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滴滴,不會消失!

滴滴,不會消失!

滴滴一下,沒好出行?

100天之內,連續兩起滴滴順風車強姦殺人事件,將滴滴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我本來想寫一篇譴責滴滴,然後呼籲大家以後都卸載、不用滴滴的文章。

但後來我仔細想了想,作為媒體人,還是需要理性客觀,不能動不動就帶節奏。

此刻,大家看到的都是滴滴的管理失察、資本之惡,而我看到的是:

這片不再豐饒的土地上,不斷地開出一朵朵嗜血的罪惡之花。

滴滴存在的價值

由於工作原因,本君是屬於經常需要出差或者打車的那一類人。

在早幾年還沒有滴滴的時候,如果我需要從高鐵站去到周邊的城市或者地方,只有兩個選擇:

1:計程車

2:黑車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因此被「宰過」的經歷,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

要承認,滴滴的出現,確實解決了這些尷尬的出行不便。

那是不是,這次事故,滴滴就沒有責任了?

當然有責任!

滴滴這次事件之所以惹眾怒,主要是因為對投訴和求助反應的遲鈍。

按照官方統計,從女孩發出求救到警方收到數據,中間的時間是111分鐘,這麼長的時間黃花菜都涼了,哪來的緊急救人?

再加上這個殺人犯在前一天還被投訴過,而滴滴並沒有來得及處理。

於是乎,滴滴在順風車業務上的管理漏洞都被大家看在眼裡,一時間群情激奮,大有把滴滴弄死而後快之感。

確實,滴滴在這次的事故上面是肯定要負法律責任的,這個毋庸置疑,滴滴自己也很清楚。

在這件事情上我和大家的觀點一致,滴滴在這個惡性事件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同樣作為一位滴滴的常駐用戶,我不要求滴滴可以100%杜絕這種事情,但是滴滴錯在沒有100%的努力,這是一個態度問題,態度問題絕不能原諒!

但重點是,把滴滴就此滅掉就能解決問題嗎?

答案是否定的。

滴滴真的提高了犯罪概率?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大家可以先去搜索下「計程車SR」,相信搜索結果會給你答案:

計程車之所會成為犯罪的高發地,正是因為「相對封閉的環境」和「一鎚子買賣」。

而正是網約車的「評論功能」使原來一鎚子買賣的模式被打破。

以前我們打計程車很難連續碰上兩個相同的司機,而現在你打車卻可以評論,原來的一鎚子買賣現在可以信息共享給別人。

這對司機來說,和任何乘客的交易都不再是一鎚子買賣,都變成了持續交易,這對出行服務的改善是有好處的。

一輛車的整個運行數據和軌跡都是被紀錄在案的,這其實會大大提高犯罪的成本,從而使在網約車中實施的犯罪概率下降。

出行服務的改善和降低犯罪率這是滴滴等網約車的貢獻,不能因為一些事故的發生而被抹殺。

如果網約車沒了,我們看不見的事故會多得多。

當Uber乘客安全受到威脅

網約車沒有足夠的理由消失,但網約車完全有理由做得更好!

對此網約車鼻祖Uber就在處理乘客安全問題上,做了很多努力:

他們任命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前資深反恐專家做為安全主管,並對所有司機實行每年一次的背景調查。

但最重要的一項舉措,是他們在Uber軟體里增加了一個可以「一鍵呼叫911的報警按鈕」:

用戶在按下紅色的報警按鈕接通911電話之後,就能夠用最快速度報出位置、車子的型號和車牌號碼這些最重要的救命信息。

在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哪怕只是多爭取寶貴的幾秒鐘時間,可能就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結果,避免意外的發生!

NBC的新聞節目特地做了一個實驗,結果顯示記者按下軟體內置的911報警按鈕後還不到五分鐘,警車就趕到了現場。

這才是技術和商業在賺錢的同時,所應該盡到的本分啊!

「徵信」的重要作用

滴滴事件究其原因,乃源於「惡人」。

我個人認為,在中國的滴滴司機,應該有兩個參數是必須要衡量的:

那就是「個人徵信」以及「犯罪記錄」。

有了這些,滴滴才能夠判斷這個司機,以往是不是一個正常人。

樂清作案的那個司機,在作案之前半年,曾在57個現金貸平台有申請記錄,成功了56次,其中最近一個月借款次數高達31次。

如果滴滴的系統有接入這些徵信大數據,其實就能夠提前判斷這個人的犯罪風險。

我相信,這一點,真要做起來,其實是不難的。

如果滴滴搞不定,互聯網金融行業應該有大把同行可以搞定。

借款人在平台借錢,都要考慮這些問題,然後再確定借不借,更別說一個天天需要服務幾十位乘客的司機了。

對於他們的資質要求來說,應該要比借款人更嚴格!

這些徵信差,甚至有犯罪記錄的極個別人,在生存的擠壓下,很容易走向極端,一定會出現滴滴女孩被殺事件。

不僅如此,現在很多滴滴司機,都是貸款分期三年買車去跑滴滴的,如果取締,他們還得背著幾年的貸款失業,那樣的話,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會更多。

此刻,回頭看看即將過去的8月,?這片不再豐饒的土地上,正不斷開出的罪惡之花。

有人問我還會用滴滴嗎,坦率講我應該還是要用的,我如果把它刪了,還有什麼更好的選擇嗎?

自己開車嗎?不環保,一不小心還會吃罰單;

直接去街上攔出租嗎?更麻煩更貴,而且計程車糾紛死過的人起碼比滴滴多10倍……

或許,這都是為何滴滴沒有被取締的原因。

但本君在此呼籲,希望滴滴能夠真的做到以人為本,以乘客為本,做好一個服務企業應該做的事情!不要讓你們賺的錢,滴著人血!

希望國家對於這塊,能夠有更加好的監管,能夠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

不要忘了初心:為了改變人類的出行。

作者:道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財 的精彩文章:

別老想放水,真的該減稅!

TAG:讀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