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開一間書店,光有顏值還不夠

開一間書店,光有顏值還不夠

荒島書店內景。 王 雷 攝

如是書店城陽分店內景。 李 魏 攝

再讀書店內景。

王 雷 攝

朗藝書店外景。

王 雷 攝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李 魏

與西西弗書店25周年的「生日」不謀而合,兩場有關「下一代書店」的研討活動八月在上海和北京同期進行,參與者有兩點共識:一是別指望投資書店賺錢;二是除了才華和思想,做書店的人別無所長……

話音未落。書店,已成為青島這座城市八月的關鍵詞——

沿用上世紀30年代本土書店舊稱的荒島書店進駐萬達CBD廣場,據說作為書店品牌,「荒島」年內還將開出實體連鎖;如是書店的城陽分店正式開門納客;頤中皇冠假日酒店本周即將開出青島首家「酒店+書店」——再讀書店;來自寧波的「天一書房」首個跨地域店面9月1日將正式開進青島的商業綜合體大拇指廣場……

被業內公認為「夕陽產業」的書店,在青島正迎來新一輪迴暖的高峰。而在這一輪高峰到來之際,人們對於書店的期許,正從形式與美學意義上的高顏值,回歸到書店原本的核心價值——閱讀。

書店的價值在於:

讓書與人、人與人更加契合地相遇

上周五,開業在即的再讀書店還沒有確定臨街櫥窗的陳列主題。對於這間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的新書店,項目策劃者頤中煙草(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裁王紀楠懷著極高的熱情和期許,他希望書店的每一個細節都能傳遞出和自己一樣的悅讀者所嚮往的書店模樣。

佔據了頤中皇冠假日酒店一層一隅的再讀書店,與青島新華書店書城隔香港中路相望。在一家五星級酒店開書店的做法,已被王紀楠和他做酒店的朋友們確認為一個方向:「我們是在用書店重新定義酒店,而酒店,作為身體的棲息之所,我們也在嘗試把它成熟的服務模式注入到書店這一精神的棲息之所中。」

王紀楠說,未來再讀書店甚至會利用酒店的優勢提供高品質的餐飲,但是,一家書店的核心永遠離不開書。他曾去杭州取經,並試圖與一個「80後」書店運營團隊合作,但最終作罷。「他們更偏重休閑的書吧概念,書更像是道具。」

再讀書店不大的門頭之上,「再讀,只為一本好書」的書店主旨開宗明義。「好書,一本就夠了,但如何才能找到一本好書?這是再讀書店存在的意義。很多人並非不熱愛讀書,只是沒有找到那本可以一讀再讀的書。」

再讀書店準備重新定義選書的標準和運營模式,一項「共享人計劃」,已經開始在線預熱推廣:據說目前書店已組織起一支超過30人來自不同行業的愛書人選書團隊,他們將分享自己的書單和閱讀體會,在此基礎上,更多的普通讀者會加入其中——「分享一本書,共享一段文,影響一個人」。在「共享人」計劃中,每個人都可以在書店留下自己的讀書感受,它們還可能被保留在樣書中,供他人參考。「如此往複,讀者不僅為書店提供了主打的長銷書品,還逐漸形成了分享共讀的閱讀群體。」

王紀楠說,「全民閱讀,就是讓更多的人多讀書。每個人都有閱讀的需求,書店的價值就是激發需求,讓每個人都能與一本喜歡的書和一群同樣喜歡這本書的人契合地相遇。『再讀』試圖探索文化、美學、商務與零售相融合的契合點,讓人在舒適的空間里找到自己的那本書。」所以,「書店的定位應該放在購買後,讓書與人、人與人之間不斷產生聯繫,觸發碰撞討論,閱讀群、購買群自然就會隨之擴大。這才是真正的書店體驗式營銷。」

「春秋爭霸」的書店:

連擺書都是一門學問

在還沒有完全陳列妥當的再讀書店,店長劉乃泉認真地詮釋不同圖書類別在不同區域的擺放,無一處無來由。在文學詩歌類書架前,工作人員正在設置一張敦實的實木長桌,那將成為一處可供詩歌愛好者吟詠切磋的相對獨立的空間……

不久前劉乃泉通過面試成為書店一員,據說每個參加面試的人都要推薦一本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書,他推薦了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劉乃泉的個人履歷幾乎與書業的發展脈絡保持一致,起初他從一家專業領域出版社跳槽到某知名電商平台,經歷了網路圖書銷售大戰的硝煙,又在書店以複合文化空間的形態回歸的熱鬧中加入了一家本土民營書店,之後又在一家跨地域大型連鎖書店短暫任職,而這一次,劉乃泉似乎已經等到了海明威筆下那條值得為之搏擊的「大魚」。

