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關雲長水淹七軍到底是怎麼淹的?說說古代的以水代兵的水攻

關雲長水淹七軍到底是怎麼淹的?說說古代的以水代兵的水攻

編者按:關雲長水淹七軍,是小說《三國演義》當中的重頭戲。而水攻更是演義評書等藝術作品裡常見的計謀。可關雲長雖然後世封神了,但畢竟沒有能放洪水的法寶,不可能手一揮就漫天大水。那麼,那麼古代的水攻究竟是怎樣操作的呢?

關雲長水淹七軍插畫

在小說演義中,曹魏一方主將于禁「于禁移七軍於樊城之北下寨」,這一地區的地形是「罾口川險隘之處」,加之臨近的襄江(即漢江)「方今秋雨連綿,襄江之水必然泛漲」。因此即使沒有關羽的水攻計策,本身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關羽正是利用這一點,將手下士兵安置在高處,同時秘密準備竹筏,並堵住其他各處水口。終於在襄江泛濫的那一刻,一舉將于禁的大軍和樊城一起淹沒。

可以說,《三國演義》中的水淹七軍,所表現出的關羽謀略還是相當高明。他成功的利用了于禁對於襄樊地區地理的不熟悉,並利用水攻,將原本他所率領的荊州兵不擅長的陸戰變成了他們擅長的水戰。不過,小說里一個最大的漏洞是,漢江作為長江水系中最大的支流,在「秋雨連綿」的情況下,其徑流量自然也是相當驚人。因此想要人為控制漢江泛濫的方向,其實是一個相當巨大的工程。在兩軍對峙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實行此計實際上並不太現實。

《關羽擒將圖》

在歷史上,其實水淹七軍更多的是一個偶然因素。在《三國志·于禁傳》中記載:「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這一說法得到了同時期的《橫海將軍呂君碑銘》中:「而洪水播溢,泛沒樊城,平源十刃,外瀆潛通」和北魏時期酈道元所著《水經注》:「關羽圍于禁於此城,會沔水泛溢三丈有餘,城陷,禁降」的佐證。因此可以認定,所謂「水淹七軍」,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天災,然後被關羽所利用,因此得以大破曹軍。

今天襄樊段漢江

可見,歷史上的水淹七軍更類似「趁你病,要你命」的情況。那麼,演義評書里那種計劃好的水攻真的存在嗎?在《舊唐書》中,有一段關於唐太宗李世民使用水攻的記錄。在李世民和劉黑闥之間的洺水之戰中:「太宗阻洺水列營以逼之,分遣奇兵,斷其糧道。黑闥又數挑戰,太宗堅壁不應,以挫其鋒。黑闥城中糧盡,太宗度其必來決戰,預擁洺水上流,謂守堤吏曰:「我擊賊之日,候賊半度而決堰。」黑闥果率步騎二萬渡洺水而陣,與官軍大戰,賊眾大潰,水又大至,黑闥眾不得渡,斬首萬餘級,溺死者數千人。」

今天的洺河

由於洺水之戰在《舊唐書》和《新唐書》中都有記載,因此這場戰役可信度還是相當高的。在歷史上,劉黑闥可以說也是隋唐時期相當著名的一個將領,那麼為何會輕易的就被李世民用水攻的辦法擊敗呢?

首先在這場戰役中的關鍵,洺水,也就是現在洺河,這條位於今天河北的河流,其實是一條季節性相當明顯的河流,因此即使是在隋唐時期,在秋冬缺少時,出現軍隊可以趟河而過的情況也並不意外。而且洺水之戰爆發時間是三月,此時雖然雖然正值冰雪融化,但是相對的降水較少,加之河堤的存在,所以讓劉黑闥產生僥倖心理。

唐朝騎兵俑

不過利用洺水的季節性,其實只是確保水攻實施的最後一步。實際上在此之前,真正讓劉黑闥失去判斷能力的,是在這之前李世民「分遣奇兵,斷其糧道」作戰的成功。因此在劉黑闥兵糧用盡的情況下,實際上不管洺水狀況如何,他都必須迅速河李世民決戰。另一個讓李世民得以實施這一戰術的關鍵因素,是李世民在將劉黑闥勢力逼入洺州城後,對其周圍整個洺水的成功控制。這才使得他能夠使用水攻痛擊敵軍。

唐太宗李世民

可見,歷史上將水攻用來在對峙時期對付敵軍,需要相當高的指揮能力,以及有利的地形配和。相對而言,利用河流來對城市進行水攻就相對要容易的多。使用水攻圍城在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當屬春秋末期的晉陽之戰。

三家分晉

晉陽之戰之所以著名,除了這場戰役是三家分晉的前奏,同時也有著極為戲劇性的過程。歷史上,後來建立趙國的趙襄子,不願意服從當時在晉國大權獨攬的智伯瑤,因此智伯瑤聯合韓康子、魏桓子,一起進攻趙襄子的大本營晉陽。在圍城三個月無法破城之後,智伯瑤決定「引汾水灌其城」。

古代被水淹沒的小城

引水灌城可以說是一種相當好用的戰術,這種戰法可以迅速破壞城中維持城市運轉的全部基礎設施。同時在中國古代,由於城牆大多是夯土結構,也很容易導致城牆坍塌。但與之相對的,由於這種戰法破壞性太大,往往也會對城市帶來不可逆的破壞。不僅是城內人員大量傷亡,整個城市技能嚴重受損,同時即使洪水退去,也往往會招來嚴重的瘟疫。

電影《傀儡之城》中的水攻場景

這場戰役的戲劇性就在於,在智伯瑤發動水攻,並幾乎要攻破晉陽時,趙襄子派遣張孟說服韓康子、魏桓子共同反對智伯瑤。兩位諸侯偷偷命令士兵「夜期殺守堤之吏,而決水灌知伯軍。」因此本來時用來圍困晉陽的洪水,卻反倒淹沒了智伯瑤的大營。之後,趁著智伯瑤大軍混亂之際,趙襄子、韓康子、魏桓子三人帶兵重創智伯瑤的軍隊,智伯瑤本人更是兵敗身死。

智伯瑤兵敗身死,三家分晉也因此終成定局

總的來說,水確實存在它們潛在的軍事價值。也因此,即使到了近現代,改變河道、炸毀堤壩等阻敵手段,仍然時常被當作對付敵軍的最終手段。但水攻這事,要想真用好,需要非常高的組織度和指揮能力。否則,看多了演義評書,有病亂投醫,突發奇想搞什麼「以水代兵」,真的很容易玩脫啊!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靜默之鴞,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古代那些老軍醫靠譜不?趣談歷史上的軍營醫療與傷病
古代四五米的長矛咋實戰?用好腰力和甩屁股是關鍵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