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曠視艾瑞思總經理彭廣平:打造智慧倉儲大腦

曠視艾瑞思總經理彭廣平:打造智慧倉儲大腦

8月24日,在GIIS 2018物流產業創新峰會上,在GIIS 2018物流創新峰會現場,北京曠視艾瑞思機器人總經理彭廣平發表了題為《從智能機器人到智慧倉儲的轉變》的主題演講。

圖片來自「億歐網」

2018年8月24日,由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指導,億歐公司主辦,曠視科技協辦的「科技落地 物鏈未來----GIIS 2018物流產業創新峰會」在北京萬達文華酒店成功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800餘觀眾參與了此次峰會。

本次峰會以「科技落地 物鏈未來」為主題,以「物流科技落地」為討論方向,就傳統物流企業、製造企業在物流科技應用場景及實操、物流科技新暢想等議題,攜行業人士一同探討新機遇下物流科技如何更好落地及發展走向。

以下是曠視艾瑞思總經理彭廣平的演講實錄:(有所刪減)

謝謝主持人的介紹,大家好,我是來自北京曠視科技艾瑞思的彭廣平,大家覺得挺奇怪的一個做人工智慧跟做機器人的結合起來,我今天給大家闡述一下曠視艾瑞思誕生的過程。

首先我簡單介紹一下曠視科技,在座有些人可能知道,有些人可能不知道,曠視科技是目前國內人工智慧行業的領導者,我們主要基於AI+IOT對整個行業進行賦能,我們現在主要有三大板塊。第一個板塊是消費終端,什麼意思呢?我舉個例子,在座各位可能有用蘋果手機,有用安卓手機,我們國產的幾款安卓手機,華為、小米、oppo、vivo,一系列的手機人臉解鎖都是用曠視提供的技術,這是消費終端的技術賦能。

第二個領域是城市管理,我們希望用技術提升公共安全和城市的綜合管理效率,例如我們端到端智能安防的解決方案已經在全國各個省市都有應用,在協助警方辦案上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個是商業運營,曠視希望用技術提升商業的交易效率。這也是曠視和艾瑞思聯姻的原因,物流行業相比其他的行業更需要效率的變革。現在曠視艾瑞思是第三個板塊中的一個領域,在物流和倉儲方面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以及機器人技術,為這個行業進行賦能。

剛才我簡單介紹了一下曠視,其實曠視之前可能主要是偏向於演算法與攝像頭的研發,跟艾瑞思結合以後,我們一起致力打造一個真正的智慧倉,大家知道倉儲的發展目前看應該分為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人工倉和自動化倉,現在大部分倉還是人工倉,屬於勞動密集型的。現在還存在一部分自動化倉,比如說流水線,這個並沒有完全普及,因為它投資建設周期還有成本,投資建設周期長,成本比較貴,所以說只是一部分的應用。現在其實因為人工智慧、物聯網還有機器人各項技術發展和成熟,其實現在可以向智能化倉,也就是智慧倉的方面發展。未來可能還有第四個階段就是無人倉。

倉儲智慧化的訴求是什麼?我們艾瑞思做了很多項目,客戶無外乎關注幾個點:成本、效率、柔性,這是最近一兩年提出的。因為傳統的自動化技術比如說流水線,其實技術非常成熟,但它最大的問題就是投資建設周期比較長,成本也很大,加上現在因為業務的發展變化非常快,尤其新零售的出現,所以說在客戶的業務調整過程中,很難把傳統的自動化設備進行適配,所以說柔性化是現在提的最多的一個關鍵詞。

這裡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艾瑞思之前做的事,艾瑞思早期主要是給客戶提供倉儲機器人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通過與機器人分揀系統,機器人充電站,包括無線通訊網路的結合,在客戶的倉裡面實現分揀、搬運。在做這件事情的過程中客戶的期許比我們做的更高,我們通過了解這個行業,反思這個行業,學習這個行業,也在提升我們的一些東西。

倉儲機器人大家可能認識最多的就是亞馬遜機器人貨到人方案,但在做項目過程當中發現中國的倉儲行業比歐美更複雜。我舉個例子,美國可能亞馬遜都是平面倉,地偏遠地很便宜人很貴。國內的土地並不好拿,國內大部分的倉都是二三層的。第二個就是說因為我們的京東或者是菜鳥讓大家的體驗更好,提出了次日達、當日達、限時達,在美國像在亞馬遜買的東西,三天五天到你手裡邊很正常,七八天不要抱怨,時效性跟國外不一樣。所以我們在做項目中發現,僅僅亞馬遜貨到人的方案並不能適應所有的客戶,我們在這過程中就發現可能需要一些綜合方案,比如我們提到訂單到人,車到人,還有點到點,就是P2P,甚至這幾個方案的混合應用。我們最近做了一個項目幾百台機器人在一個倉裡面,我們把貨到人、訂單到人、車到人、點對點混合起來,一天實現幾萬單甚至十萬單的產能需求。

