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北對角斑馬線,不止「偶像劇范兒」

台北對角斑馬線,不止「偶像劇范兒」

台北松高路和松智路交叉路口的對角斑馬線 燕子 攝

對角斑馬線,偶像劇的標配,劇集里的男女主人公,時常從對角線相向而行,然後在交叉處相遇,看到了彼此,深情對望,甜蜜故事由此浪漫開始。

在不久之後,這美麗的一幕,你可能就會在廈門街頭看到或者遇到。9月起,廈門首個對角斑馬線預計啟用,位置就設在思明南路和養元宮巷交叉路口,即在中山路中華城與老虎城之間。

事實上,除了浪漫,對角斑馬線的使用,能減少人車交織情形,提升交通安全;行人可以安全斜穿馬路,既方便又省時。

而在台北,這樣的對角斑馬線已經行之有年,頗受好評。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著導報駐台記者的鏡頭,走進台北,體驗一回對角斑馬線的浪漫與效率。

實測 一次綠燈就能到斜對面

晚高峰的台北街頭,就像一出大型的偶像劇。夜空中醒目的101大樓,近處車水馬龍的街道,當然,還有十字路口行色匆匆、來去如風的人潮。鏡頭再拉近一點,就能看到偶像劇標配——對角斑馬線。

上周五傍晚6點半,導報駐台記者來到了一處特別的對角斑馬線前。這裡是台北信義誠品書店門前,松高路和松智路交叉路口。這是最繁華所在,附近商場眾多,還有捷運(地鐵)站和市政府轉運站,洶湧的車流和人潮在此交匯,交通繁忙程度可以想像。

我們所熟悉的十字路口斑馬線,都是「口」字形設置,站在信義誠品門前,如果想過到對角線方向,有兩個選擇:一是選擇普通的斑馬線,先過到馬路對面,然後左轉90度,再過一次馬路,一共要等兩次紅燈。這裡的馬路不算太寬,經過實地計算,走兩次斑馬線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1分鐘。然而問題來了,由於車流眾多,等兩次紅燈的時間,加起來隨隨便便就要四五分鐘。

導報駐台記者再次實地測試,這次體驗的是對角斑馬線。對角斑馬線與相鄰的兩條斑馬線構成一個直角三角形,長度當然最長。再加上傍晚時分人潮洶湧,面對相向而行的人群,走過這條對角斑馬線大約要50秒。當然好處也顯而易見,只等一次紅燈,就能過到看上去「遙不可及」的對角線位置。

發現 台北對角斑馬線分兩種

其實,隨著時代進步,交通治理的顯學從「以車為本」逐漸轉化到「以人為本」,近年來,台北引進推廣「行人專用時相路口」,即在交叉路口設置行穿線,號誌會讓所有車輛暫停,供行人直行或對角線穿越。

其中,「對角線穿越」全稱為「對角線行人穿越道」,也就是俗稱的對角斑馬線。按照台灣地區的《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這種對角斑馬線的標準樣式,不同於東西向或南北向斑馬線的枕木紋樣式,而是選擇了「X形白色實線」。

台北市交通管制工程處副處長兼發言人劉瑞麟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說,起初台北對角斑馬線也是選用枕木紋的樣式,但是台北「機車(摩托車)族」反映,由於枕木紋斑馬線使用熱拌塑膠,加之枕木紋斑馬線的線與線間距太短、太密,導致機車會打滑;所以後來用X形白色實線代替,每條對角斑馬線,改用兩條白線,間距以2米為準。「在台北,並不是所有的對角斑馬線都可以24小時通行。」劉瑞麟告訴導報記者,台北對角斑馬線分為兩種,一種是全天候可以走的;一種則是限時段使用的,實施時段都直接標註在對角斑馬線上。像導報駐台記者在信義誠品門口體驗的對角斑馬線,就是後一種,它的實施時段是每天的早上7點到晚上7點。

成效 減少人車搶道提高通行效率

劉瑞麟介紹,目前台北市共設置了211處「行人專用時相路口」,這樣的路口,簡單來講,分隔了行人與車輛的通行時間,讓行人和機動車在各自獨立的時間段內通行,有效避免了人車交織問題,保障行人安全。

經過十幾年的運行,「行人專用時相路口」的人車搶道現象減少,交通事故率降低,台北市民多持正面看法。劉瑞麟表示,因此「行人專用時相路口」還會不斷增加。

而有的「行人專用時相路口」則設對角斑馬線,讓繁忙路段提高通行效率。在這樣的路口,紅綠燈有特殊安排——每隔一段時間,四個人行綠燈會同時亮起,此時六條人行道(傳統四條斑馬線+兩條對角斑馬線)都是可以走的,每個人都可用最短路線、最短時間快速通行。對機動車來說,這種設計也可大大縮短等待時間。

但不是所有的「行人專用時相路口」都會劃設對角斑馬線,也並非越是人流大的繁忙路口就適合設置這種斑馬線。導報駐台記者注意到,像台北忠孝東路這樣的主幹道,人潮應該比松高路更多,但長長的一條忠孝東路,很少能看到洋氣的對角斑馬線。

因為,對角斑馬線對交通的調度管控水平要求頗高,哪些路口可以設置,以及對角斑馬線的長度是多少米、行人在多長時間內走完,都需要專業的判斷,都要到現場根據實際丈量來進行設定「最小步行量」。

建議 做好「教育宣導」很重要

台北市民李小姐告訴導報駐台記者,對角斑馬線確實能節省過馬路的時間,但在剛設立時,很多人也不知道怎麼走,過了一陣子才慢慢適應。因此劉瑞麟表示,做好教育宣導、培訓非常重要。

「台北民眾基本都能按信號燈來走對角斑馬線,但仍有個別人不習慣,下意識看到東西向或南北向的直行信號燈綠了,就去走對角斑馬線。」劉瑞麟說,這樣就是闖紅燈了,依照規定要處罰新台幣300-600元,但交通治理「以人為本」,台北警察一般不罰,而以勸導為主,所以必須加大初期的教育宣導。台北在實行對角斑馬線初期,投入了大量的義交(協警)進行引導和管控。

另外,劉瑞麟也提到,在設置對角斑馬線的路口,行人可對角斜穿「一步到位」,獲得了快速抵達目的地的保障;但比起傳統的斑馬線,對角斑馬線行人通行的前提,是路口四個方向全部亮紅燈,讓車輛全部停下,而這樣,一不小心行人等紅燈的時間反而會變得更長,這對行人的耐性是個考驗。在台北一些路口發生違規事件,就是因為有的民眾覺得紅綠燈信號等太久而「搶快」導致。「其實,嚴格按照交通信號燈來走,就對了,安全又高效。」

導報駐台記者 燕子 記者 林連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