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俄國人設計航母忘裝煙囪,你以為他喝高了,其實另有隱情

俄國人設計航母忘裝煙囪,你以為他喝高了,其實另有隱情

2018年8月21日,俄羅斯的"軍隊-2018"第四屆國際軍事技術論壇開幕,紹伊古國防部長親自到會致辭。可見這次展會還是很受重視的。

展會上主要是地面、防空裝備,但仍然有一款海洋裝備引起了一小波關注。

不甘寂寞的克雷洛夫科研中心又推出一款航母設計。

這款航母相當別緻,不同於趕超福特的前一款「風暴」級航母,新航母定位是省錢的輕型航母,排水量4萬噸級別,載機46架。

這種指標按說完全不可能激起人們的關注,太小兒科了,但是很多人發現這個航母有個非常不同尋常的特徵:找不到煙囪。

如果使用核動力,那不要煙囪順理成章,但是克雷洛夫的說明材料卻偏偏說它採用的是燃氣輪機,燃氣輪機排煙道和進氣口都會佔據大量空間,絕無取消煙囪結構的可能。克雷洛夫雖說以流體力學研究見長,沒什麼船舶設計經驗,但人家怎麼說也是業內人士,斷不可能犯此低級錯誤。

到底怎麼回事?

我們不妨全面地觀察下這艘CVL。

看能不能摸出來克雷洛夫設計師的心路歷程。

首先,航母設計的原點是艦載機,艦載機的性能、尺寸和機隊規模決定了整個航母的基本技術特徵。

大約連自己都覺得「暴風」那種10萬噸搭載五代機的設計太浮誇,這艘輕空母的基調是經濟適用,所以載機方面完全沒挑食,有什麼吃什麼,米格-29k和蘇-33,都是現成的,艦載預警機也老老實實用了卡-31,沒去追求什麼固定翼。

按克雷洛夫公布的參數,46架載機為14架米格-29k,14架蘇-33,4架預警巡邏直升機,14架卡-27.

和庫茲載機一樣多、飛行甲板一樣大,卻小了2萬噸


和庫茲載機一樣多、飛行甲板一樣大,卻小了2萬噸

這樣一來,它的機隊規模,載機起降要求都和庫茲很類似,那麼它的著艦跑道,即斜角甲板長度一定和庫茲差不多,起飛跑道也得和庫茲差不多。

按照克雷洛夫公布的參數,我們發現,這艘輕空母全長304,最大寬度78,基本就是庫茲的尺寸(305×72),甲板最大寬度還寬了6米,更便於甲板作業,克雷洛夫的模型上看,這飛行甲板也明顯比庫茲感覺更寬敞,甲板停機位還沒用完,就已經停了21架固定翼艦載機和7架直升機。

按這個尺寸,它的排水量應該和庫茲差不離,即保持5-6w噸的體量。可是克雷洛夫說咱這輕空母標排3.7w噸,滿排也才4.4w。看下邊境計劃繪製的對比圖

這太讓人生疑了,一樣的載機數,一樣的甲板尺寸,硬是小了小2萬噸!

但看下它的水線長就會發現,4w噸的確是有可能的,輕空母的水線長比庫茲短了不少,吃水也淺了2米半,之所以能有比庫茲還大的甲板面積完全靠瘋狂增加外飄,以及縮小艦橋。

簡單做了個對比,看下新航母的艦橋有多袖珍,不光修身還去掉了煙囪,這麼一來至少增加3-5架停機位。

玩命增加外飄的新航母設計

為什麼要玩命增加甲板面積?或許因為機庫不夠用,新航母干舷高度比庫茲小,船體也短了,機庫容量可能要收縮一些,根據升降機位置,對機庫做了個推測,這樣看來,機庫內停機最樂觀也只有十餘架,這樣一來,如果不考慮增加甲板停機面積可能沒法達到46架的載機量。

邊境計劃繪製的,觸及克雷洛夫設計師靈魂的新航母兩視圖!