我們通過這幾個方案還是想給客戶提供一個在倉儲訂單分揀,在工廠的智能搬運的方案,這是我們之前想做也正在做的事情。

最後簡單介紹一下我們做的一些產品,我們之前做的還是一些搬運的方案更多一些,比如說我們的500、1300機器人。今年又推出了幾款新的方案,基於導航的,很多情況下機器人要求的密度並不高,用二維碼的導航部署還是比較複雜,對地面的要求比較高。我們現在做了基於視覺和低成本激光感測器的一個導航產品,有無人叉車,有ISR200 VSLAM機器人,這種兩百公斤的在工廠用的比較多,曠視和艾瑞思在一起以後,我們利用曠視的一些技術進行物品的分揀。

剛才說的就是艾瑞思之前自己做的事情,從客戶的分揀和搬運的環節思考的一些問題,提出的一些解決方案。但是我們客戶其實往往想要的比我們提供的要更多,其實下一個話題就是我們怎麼去打造一個智慧倉,客戶買的是設備,不是只要機器人就可以了,不管是貨到人還是訂單到人,只是解決了客戶的部分問題,比如一個倉儲運營客戶需要的是提升整個倉儲品效,我們如何去做呢?僅僅關注機器人是解決不了的,這就是說曠視跟艾瑞思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或者正在做的事情,就是打造智慧倉儲。

我們從倉儲的角度來講裡邊有很多要素,比如說訂單、貨品、人員、設備、物料,物料就指的耗材或者流程。我們要想達到客戶期許的一個高效管理,這裡邊就分了很多模塊。比如說WMS、OMS、WCS、PMZ、MMS,這裡邊大部分的客戶之前只有WMS,有少部分客戶有WCS或者OMS,人員管理和物料管理系統幾乎沒有,或者是WMS有一些弱的功能。根據客戶的需求,全倉要高效,我們提供機器人只能解決部分問題,我們要從運營的角度理解客戶的需求和場景,所以說我們現在用我們的一些技術,包括我們的硬體設備技術,包括我們人工智慧的技術,我們要打造倉儲大的Warehouse Brain1.0板塊,這些系統之間要打通,列舉的這些有可能是我們的,也有可能是客戶的,我們要讓這些系統協同起來,高效地實現倉儲的運營和運轉,這是我們正在做的,我們下一代產品就是叫倉儲大腦。

這裡邊就涉及到為什麼曠視要收購艾瑞思,為什麼艾瑞思要選擇曠視。剛才說了要打造倉儲大腦,這裡面涉及的問題非常多。比如說訂單,比如說耗材,比如人員管理。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很多大的運營商每天有很多外包的勞工,我們很多客戶也存在這麼一個場景。什麼場景?就是說有些勞務管理公司和我們的一些倉儲經理搞一些事情,今天需要五百人,經理報了六百人。我們要通過一些技術手段解決這些問題。所以說整個智慧倉儲,除了我們智慧倉儲大腦以外,我們要基於業務深刻的理解,通過一些運籌的演算法,強化學習的演算法,優化倉儲各個環節,真正給客戶提升整倉的運營效率。這裡面就涉及到幾個東西,剛才我簡單說了一下就是訂單預測,然後可以預測根據我們的一些歷史的訂單信息,我們預測明天的訂單,可以進行人員的排班和設備的一些人員安排。

再說耗材優化,耗材在很多的成本裡面是很大的點,有些客戶有耗材的預測和計算,有些沒有,結果完全不一樣。在我一個客戶那兒,這塊每天在倉裡邊反饋出來一樣的業務和單位可能差幾萬塊錢的成本,這個省上就是一塊利潤。比如剛才說的人員管理,現在已經在我們客戶那兒用我們曠視的人臉識別技術進行人員的,尤其這個臨時勞工的管理。下一步要做的是對人員行為的管理,看看哪些人適合在哪些崗位,有些人適合分揀,有些人適合打包,對人員進行合理的排班。還有對訂單進行分析,我們進行訂單的組合和優化,讓整個訂單的處理效率更高。

當然了機器人調度或設備的調度,還有任務決策,這些也是我們本來做的事情。所以總得來說,我們所謂的智慧倉,智慧倉就是用一套科學的演算法和技術手段,把客戶遇到的各種問題,有些可能是需要設備去解決,比如說我們機器人替代人,有些不一定需要設備而是用技術的手段對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用機器學習的辦法進行一些決策,坦白來說就是要做一個智能的倉庫經理,現在倉做的好不好,很多情況下取決於倉庫經理。

我們目前合作的一些客戶,有物流倉儲的,也有大B客戶,像寶潔,也有中國移動,也有工廠像富士康,我們做的這套解決方案不僅面向倉儲也面向工廠,富士康目前部署了一百台的機器人,有一半運營超過一年多了。

智慧倉未來的挑戰是什麼?剛才會前有人在問我,其實坦白來講,我們去了很多倉,最近我一直在出差,我們就發現對業務了解特別深的人不太懂技術,懂技術的又不太理解業務場景,或者業務場景理解的沒那麼深刻,智慧倉未來的挑戰就是如何深刻理解業務場景,用合適的技術在合理控制成本的前提條件下,能讓客戶高效運營倉儲,這是我最近的一點感悟。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