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表揚還是批評

表揚還是批評

好的問題才能引導我們找到好的答案。成為一名父親後,我糾結於「要表揚還是要批評孩子」這個問題挺長一段時間。父親的角色常常代表著嚴肅、嚴厲與威信,喝斥與棍棒成了樹立此形象的法寶。曾經當過孩子的我並不喜歡這樣的形象,和每個人一樣更渴望被表揚。但光表揚也會產生問題,或許該提問方式本身有問題,如果我們換個角度重新提問,答案會是什麼?

要表揚還是批評?或者說要表揚多一點好還是批評多一點好?

在一體的兩面作二選一往往造成割裂的後果。更傾向於表揚的父母或許能單方面為孩子創造較為輕鬆的環境,但他人可不會這麼做。在整個社會環境中,充斥著「批評的聲音」。很難想像一個從小被「表揚」長大的孩子如何應對種種批評。

表揚和批評的目標是什麼?

簡單地說,都是為了孩子好。為了讓孩子的言行舉止符合風俗道德和遵循法律法規,為了引導孩子朝著某一個人生方向前進。如果將人生比作一列火車,孩子是火車駕駛員,表揚與批評則組成火車的軌道。軌道非常明確的將火車帶到各個設定好的火車站。顯然,表揚與批評的目標是一致的,只不過作用大不相同。批評更容易激起離孩子的抵觸和反抗心理,不但會走走停停,而且還會開倒車。表揚也不是萬能的,當方向與目標不是孩子想要的,表揚也很難起到推進的作用。即使順利到達目的地,孩子發現這並不是他想要的,他會將責任全部推卸給父母。由於鐵軌上的人生無法選擇方向,在孩子進入社會後,形形色色的人接過鋪軌道的「權力」,他會被引向哪裡都不確定了。因此父母需要給孩子一個方向盤。

如何應對和利用好表揚與批評?

回答這個問題時,人生變成了一輛汽車,孩子是司機,他人的表揚與批評組成了公路,而方向盤讓他自己有了選擇。父母要做的就是教他如何用。表揚與批評的目的一樣,那我們會感謝他人的表揚,也同樣要感謝他人的批評。當我們說感謝時,能讓我們本能地看到自己受益的點,也能給予「指點」的人尊重而平息其怒火。心平氣和之下,再來處理具體的事情,往往會容易得多。在日常生活中,我會和我兒子約定雙方都遵守的規則,根據情況,我們會互相表揚、提醒或者批評。比如,起床後要疊好各自的被子和進屋後要將鞋放入鞋櫃等。當兒子提醒到:「爸爸,你的鞋沒收哦。」我會回答:「謝謝提醒!我這就去收!」反過來,他也會有類似的回答,常常帶著笑聲:「哦!我給忘記了!好的,我去收。」由於人在生氣的時候,容易先把情緒表達出來而忽略了具體事件。為了儘快的解決好問題,父母需要引導小孩子把關注點轉移到具體事件上。例如,一天晚上,我剛從客廳走進卧室,兒子在外面哭著喊到:「爸爸,我討厭你。」我出去問到:「對不起,告訴我發生什麼事了?」「是你把我的房屋碰倒了。討厭……」他哭得更大聲了。我一看,他拼的樂高房屋倒了一角,我記得剛走過去碰到什麼,但沒在意。我抱起他來,說:「對不起。我碰壞了你的房子。」他哭得更大聲了。我引導他說:「我知道你不開心,因為爸爸碰倒你拼的房屋。現在爸爸想幫你拼回去,需要你的幫助,因為爸爸不知道怎麼拼回去。「他的哭聲小了點,雖然還在哭。我繼續說到:」謝謝你指出爸爸做錯了什麼。爸爸才知道如何把它做好!你現在告訴爸爸要如何拼回原來的樣子。「他一邊抽泣一邊指揮我把房屋重新拼好。沒幾分鐘他回歸正常狀態了。反過來,他做錯事情時,我們會詳細的指出他做錯什麼,要如何改正。另外,會強調我們生氣是因為他做錯的這件事,不管什麼情況我們都愛他。在批評孩子時,關注點應控制在事件本身上,避免上升到智力、性格和身份上。同樣,表揚也是如此,更關注他所做的努力,而非僅僅結果。合理的表揚和批評需要正確的應對方法。那如何面對無益的表揚和無理的批評?首先,孔子說了,「三季人」碰不得,禮貌回應,避而遠之;其次,由於是人都喜歡錶揚,需要不斷地學習修鍊才能辨識和躲避糖衣炮彈。

如何做才能不被表揚與批評影響?

回答這個問題,要先知道為什麼絕大數人非常在乎別人如何評價自己?原因在於Marisa Peer所說的,是由於每個人時常感覺「Iam not enough」。當自己無法認同自己的價值時,就需要來自外界的評判以確認自己的位置。為了更加從容地面對表揚與批評,我們需要構建自我評價系統以增強自我價值認同感。具體看看Marisa Peer的書籍或演講,這是另一個系統性的問題。

以「如何做能對我用」的思維來重新提問,問題本身已經指向了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跨界園丁 的精彩文章:

家長語境與孩子的成長

TAG:跨界園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