另外,克雷洛夫的強項是流體力學,這一點在新空母上是有體現的,注意這艘航母的尾部,雙船尾!這樣設計有什麼奧妙,我不清楚,可能有利於航速,不管如何,這種讓人咋舌的特徵表明克雷洛夫自己的確做了不少獨創性的研究,刷子還是有兩把的。

新航母的水線大致上這樣使兒滴(粉色區)

所以,對克雷洛夫的設計師來說,最優先考慮的事項是:

保證載機量(大外飄,大飛行甲板),保證便宜(壓住噸位)


為什麼不設舷側升降機

船體比庫茲小並不是沒有代價的,最大的代價是舷側升降機布置不成了。

我們知道,舷側升降機降到最低點時,距離海面很近,為了減少風浪影響,大家都會盡量增大這個距離,但這個距離並不好加,出發乾舷高度足夠,而干舷高基本等於噸位大。

綠色線是10m

庫茲涅佐夫的升降機低點距離海面大約是7m

戴高樂是8m以上了,但髮國人還是覺得高度不夠,於是聽美國人的建議,把升降機放在了中後部,以減小風浪影響。

綠線仍然是10m

戴高樂反常的把艦橋裝在了前部,而把升降機盡量後置

我們根據克雷洛夫模型推測下新空母這個高度。

蘇-33機高基本是6m,考慮透視,可以大致推測出新空母的升降機低點距離海面很可能只有4m左右,太低了。

綠線是6m

所以只能布置成舷內升降機和尾部升降機,尾部受風浪影響會小很多。

舷內升降機會擠占飛行甲板面積,但沒關係,大外飄可以解決。

仔細觀察三個升降機,會發現,最前面那個位置向內偏了一點點,這有些沒道理,可能是給內部某個結構讓空間的結果。

機庫很可能缺了一塊,為了給其他重要結構讓位


煙囪跑哪去了

讓位給了誰?很可能是煙囪

接下來要觸及到克雷洛夫設計師的內心深處了。

既然用燃機,進氣道和煙囪肯定跑不了,小船尚可以採用舷側排煙或者尾部排煙,這麼大的船則不方便這樣安排,對常規航母而言,最簡單的辦法還是直接在舷側設立煙囪和進氣道,稍微講究一點,可以學我球的CVF,給兩組燃機分設煙囪,搞個雙艦島,這樣的好處是減少了煙道對艙內空間的佔用,如果強迫症一下,硬要把兩組煙道合併,那就會擠佔一堆艙內空間,或者出現一個巨大的艦橋。(重巡高雄的宏偉艦橋就是被合併煙道擠出來的)

重巡高雄的宏偉艦橋就是被合併煙道擠出來的

但前面說了,克雷洛夫的輕空母必須保證甲板停機面積,而且船小,也沒那麼多內部空間供設計師揮霍。

這個問題困擾了設計師很久,無奈之下,他決定翻翻雜誌放鬆一下,於是他拿起一本買來好久的《現代艦船》2017年07期(對!他就是買了這期!),這期的專題是「美日航空母艦對比論1920-1940」,翻開裡面那個長達半米的赤城號拉頁,端詳良久。

赤城說:提督,看我看我!

忽然一拍大腿

「矮亞!我的上帝亞!」

對,你一定猜到了

他決定搞個側置煙囪!

這樣不會擠占甲板面積,又可以充分利用巨大的外飄。

仔細觀察模型,看到那一排排煙口沒?

感謝北國防務兄賜圖。

這艘復刻版赤城號的動力系統大約是這樣安排的:

再看看,赤城銷魂的側置煙囪!

好了,關於這個輕空母方案的解讀到此為止。

側置煙囪居然復活了,恐怕連赤城自己都會驚訝把,因為這個構形並不好使,雖說無風時煙可以排向海面,但風向變化則容易把排煙吹上飛行甲板。所以IJN的大型空母就不愛用這種煙囪了,大鳳就老老實實的豎起了煙囪。

赤城:都8102年了!怎麼還有提督這麼愛我!

這樣說來,這位復刻赤城號的提督,o不,這位復刻赤城號的設計師究竟圖什麼?

邊境計劃注意到,2018年3月,俄羅斯國防部長公布了《2018-2027國家武備計劃》的其中細節,透露俄羅斯總統普京竟親自批示推遲航母、核動力巡洋艦、驅逐艦等大型艦艇的建造,轉而選擇繼續裝備潛艇和小型水面艦艇。

既然未來10年都不會採購新航母,那麼作為苦悶的航母設計師,選擇一下放飛自我,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邊境計劃firefly 的精彩文章:

TAG:邊境計劃firefly |