)》編製背景。秦俊山表示,進入新時代,會寧縣在生態文明建設、水資源利用和產業發展等方面面臨新的挑戰,需要進一步審視、思考和解決,積極探索出一條符合會寧實際、經濟社會與水資源、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道路。《規劃》立足會寧基本縣情、水情和生態環境特徵,結合資源環境、人口分布、城市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是一個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頂層設計。下一步,會寧縣將以規劃為引領,進一步走好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相融合的發展路子,更好地完成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目標,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會議期間,專家組一行還先後調研了祖厲河城區段綜合治理工程、城區生態環境綠化工程和新建會寧二中項目,並參觀了會寧教育展。

縣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李桐,縣委常委、副縣長伏濤,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振中,縣政協副主席楊世梅出席評審會或陪同調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會寧發布 的精彩文章: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第17屆青年委員會西部巡講下基層活動走進會寧

TAG:會寧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