「資本的介入,實體書店正面臨新一輪洗牌,青島的書店,也正進入一個『春秋爭霸』的狀態。每家書店都在彰顯自己的特色,都在標榜自己的獨特。」但劉乃泉認為,獨特並不意味著捨本逐末,「書店的根基還是書,如果作為根基的圖書主業扎得足夠穩健,那麼文創、咖啡、餐飲等衍生品作為枝葉才會越來越茂盛,而現在人們看到的幾乎只是他貌似繁盛的樹冠。」他理想中的書店,是能夠讓圖書紮根,枝繁葉茂,讓真正熱愛閱讀的人喜歡,同時又具有人氣流量的書店。

「現在有越來越多讀者回歸到紙質書,青島人的閱讀習慣變得更加成熟,在網購成為習慣之後,也帶來了些許厭倦,人們需要不一樣的體驗。所以,書店的回暖也是消費觀念周期性回歸的必然。」如此利好的天時之下,劉乃泉認為,書店人首先要考慮的是:你書店的書如何能吸引更多的人。

就在青島的這家小書店正在為書與人的相逢煞費苦心之時,日本BACH選書機構創始人幅允孝已經將「選書力」和「陳列」劃定為未來書店的核心競爭力。

在八月初進行的有關「下一代書店」的研討中,幅允孝說,比起「選擇什麼」,更重要的是「如何展現我們的選擇」。「要通過對書的重新擺放,來尋找到書和人的連接點,開啟更多的可能性,將書更精確地送到讀者那裡。它甚至能使那些舊書獲得新的展現的舞台,變成一個全新的東西展現在讀者面前。而在未來,書店是非常有現場感的地方,書的選擇和陳列將變得更加重要。」

當讀者轉化為消費者:

書店離生活更近

兩周前,位於大拇指廣場的天一書房還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工地景象,也是負責該項目的勵開剛最忙碌的時候。勵開剛經營書店沒有敗績,即便在書業低迷時,他亦創造過新書店當年贏利的傳奇。而對於寧波新華書店旗下品牌「天一書房」北上的首個跨地域實體店的成敗,勵開剛卻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幾天前,「天一書房」的開業預熱消息再度確認了新書店的定位——「收藏一種獨有的慢生活方式」。「現在的書店,顏值一家比一家高,而且選書也越來越專業。」初到青島的一個月時間裡,勵開剛首先考察的是兩家大型連鎖書店。考察之後,勵開剛希望天一書房更接地氣。

「我始終認為,書店應該把讀者當做朋友。」2010年勵開剛去台灣誠品,他發現那裡35歲左右的讀者是一個重要的消費群體,一次性購書就有十幾本,而在其他省市,孩子成為最重要的消費主體,青島也不例外。天一書房專門為0至12歲的孩子打造了一處閱讀體驗空間,五彩斑斕的色彩、動物書櫃、樹枝、兒童玩具、綠色的草皮、書本造型的入口,充滿童趣。而位於大拇指廣場的半開放空間的天一書房,置身於諸多音樂、美術、英語教育培訓機構之中,倒也形成了某種不同行業間的集聚效應。

「現在書店在網店衝擊下,都是多元化經營,單靠圖書贏利非常困難。因為通常你賣10本書可能只能賺回一本書的利潤。許多人搞商業廣場,書店是標配,書店裡咖啡又是標配,其實都是盲目跟風。算上人工、水電、房租,書店的經營成本其實很高。」勵開剛說,歸根結底還是要創新經營模式,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走進書店,人氣旺了,才能帶動各類消費人群攀升。

勵開剛談起彼時在寧波的書店,曾策劃組織了一項「帶一本書去旅遊」活動,利用寧波周邊豐厚的古村落遺址資源,組織書店讀者參與遊歷,由熟悉當地歷史的作家學者擔綱人文之旅導覽,由此衍生出相關書籍的讀後感徵集、隨手拍、朗讀大賽、農家書屋圖書捐贈等系列互動活動,成為寧波重點扶持的公益圖書文化活動品牌。他透露,天一書房也在考慮將這一活動在青島推廣,而寧波已經有讀者躍躍欲試,詢問能否通過書店平台,參與青島的遊歷。將書店的讀者轉化為文旅消費者,書店的這一功能轉換,讓勵開剛也始料未及。

在書店業界工作11年、目前任復華文商集團閱見未來圖書(北京)有限公司運營總監的孫謙在提及目前書店的消費群體時,明確表示,「它已經從單純的讀者轉變成了消費者。我們的顧客想要的更多,他來書店可能絕大多數時間不是為了買一本書。」勵開剛則告訴我們,來書店還可能會有一個目的,是為了計劃一場實質性的旅行。

孫謙將「下一代書店」歸結為四種形態:超大型的文化mall;城市名片型書店;社區書店;主題書店。他說,書店不會過時,只會按照消費者的需求不斷更新換代,產生新的活力和經營能力。而西西弗書店老闆金竹偉也在書店20周歲慶典上表示,「我沒有辦法精準預測未來5年、25年中國書業的發展,但我知道,現在中國圖書市場的人均購買量和人均閱讀水平都是很低的,所以這個市場很廣闊。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有自我實現的需要。如果我們放眼於十幾億人的閱讀需求來思考,可以說未來中國書業一定大有希望、大有可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